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任务课程化实施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1-08-15 00:44黑龙江刘丽丽
职业技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黑龙江 刘丽丽

工程任务课程化实施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黑龙江 刘丽丽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在“工程任务课程化”实施中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工程任务课程化;人文素质;大学生

对于现在的高等教育,人们都认识到实施工程任务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人文素质素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在“工程任务课程化”实施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目的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有情趣、有品位、有高尚人格的人。

一、人文素质的含义

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具备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遵循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

不失一般性,假设最后一个资源余额的分配部门仅在{1,2}中选择且ni-≤n≤ni+,i=1,2.则应该将余额分给部门i=1,如果

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表现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只盲目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当今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身心的片面发展。现在的大学生由于高考压力,在中小学阶段只关心考试课目、高分数,忽视了个人综合素质中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新入校的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文明水准和人文素质修养。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大学生科学素质扎实,人文素质薄弱,主要表现如下。

(一)人文知识贫乏

现在的理工类学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感兴趣,有些大学生甚至对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感到困难。只是通过影视剧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地理,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了解,很少主动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二)道德水平下降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精神空虚,以自我为中心,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情屡见不鲜。例如,公交车上与老人抢座位,随地扔垃圾,在食堂打饭插队等现象。

(三)社会适应力差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足够的认识,有些学生到学校后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不善交际,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四)心理承受能力差

遇到挫折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容易采用极端的方式,出现自残或杀人等极端行为。

(五)功利心重,法制观念淡薄

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只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忽视了人文修养。很多学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本不去思考。很多大学生不去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大学生被骗陷入传销,由于不懂法而犯罪的案件不断发生。

三、“工程任务课程化”过程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不能是只懂技术。工程实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良好工程技术又具有人文素质的工程师。工程技术由人来掌握,由人去实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过程中都有人的参与,包含人的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因此,工程项目是人文知识最好的载体,在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过程中,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深入挖掘学科的人文内涵

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规范和社会现象。要知道“科技以人为本”,任何技术的最终受益者都是人。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学校各学科的人文内涵建设。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工科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工程任务课程化”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以及工程项目必须和谐相处,要从整体和大局考虑问题,这是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例如,各种建筑要有美感,才能打动人心;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人的感受,才能被人接受;各种机器要根据人的需要设计,才能让人喜欢。作为人类社会成员,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都必须与其他人分工合作,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需要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通常需要多名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在“工程任务课程化”的实施过程中,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必须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师资保证。除大力加强人文社科师资队伍建设外,还要鼓励理工科广大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各种提高人文素质的研讨、会议、培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使教师具有跨专业、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提高人文素质。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它渗透到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悄无声息中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标。

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学习中。例如,让建筑专业的学生思考校园建筑的寓意与深刻内涵;让网络专业的学生思考如何净化网络,文明上网;让园林专业的学生思考植物、环境与人的关系等;利用不同专业工程任务的特点,多角度理解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

大学生可以将校园文化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塑造既要依靠系统的教育,也要依靠文化氛围的影响。在学生实施工程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自觉接受人文素质的不断教育,使大学生在深厚的人文教育氛围中受到启迪与熏陶。

四、总结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完整的人所必需的一部分。现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比较薄弱。而在实施“工程任务课程化”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具有团队意识,要关心人的感受,要关注重大社会问题,要有意识的通过工程实践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还要用自己具有的人文素质去指导工程项目的实施。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有人文素质的大学生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1]余志卫.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1-84.

[2]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36-39.

[3]蔡家宗.信息超载下理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4):141-145.

[4]李福杰,王彩华.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2(1):102-103.

[5]汪俊辉,朱国平.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职业与教育,2005(35):51-52.

[7]朱必刚.浅议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0(5):192.

[6]杨小燕.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6):109-111.

刘丽丽,女,助教,硕士,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从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