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校加强党性教育的思考

2011-08-15 00:44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党性党校干部

周 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干部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111)

新时期党校加强党性教育的思考

周 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干部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111)

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进入新世纪,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党肩负的重大任务,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大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党的干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新时期;党校;党性教育;党性锻炼;重点

党性教育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党员的必修课。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和新世纪党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从事关党和国家盛衰兴亡的全局去认识党性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党性教育摆在更高更重要的位置,才能更好的完成新时期党校教育工作的任务。

一、必须始终坚持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

早在1941年7月,即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就专门作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号召:“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加强自己党性的锻炼,把个人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个别党的组成部分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便会党能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在《决定》的指引下,广大党员自觉进行党性修养与锻炼,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党员干部到党校学习强化党性锻炼是否还有必要,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更加必要。因为我们党所面临的崭新事业,比起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和执政初期的建设任务来,是“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历史重任。我们党所处的执政地位及和平建设、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都使党遇到了新考验。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一方面,对党的建设发展和党员素质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消极的不良影响,诸如自由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蚀和瓦解了一部分党员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党校学员更有必要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使自己能够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反“和平演变”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能够顺利地完成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的伟大任务。再从当前的现实和党校学员的实际来看,亦可说明加强党性锻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他们注意保持和发扬党的传统作风,自觉按党员标准塑造自己的形象,在经济发展、条件改善的环境中经受住了考验。然而,却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锻炼,在金钱和利益的驱动下迷了方向,栽了跟头。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足以说明是否坚持党性锻炼对于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从党校学员的现状看,无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无论是主体班还是学历班,年轻干部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却相对地要差一些,少一些。可是,不断输送到党校学习的年轻干部又是党组织有意识有计划地选拔培养的后备力量、为着他们能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坚强党性觉悟的可靠接班人,在党校学习和培训中强化党性锻炼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只有在党校帮助教育下,让他们过好党性修养和锻炼这一关,才能保证他们在离校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过好其他关,成为风吹浪打不动摇的中流砥柱。

二、党校是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熔炉

1、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特色和组成部分。党校肩负着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自觉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德才兼备、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的任务。党校的学员是在新世纪担任各级领导工作的人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他们既重任在肩,又面临着种种严峻考验。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领导才能如何,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以及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为培养适应新世纪、新任务要求的大批领导干部,2008年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确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党校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现代化建设所需知识、本领的课堂,研究宣传理论的阵地,而且还是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性修养是党校教学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是党校的特色课、优势课和学员的必修课。

2、党性锻炼是党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党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标志。党校作为培养教育党员干部的重要场所,加强学员的党性锻炼与教育在整个党校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级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都应当以普通学员身份学习和生活,实现从领导到学员,从家庭到集体,从为我服务到自我服务的转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党校的客观环境、学习气氛对学员党性锻炼都有无形的约束力。到党校学习本身是一种特殊的锻炼方法,是在常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易经受和提高的实践,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形式和提高改造思想自觉性的重要途径。强化党性锻炼。对学员来说,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是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深化,是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志;对教员和党校来说,是教学成果的检验尺度,抓好党性教育,对促进党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的成长进步都具有推动与催化的作用。就这个意义上来看,学员党性锻炼的目标和党校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学员党性锻炼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的质量,或者说是检验党校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党校学员应当努力按照党校的办学要求,把党性锻炼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原则,认真搞好党性锻炼。党校教育工作者则应该努力贯彻中央的方针,切实抓好党校学员的党性教育,切实解决好引导学员进行党性锻炼的有关问题,致力于把学员教育培养成具有坚强党性的干部。

三、党校加强学员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重点

1、党校必须加强对学员的党性教育,突出“党校姓党”的原则。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党校姓“党”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的原则和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新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探索和认识党校教育规律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第一,要坚持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校办学的党性原则,把党校事业作为整个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紧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第二,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深入探索和认识党校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彻到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党校是党的重要工作部门,同时又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学校,因此,党校又不完全是机关,而是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校姓“党”名“校”。这是认识党校教育规律的出发点。党校姓“党”是第一原则、政治原则、根本原则。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下,还要认识党校作为“学校”的规律和特点,要遵循学校的教学规律、科研规律、办学规律来办事。当然,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是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是党的思想理论阵地,是领导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教育具有教育的共性,如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共性要求,是所有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所有教育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但党校教育又有其特殊的个性,党校教育作为党的干部教育,有其特殊的对象、特殊的需要、特殊的内容、特殊的要求、特殊的目的和特殊的方法,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都具有特殊性,不能照搬一般国民教育的作法。党校教育必须加强学员的党性锻炼,这是党校的性质所规定的,也是党校的特点所要求的。

2、继承优良传统,以丰富的党史材料和鲜活的英模人物事迹为党性教育注入生命力。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党史资料,是我们党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针对党性教育的特点,开发丰富的党史资源,运用生动的党史材料,使整个党性教育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增强说服力,是提高党性教育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一,党性教育的内容不能够也不应该脱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发展史。90年来,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党性原则和党性教育的理论,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总结,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党性原则、党性教育的理论是在几十年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实践的理论升华。第二,党性教育的内容大量运用党史资料,会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增强说服力。党史中栩栩如生、可歌可泣的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和奋斗精神,一旦生动地展现在受教育者的面前,就会很快地缩短时空的距离,成为理论最好的佐证。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献出六位亲人,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方志敏在狱中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江竹筠面对死亡威胁“脸不变色心不跳”,渣滓洞难友在牺牲前夕还关心党组织的反腐败,这些生动党史材料,是丰碑,也是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材料。第三,党性教育中运用丰富的党史材料,是当代共产党人对于先辈和英烈的深切的怀念和崇敬。历史绝不会忘记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作出贡献、作出牺牲的人们。这些先辈英烈,我们活在他们的事业里,继续着他们的事业;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受到我们深切的怀念。第四,党性教育中引入鲜活的英模事迹为党性教育提供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当前开展的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让杨善洲事迹进党校课堂、进学员头脑。使广大党员干部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3、注重实效,抓好党性分析和党性锻炼。当前,抓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对于党校来说是首要任务;对于学员来说,是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党性,做一个合格党员的需要。第一,开展党性分析和党性锻炼活动,已成为党校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成为党校教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共产党员进行党性锻炼,既是一个自觉学习、长期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自我剖析的过程。它主要不是靠外部的推动力,而是靠调动党员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去自觉学习、自我审视、自我修正、自我升华,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辨别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第二,当前,党性锻炼的内涵和要求,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党的建设的需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在党校教学过程中,要求学员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对自己的党性状况进行剖析,总结个人成长中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思考和研究如何从自己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的先进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明确自己在加强党的建设中的责任。在党性分析中,要做到全面回顾和重点回顾相结合,侧重于重点回顾;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侧重于联系思想实际;总结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相结合,侧重于总结教训;查找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相结合,侧重于查找主观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侧重于自我批评。党性分析和党性锻炼应以《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中央提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五个方面的素质要求为主要内容,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工作实际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剖析。第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求真务实、言行一致,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第四,模范遵纪守法,保持清正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自重、自醒、自警、自励。

4、与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学员。新时期的党性教育,首先在于紧紧抓住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它关系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党性教育中,要进一步从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方面加大学习力度,使党员不但在掌握科学理论上下功夫,而且要了解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法律、当代世界思潮、当代世界军事等,从时代的角度,把握其规律性。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实践,针对共产党人在党的建设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历史使命感的高度去升华认识并加以研究。

D261.3

A

1671-2994(2011)04-0099-03

2011-05-27

周 详(1974- ),男,云南建水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干部继续教育学院综合科科长。研究方向:中特理论与党校教育。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党性党校干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