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制

2011-08-15 00:44任远明
中国猪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黄痢水肿病白痢

任远明

(陕西省镇坪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省镇平县 725600)

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制

任远明

(陕西省镇坪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省镇平县 725600)

猪大肠杆菌病在生产中多发,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应该重视对其的诊断及防制。

大肠杆菌病;综合防制;猪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水肿病三种,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仔猪黄痢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7日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肠道传染病。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4~28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腥臭的灰白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后1~2周、生长健壮的仔猪,病死率达90%以上。从2007年至今,笔者对本县21个规模猪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5个猪场发生了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为71%,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现将该病的诊断及防制要点整理如下。

1 猪大肠杆菌病的分类及诊断

1.1 仔猪黄痢

1.1.1 病原

常见的血清型有 O8:K88,K99,O60: K88, O138: K81, O139: K82,O141: K88, K85, O45, O115, O147,O101,O149等,这些菌株大多数能形成肠毒素,可以引起仔猪发病和死亡。1.1.2 流行特点及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多见,一周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肥猪、成年公母猪不见发病;在产仔季节常常可使很多窝仔猪发病,以母猪所产第一胎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临床症状:仔猪出生时健康,数小时后突然发病和死亡。病猪主要症状是拉黄色稀粪,粪便中含凝乳小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下痢重时,后肢被粪液沾污;病仔猪不愿吃奶、很快消瘦、脱水,最后因衰竭而死亡。病仔猪精神萎靡,急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

1.1.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胃肠卡他性炎症。表现为肠粘膜肿胀、充血或出血;胃粘膜红肿;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

1.1.4 实验室诊断

可从各肠壁粘膜或有病变处的肠系膜淋巴结取材,分别在麦康凯琼脂或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挑取麦康凯琼脂上红色菌落或血平板上具有溶血的典型菌落做纯培养,经生化试验确定菌属。

1.2 仔猪白痢

1.2.1 病因

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主 要 是 O8: K88, O5: K88, O60,O115,O141,O147血清型次之,有的地区暴发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与仔猪黄痢、猪水肿病的血清型相同。

1.2.2 流行特点及症状

本病多发于10~30日龄。生活条件不适宜,猪只体质衰弱,致病大肠杆菌趁机感染所致。一窝仔猪同时或连续发病,病初仔猪精神尚好,吃奶正常,但粪便呈乳白色,混有粘液,呈糊状,粪便具有腥臭气味,有时含有气泡。发病2~3天后,仔猪精神不振,行动缓慢或站立不稳,食欲减退。后期病猪逐渐消瘦贫血,行动迟缓,被毛粗乱,口渴,肛门、尾部常粘有粪便,严重时虚脱死亡。

1.2.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胃与小肠卡他性炎症。胃内有大量气体,可见肠粘膜出血,个别猪肠壁透明,有气体,内容物稀薄,黄白色,并有腥臭味。

1.2.4 实验室诊断

采取小肠内容物做细菌分离培养,然后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大肠杆菌血清型。

1.3 仔猪水肿病

1.3.1 病因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引起猪水肿病的常见大肠杆菌血清型有:O138:K81,O139:K82和O141:K85等。

1.3.2 流行特点及症状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此病多发于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此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的精饲料等有关。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出现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转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水肿。

1.3.3 病理变化

该病主要病变是水肿。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呈凉粉样,切开有大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1.3.4实验室诊断

可通过小白鼠致死试验,兔结肠结扎实验证实致病能力,然后用生化试验、血清学方法鉴定。

2 与其他腹泻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应注意仔猪黄痢、白痢与仔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相区别。上述疾病的共同点是都能引起仔猪腹泻,但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病原、病理变化等都不同。

2.1 仔猪梭菌性肠炎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排红色稀粪,病程短,死亡率高。病理变化为出血、坏死性肠炎。

2.2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脱水为特征。10日龄以下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他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症状较轻。

2.3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水样粪便、呕吐、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仔猪和育肥猪发病率为100%,但季节性较明显。

3 预防

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最佳选择,用多价致病性大肠杆菌疫苗免疫母猪,可使仔猪获得被动保护。一周龄以内的仔猪可用福尔马林灭活大肠杆菌自家苗进行免疫;21日龄以内的仔猪可口服免疫血清;14~18日龄的仔猪注射水肿病多价灭活疫苗。规模猪场要规范引种程序,避免从病猪场引种,各猪场根据本场实际制定引种规范,购进猪只严格检验,杜绝带入病源。同时猪场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母猪正常泌乳,断奶仔猪实行早期补料,并适量添加抗菌药物。

4 治疗

4.1 仔猪黄痢的治疗方剂

4.1.1 西药方剂

庆大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头每次8万单位,1天2次,连用3天;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10~15mg/kg·bw, 1天 2次, 连 用 3天;对患有严重黄痢病的仔猪,可用氧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每100mL氧氟沙星注射液含氧氟沙星0.2g,氯化钠 0.9g), 3~5mL/次, 连用三天, 并喂服葡萄糖液(添加少量精盐),或应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20mL 5%的糖盐水中,腹腔注射,1天2次,连用2天;长效磺胺片0.5g,磺胺脒片0.5g,次硝酸铋片 0.5g,混合喂服,每日一次。

4.1.2 中草药方剂

止疴泻痢停散:白头翁50g、黄连10g、 黄 柏 20g、 秦 皮 40g、 二 花50g、石榴皮50g、甘草12g,煎水灌服5mL/kg·bw为宜,1日2次。

去皮大蒜500g捣成浆糊状,加适量蜂蜜、碳粉,每头仔猪每次灌服20g,每天2次,连用2~3天。

白头翁250g,加水1000mL,煎汤后与饲料拌匀,让母猪自由采食,每日2次。药物通过母乳进入仔猪体内,对治疗仔猪黄痢有较好的疗效。

4.2 仔猪白痢的治疗方剂

4.2.1 西药方剂

土霉素片1g,加少许红糖,加水60mL,分两次喂服,1日2次;氟哌酸胶囊每头仔猪每次2~4粒,1日2次;链霉素 100万单位, 30~60mL/kg·bw,自由饮水;痢菌净注射液每头仔猪每次肌注 3~5mL,1日 2次, 连用 3天;庆大霉素4万单位一支,小诺霉素一支,VB12注射液一支,地塞米松1mL,混合后一次肌注,一日1次,连用3天。

4.2.2 中草药方剂

白头翁散:白头翁25g、白芍25g、槟榔 25g、槐花 25g、生地榆25g、 炒扁豆 25g、 茯苓 25g、 厚朴25g、黄连15g。上述为10头仔猪的一次服用剂量,其功效是健脾化湿,解毒止痢。

苦参500g,加水2000mL,煎至一半后待用。仔猪每头每次灌服25g,每日2次,连用2~3天。

柴胡30g、黄芩 30g、山支 30g、连翘30g、防风30g、木通30g、滑石50g、陈皮 40g、荆芥 15g、益母草50g、甘草20g。上述药物煎水分两次喂服,连用1周。

4.3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方剂

4.3.1 西药方剂

20%葡萄糖注射液20mL,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30万单位,地塞米松注射液1mL,维生素C注射液2mL,用法:静脉推注,连用1~2次。

安钠咖注射液用法:一次皮下注射,视情况可第二日再注射1次,1~2mL/次 ; 呋 喃 苯 胺 酸 注 射 液1~2mL,用法:一次肌肉注射,可于第二日酌情再注射1次。

抗血清5~10mL+硫酸庆大霉素 8万~16万单位,用法:一次肌肉注射,视情况可于第二日再注射1次。

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维生素B1注射液2~4mL,2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用法:一次静脉或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用2~3天。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5~1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10mL,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天。

4.3.2中草药方剂

萹蓄12g、车前草 12g、过路黄12g、 白术 9g、 木通 9g、 茯苓 9g、猪苓 9g、石斛 9g、泽泻 9g、陈皮9g、冬瓜皮9g。用法:水煎分二次灌服,每日一剂,连用2~3剂。

厚 朴 30g、 郁 季 仁 30g、 积 实40g、 大 黄 40g、 麻 仁 30g、 二 花15g、大青叶20g。用法:将上述中草药煎水,每10g原药加水100mL,温火煎至20mL(0.5g/mL原生药),每头仔猪灌服4mL,每日一次,连用3天。

猜你喜欢
黄痢水肿病白痢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及其综合防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