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良作风塑造党民主执政的形象

2011-08-15 00:44周德翔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作风民主群众

周德翔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室,云南 普洱 665000)

用优良作风塑造党民主执政的形象

周德翔

(中共普洱市委党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室,云南 普洱 665000)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新时期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要求大力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同时培育和发展体现时代潮流的新作风,用优良作风塑造党民主执政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民主执政形象;传统;创新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形象问题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公众对形象主体的印象、看法或评价,进而影响形象主体的声誉和信誉。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塑造民主执政形象,除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正确外,关键还要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怎样的作风去树立好的形象。从历史的经验看,干部作风好,干群关系就好,党民主执政的形象就好,反之,干部作风差,干群关系就紧张,党民主执政的形象就差,只有好作风才能树好形象。因此,本文将以史为鉴,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当如何用作风建设推进党的民主执政形象的塑造。

一、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作风建设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七大就概括了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我们党的干部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宝贵的作风建设经验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今天和今后都要不会过时。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是党民主执政的根本要求。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忌空洞,脱离实际,弄虚作假,做到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有了失误,出了问题,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决不敷衍塞责,甚至诿过于人。实事求是地看待成绩和失误,是一种负责任的的态度,是党民主执政形象的根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表现为共产党人必须有足够的调查研究,作决策前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我们政策将要影响的对象有充分、全面的认识。但和过去有点不同,我们党的意志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变成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这才符合民主的潮流。这对于民主和法治传统不够深厚的我党而言,对严格的程序可能相当长时间内都不太习惯,但必须学着习惯。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决定着党民主执政的总体形象。党是为民掌权执政的。党除了群众的利益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把人民群众当作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首要问题来抓,就是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为了保障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民主执政的形象就会好。为此,我党必须支持媒体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体,发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并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帮人民群众实现其合理要求,并理性地看待不能或暂时无法实现的目标,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塑造党民主执政形象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又一显著标志。任何人和任何政党都不可能不犯错误。列宁曾经指出:“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①毛泽东同志讲,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一个政党也是这样,问题在于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何种态度。“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持的态度,就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②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所以,毛泽东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政党光明磊落、坚强有力的表现。1891年,恩格斯发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时,许多人担心这会给敌人提供武器,恩格斯认为,这种担心“证明是没有根据的。恶意的诽谤当然是借任何理由都可以散布的。但是总的说来,这种无情的自我批评引起了敌人极大的惊愕,并使他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个能给自己奉送这种东西的党该具有多么大的内在力量啊!”③事实证明,一个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公开做严肃的而不敷衍的自我批评,勇于和善于纠正自己错误的党,不仅不会垮台,反而会更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会得到人民群众更广泛、更真诚的信赖和拥护。

在新的历史时期,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经受各种考验、增强免疫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党和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防微杜渐,清除政治微生物和各种思想灰尘的扫帚,是纠正错误、改造思想、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新的失误,但成就是主要的,这是我们的根本观点。大错误没有犯,小错误没有断,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没有经验就要摔跟斗,今后也难以避免。我们的经验是如果发现错误要赶快纠正,不要掩饰,不要回避。不掩饰、不回避并且赶快纠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发扬,就是党民主执政的形象。

4、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新时期党民主执政形象塑造的指针。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因为胜利,党风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产。因为成绩好,容易使人产生骄傲,容易使人冲昏头脑,容易使人高高在上,容易使人态度专横。我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纷纷落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居功自傲而导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作风霸道,态度专横,不仅害了自己,也给党民主执政的形象抹了黑。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党风存在的一些问题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共产党人都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深刻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两个务必”的作风,真正做到执政为民,真正树立起民主执政的形象。只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党,才能富有朝气、生机勃勃,才能民主执政并将长期执政。

二、要培育和发展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作风

塑造党民主执政的新形象,除了继承和发扬党的传统作风外,还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培育和发展符合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潮流的新作风。当前,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在这方面,我们党提出了要发扬五方面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1、要直面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人民主权、民主集中制和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依法行政、独立司法、人权保障、民主监督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框架。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民主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风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就目前而言,最引人注目的掌握国家资源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高管,利用权势为自己和亲人谋取好处,一些政府和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横任性,在征地过程中政府和人民竞利,种种原因造成的司法不公等,都与我们的党风建设连在一起,若不能在前进中加以解决,时间长了,会使人产生我党究竟是为谁执政的质疑。

2、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我们党保持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的源泉,决定着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了这条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整个过程的每一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的每一具体环节,都有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旧的思想束缚,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与时俱进,就是我们不能被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拘束,不能被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误导,做的既不思想僵化,也不迷失方向,始终正确地充当好“三个代表”,充当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协调者、整合者,确保人民对社会治理状态虽不完全满意,但基本能够接受。

3、要弘扬创新精神,坚持群众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跟上世界进步潮流,在深化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样的伟大成就,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有了巨大的实践创新成果。创新源于实践,而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弘扬创新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扬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是我们党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

4、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方能创造更大的成就和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前进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党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既认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强调在困难面前不畏惧,要看到希望、光明和前途。因此,在前进中正视困难,在困难中勇于奋斗,在奋斗中不断前进,既是共产党执政的经历经验,也我们党历经风雨长期执政的考验。

5、要艰苦奋斗,务求实效。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党一贯倡导和反复强调的重要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当前重点需要强调的是务求实效的问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事实证明,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有埋头苦干的拼搏作风。那种不讲实话,不务实际,不办实事,不求实效的作风,是脱离群众、沽名钓誉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坏作风,是人民群众最反感,于国家建设最有害。务求实效,就是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工作做实做出成绩来,切忌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和好大喜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我们党不断强调,要爱惜人力、财务、物力,着力解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满下、追名逐利的歪风。务实求效的精神和工作作风是塑造党民主执政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任务面前创造新业绩、新辉煌的强大精神动力。名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淡泊名利是无私奉献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就不会有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共产党人的名利观应当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坚持把个人利益融于人民利益之中,当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先人后己,克己奉公;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地位等问题,自觉实践“权力来自人民赋予,权力无条件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坚决克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无权没脾气、有权别客气”的自私思想和行为。

注释:

①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2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7页。

D261.3

A

1671-2994(2011)04-0102-03

2011-05-07

周德翔(1972- ),男,云南墨江人,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作风民主群众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多让群众咧嘴笑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