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的路径探讨

2011-08-15 00:45韩宏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群众

韩宏伟

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的路径探讨

韩宏伟

善抓落实是干事之根本、成事之关键。所谓“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就是这个道理。反之,抓不好落实,则任何能力素质都是空谈,任何工作也都不会有实际效果和价值。有鉴于此,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地方党委集中换届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好战略机遇,以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目标要求,做到“好落实、落实好、善落实”来作为中共建党90周年的献礼,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领导干部;抓落实;路径

一、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的重要意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其肩负的一项重要职责,当然更是衡量其世界观正确与否与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党和政府的一个决策、一项工作能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抓落实的程度如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没有落实,再好的思路也只是一种幻想、一个泡影;而有了落实,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的重要意义。

(一)抓落实是我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所谓抓落实,就是把决策付诸行动,进而取得预期效果的实践过程;“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习近平语)的过程。简单地说,抓落实,就是反对空谈、崇尚实干,这既是领导水平的外在体现,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党委对主要的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则强调凡事都要“落到实处”,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从领导工作来讲,作出决策和制定政策,事情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努力贯彻实施,真正把决定和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些论述都深刻揭示了领导要善于抓落实的重要性,大家要认真学习、用心领会并始终遵循。

(二)抓落实是各级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是全面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真正开好头、起好步,为未来几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任务。当前,抓落实的工作尤为繁重。很多工作落实不力,客观原因是有,但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抓落实的狠劲和韧劲。一步落实不到位,就会步步拖沓被动,产生不好的连锁反应,后续工作都会陷入不利的境况。只有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能够把党委的思路意图原原本本地贯彻到实处,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才会形成合力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三)抓落实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从政之道,重在落实。如果我们领导干部人浮于事,推脱敷衍,不抓落实,会对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产生很坏的影响,各项工作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愿不愿抓落实是衡量领导干部责任心大小的重要标准。看一个领导干部是不是称职,很重要的一点要看他具不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不患无策,只怕无心”,能力才华再出色,没有责任心也难堪大用,即使小用,也无法让人放心。一名领导干部,只有责任心强,才有抓落实的自觉性。一旦工作不落实,任务不完成,就会吃不下、睡不香,就会产生羞于面对上级、无颜以对百姓的愧疚和自责。

能不能抓落实则是考验领导干部意志力强弱的重要标杆。抓落实的过程实际上是意志力的考量。什么叫不简单,就是把最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好;什么叫不容易,就是把大家公认的最容易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对。抓落实说来简单,但要真正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目标,却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甚至挫折,这是对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坚持不懈的韧劲和坚定不移的意志的考验。

二、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的路径选择

想不想抓落实是个思想认识问题,愿不愿抓落实是个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问题,会不会抓落实是个工作方法问题。因此,拟从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探讨一下领导干部善于抓落实的路径选择。

(一)要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

“看人先看精气神”,领导干部尤其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抓落实的前提,决定着抓落实的气势、力度和成效。作为领导者,没有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就不会有克服种种困难狠抓落实的劲头。要以“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的要求来开展工作,始终保持思想领先、服务当先、落实争先的精神风貌;要敢于喊出“跟我上、看我干、向我看齐”的口号,不拘于现状、不安于平庸、不甘于落后,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虽然我们干部队伍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虎头蛇尾式落实,刚开始劲头很高,工作很努力,但到中途就慢慢懒散,到最后更是偃旗息鼓;“发条钟”式落实,对于落实工作总是被动地应付,拨一拨,转一转,不拨不动弹;“假把式”落实,上边开会我也开会,上边发文我也发文,就是不去具体做点事情,等等。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讲话中就引用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定决心,从耍花枪、摆花架子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真正投入到抓落实中去。作为基层干部,更要端正思想和态度,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自我加压、自我激励,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生于忧患的危机意识,自觉克服上述不正常现象,把每一个要求落实到位。

(二)要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抓好落实

抓落实要讲究方法,一样的政策、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条件,不同的人来抓,落实结果“两重天”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既要躬身力行、带头示范,更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综合运用好各种方式方法。

1.抓重点,重点抓。抓工作,必须抓重点,要着力抓好那些制约、影响、关系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抓要事,全力以赴攻难事,时刻要把学会抓大事、抓关键放在心上、握在手中,选准切入点,善抓“牛鼻子”,抓出亮点,抓出成效。同时,要善于在抓好落实中比较分析、总结得失,抓住决策落实中的关键问题,以卓有成效的新思路、新措施带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比如,我们负责党务工作的同志,尤其是街道党务工作者,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换届工作,这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两委”换届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各级党委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有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中,街道党工委要抓住这个重点开展当前工作。

2.抓一线,一线抓。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群众工作,会不会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一线是最能体现干部价值和落实成效的地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得好与不好,基层群众、一线党员干部最有实际感受和发言权。为此,抓落实的重心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一线去寻找。不要陷入只是抓大事、管宏观,习惯于坐机关、发指令,脱离了基层一线,漂浮在上面,不抓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的误区;也不要出现下基层一线走马观花,对一线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情况、新事物视而不见,尤其是对基层一些棘手的问题沉不下心去抓去管的偏差。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3.抓超前,超前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谋划、尽早部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抓落实的有效方法。推进一项工作、完成一项任务,必须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能推着走、干着看、议着干,临时抱佛脚肯定干不好。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自觉培养超前意识,不但要保证工作目标按期落实,更要力争超前落实、超额落实。要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对面上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平时要结合分管工作和单位部门实际,多研究、多琢磨,在抓落实上多打一些提前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工作开展次第有序、落实有力。

4.抓反复、反复抓。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永远直线前进,出现反复甚至多次反复是正常的。同样,一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位,也要历经曲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和阻力。有些问题今天抓了有一定成效,明天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倒退。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同志,这方面感受会更深刻,今天把乱摆乱占的摊贩清理了,明天可能又出来了。这就要求大家在抓落实上要做到持之以恒,在经常抓、持久抓落实上下苦功夫、练硬功夫,切忌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落实的紧要关头和反复阶段多杀几个回马枪,切实将工作推进到位。

(三)要以优良过硬的工作作风善抓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落实的关键在干部,在改进干部作风。”抓落实的成败与否、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自身的工作作风。

1.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抓落实直接反映着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作为基层的领导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所做的工作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尤其要坚持群众路线。要身体力行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抓落实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要带着“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深厚情感善抓落实,群众有什么样的诉求和需要,抓落实的方向就朝什么地方倾斜;要以群众最急、最盼、最难、最怨的事情为落实导向,把服务搞上去,把工作做扎实。一方面,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机关干部要重心下移,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矛盾突出、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增进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为推进工作落实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就是“惠民富民”,这一战略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就业安置、社会救助、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结合分管工作,着力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把工作做细做实。

2.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习近平同志在谈抓落实的时候,特别强调“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要出实招,防止虚与应付,“做样子”。要做到招招管用,招招见效,不要搞一些“银样枪头”,中看不中用。当下,在少数干部中存在着一种不太好的倾向,一提抓落实,就用会议“落实”文件,靠讲话“落实”要求,把喊口号当作“落实”任务,不检查、不监督、不指导,热衷于开会、发文、定制度,片面地认为“领导就是开会,开会就是落实。”但是,会开了不等于工作落实了,制定了措施也不等于解决了实际问题。要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认真研究出实用管用的办法,切实抓好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谋实策,防止机械照搬,“套模子”。抓落实的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如果一味地强调惟上,照抄照转,只会导致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功利主义,工作落实上的形式主义。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把上级指示精神的普遍性同自身实际的特殊性相结合,自觉摒弃按老经验、老办法办事的定势思维,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找出抓好落实的新路子、新办法,用务实求新的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抓落实,必须抓具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垒台,起于累土”,任何伟大事业都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构成的,任何工作只有具体才能深入。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把细节牢牢抓在手上,以积跬步至千里。有些工作抓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失之于“粗”,失之于“虚”,“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工作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坐在办公室里指点迷津解决不了问题,抓好落实关键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一环扣一环地去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好的作风是一级一级带出来的,是潜移默化的结果,要以自身良好的表率作用,带出求真务实抓落实的班子和工作群体。

3.不怕矛盾、迎难而上。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地抓落实,对领导干部的原则立场也是一个现实的考验。老百姓常讲,“要登山,就要披荆斩棘,不怕扎破手;要过河,就要奋力击水,不怕呛了水。”“为官避事平生耻”,面对抓落实中的矛盾困难,要有“亮剑”精神,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高昂斗志。有了不畏难的顽强斗志,很多原本不敢想、不敢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和落实的措施。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4.打好基础,放眼长远。伟人毛泽东写过一句诗,“风物长宜放眼量”。抓落实也要拥有这种胸怀长远的精神和境界。要正确对待和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克服重“显绩”轻“潜绩”的思维习惯,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树立谋大局、谋长远的科学发展新理念,在抓落实时要着眼长远、考虑基础。新兴产业在培育成熟、孵化成功之前,有拆迁安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基础工作要做,也许单就某一位领导干部的任期而言,可能见不到所谓的“政绩”,但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来讲却是利长远的,对老百姓而言也是广受益的。虽然领导干部多抓铺路子、利长远的事,做出的工作成绩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是,如果的确是切切实实围绕着“打基础、利长远”来抓落实的,心底无私、问心无愧,实施过程也做到了民主公开,必定会得到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才是真正的“政绩”。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提到的山西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历经60年将荒漠变绿洲的例子,就深刻阐释了“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道理,生动诠释了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的实干精神。因此,我们抓任何工作的落实,都应该有这种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博大胸怀。

(四)要以问题解决的实际成效评估落实

领导干部创先争优要体现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当前,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是抓落实的根本目的,抓落实的成效最终也要用解决问题的多少、化解矛盾的多少和取得实际成效的多少来检验和衡量。具体来讲,工作落实与否、落实得好与不好,要从5个方面来看:

1.看目标任务实现情况。要保质保量,既要看工作进展、目标落实情况,又要看完成质量。“差不多”、“还可以”、“过得去”等这类词语,都是落实不力、成效不高的表现,都不应该出现在工作落实情况中。

2.看各项工作所处位次。既要注重纵向比较,又要注重横向比较,看所抓的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位次是否提高了。要创先争优,以狠抓落实努力创造叫得响、有影响的工作品牌,体现历下特色。

3.看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要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抓落实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所抓成效能够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反之,要深入分析原因,拿出具体措施,切实加以整改落实。

4.看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所有工作的成效,最终必须体现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领导干部无论主管或分管哪个领域的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市委对历下“当好排头兵、再创新辉煌”这一殷切期望的实现,关系到区委提出的“把历下建设成为实力雄厚、文化发达、特色鲜明、繁荣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所以必须扎实做好分管领域的落实工作,务求取得实效。

5.看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多抓打基础、铺路子、利长远的工作,抓落实中要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做到既要让今人满意,又要让后人受惠,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的评判。

韩宏伟,中共历下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邮政编码 250100)

C933.2

A

1672-6359(2011)02-0011-04

(责任编辑 金刚)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