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实现乌苏跨越发展

2011-08-15 00:50沈海龙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乌苏发展

沈海龙

(中共乌苏市委党校 新疆 乌苏市 833000)

乌苏作为中国西部一个欠发达的县市,同时又是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快速发展的一个城市,还是塔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过程中,乌苏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乘中央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扩大会议和辽宁对口援建的东风,抓住机遇,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斐然,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党的解放思想路线和不断创新的智慧勇气。

一、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在乌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运用

(一)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符合乌苏发展的执政理念。随着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日益增强,合作、互补、共生的特点更加突出,导致县(市)之间发展思路、发展政策、制度机制、资源禀赋、地缘条件等日益趋同化。在区域经济发展日益趋同化的背景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在发展县域经济理念上的创新程度就决定了谁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乌苏作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市之一,与经济带中的许多城市有相同之处;乌苏作为塔城地区五县二市之一,肩负着地区率先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任务;从地缘看,乌苏与奎屯、独山子相比邻,又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乌苏如何找到一条光明的发展之路,必须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不断创新。为此,乌苏市委从2006年就开始在发展理念上尝试突破创新,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实践,最终把发展理念定位在“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上来。乌苏市委用“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的发展理念和执政思想统领乌苏各行各业的发展,从2006年至今已形成自己特色的比较成熟的执政发展理念体系,很好的带动了乌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荣获2010年的地区综合考核第一、招商引资考核第一、文化工作考核第一等,有些行业还获得国家和自治区考核第一。

(二)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乌苏发展的战略。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发展战略是指一种科学构划的积极的向前的全局性的蓝图。因此,战略的选择就是对未来发展方位的定位和价值取向。一个区域经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就决定了这个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结构和质量,决定了未来发展的境况。乌苏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过许多发展战略的选择,像农业兴县、工业兴县、养殖兴县、养牛兴市等等。在新的历史阶段,国情、区情、市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赶超如何跨越发展,又面临新的发展战略选择。市委领导班子在深入调研、了解历史、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大胆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提出了“工业优先,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市委紧紧围绕发展战略,把党员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工业优先,富民强市”上来,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机制和方法,优先发展新型工业化,建立起符合乌苏发展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即以煤电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新型建材四大产业为支柱,以物流基地为平台,以职业技术培训为支撑的“4+2”工业产业模式。乌苏新型的工业产业模式在推动工业自身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以及社会民生发展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十一五”末即2010年,乌苏GDP达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28亿元,占GDP近一半。“十二五”期间,市委将更加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完善新型工业产业模式,到“十二五”末工业产值达170亿元,占GDP的70%,将真正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

(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乌苏农业产业布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措施就是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强调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乌苏作为新疆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64%之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就显得尤为艰巨。如何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有所创新,以此解放和发展乌苏农村生产力,就成为市委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首要任务。自2006年起,市委政府在经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立足差别,分类指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乡场镇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农业生产传统,制定出“四区一线”的区域化产业布局,对乌苏整个农业生产进行历史性结构调整。具体来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把乌苏整个农业按区位产业特点,分成四个功能区。“四区”是指以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和农区育肥业为主的八十四户片区,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棉花产业为主的车排子片区,以农区优质奶牛养殖为主的哈图布呼片区,以番茄和玉米种植为主的西大沟片区;“一线”是指以发展优质肉羊基地为主的北部甘家湖牧场和312国道以南的巴音沟牧场、赛力克提牧场、马吉克牧场、古尔图牧场为一线。“四区一线”的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极大的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49元,不仅超过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而且是全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

(四)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乌苏城市建设。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缘于思想的解放,缘于对城市发展规划、管理和经营的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同样需要以人为本。城市规划、管理和经营等各个发展环节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大力倡导“最佳人居”和“最佳宜居”城市理念,需要解放思想,需要不断创新。以民生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今共识,打造“民生城市”成为乌苏市委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谋划城市建设的目标。为此,乌苏依托悠久的啤酒工业发展历史,扎根于啤酒工业的雄厚底蕴,大胆创新,解放思想,于2008年开始推出一年一届的新疆乌苏啤酒节,以啤酒节为载体,从啤酒文化和精神层面经营乌苏城市形象,提升乌苏人文价值,以此最大限度凝聚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了以新疆乌苏啤酒节为核心,旅游服务业为助推的城市经营管理模式,不仅加快了城市经济自身的发展,而且完善了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极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仅如此,随着乌苏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啤酒节一次一次的成功举办,城市功能的不断健全完善发达,乌苏市委在深入调研,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顺应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于2009年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运作,科学谋划新城区建设,积极把乌苏打造成“金三角”区域宜居宜业、充满生机、极富现代气息的活力新城。

二、新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为乌苏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一)加强学习能力建设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基础。学习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指获取获识、增长才干的本领。在能力建设上,学习能力是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具备解放思想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解放思想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一方面要在实践中获得,更关键的一面是要在学习中获得,通过间接学习前人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来获得。老一辈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功者用实际行动证明,凡是学习能力强的人,解放思想和创新的力度就大,带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强。因此,不断坚持把学习能力建设作为推动解放思想、变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倡导学习理论提高素质、立足实际研究工作、着眼未来创新思路,着力提高领导干部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当前,乌苏党员领导干部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第八届党代会、地委扩大会议和地区干部大会精神为核心,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广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再掀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营造浓厚的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学习氛围。领导干部要成为组织大家学习、自己身体力行带头学习的模范,要学出水平、学出高度、学出成效。要以学习能力建设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载体,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有强烈事业心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干部,引导和动员干部群众坚定树立赶超跨越的思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胸襟、创新的意识,实现乌苏跨越发展。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根本。工作作风,是指一个人面对工作任务时的重视态度及完成工作任务的客观表现,是一个人对价值观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从外在看,转变工作作风是个行为问题,从实质看,转变工作做风就是转变思想作风问题。工作作风源于思想作风,有什么养的思想作风风格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风格。因此,转变工作作风本身又蕴含着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含义,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也必然的要求作风转变。通过工作作风的转变可以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为我们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奠定基础。自2007年始,乌苏连续三年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为主题的作风转变年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阻碍了解放思想和创新,如办事情、推工作习惯于传统思维、常规动作,眼界不宽、境界不高的问题;对新事物反应迟、接受慢,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的问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和自己比、和过去比的问题;简单、盲目、盲从的认识社会现象,处理社会问题,甚至作出不负责任的言行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外在表现不一样,但究其实质,都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深,创新不足所造成的。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入剖析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创造新疆效率和塔城地区“提升执政效能攻坚工程”的要求,坚定不移的树立思想上非禁即可,行动上创先争优的理念,科学谋划发展思路,以变革创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推进以“工业优先,富民强市”为主题的各项工作,创立新时期乌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乌苏速度。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保障。制度即规程,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中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度建设是通过组织行为改进原有规程或建立新规程,以追求一种更高的效益。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可见,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我们推进工作的坚实保证,也是解放思想、变革创新能否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在我们党的制度范围内进行,同样,先进的制度设计安排会为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解放思想和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因此,深入分析制约乌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思想、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人才培养、改善民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大胆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设计、制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以特殊的政策保证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严格的制度保证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创先争优的行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此,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乌苏市委把制度建设的重点放在创先争优制度与机制、“党员创业工程”运行机制、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工业园区管理制度与机制、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机制、金融税收扶持制度等领域,在这些关键领域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大胆解放思想,力求在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

[1]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猜你喜欢
乌苏发展
乌苏啤酒:年销50亿元的网红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服用孟根乌苏-18味丸的安全性观察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