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4黑龙江谷秀平
职业技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利用班级资源

黑龙江 谷秀平

人力资源管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黑龙江 谷秀平

一、班级人力资源的基本范围

广义上讲,班级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

学生资源:主要指本班学生,还可包括本校所有非本班学生、非本校学生等。

教师资源:主要指本班任课教师,还可包括本校其他老师、其他学校老师。

家长资源:主要指本班学生家长,还可包括其他班级家长。

社会资源:主要泛指校外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价值。)

狭义上讲,通常指学生资源。

二、班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这是班级人力资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因为班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建设优秀集体、教育成就学生。教育管理无非是通过各种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体力、智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以至最后形成终身受用的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么成功的班级管理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而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教育管理者要管理的就是学生,或者物化点说,就是学生品性和的各方面能力的管理。而在这方面的管理理论和经验,我们可以向社会组织的管理者获取,因为他们的管理已经得到实践的充分验证,是合理有效的。这也就为我们在进行班级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最基本的目的与要求:一切从教育、锻炼、塑造学生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好学生资源。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好学生资源呢?

第一,树立正确、先进的“班级管理的思想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与中心,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理念

1.必须树立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意识

任何制度的制订、活动的开展、个案的教育等等必须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心理换位。班主任应学会调整心态,不急不躁,多从自己找原因,换个角度,换个心态,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必须树立培养学生、训练学生、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意识

班级管理中的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时刻围绕学生、依靠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其中得到培养、训练、教育与发展。班主任应成为班级建设的引导者、协调者、合作者,成为班级管理平台的搭建者。让学生自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要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动力资源,使之能不断激励或推动学生个体去学习

3.必须树立遵循规律、尊重科学的意识

班级也是个小社会,班级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管理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式或家长一言堂式,而就遵循规律,包括教育基本规律、管理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

4.必须树立研究方法、讲究艺术的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魏书生语)”。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不同的教育个案时,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策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更会使每个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然而,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进步决定了任何方法不会是一成不变、永远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班主任更要讲究方法使用的艺术性。

第二,落实系统、科学的“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基础是目标、制度的制订,关键是人的落实

1.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计划系统

个人有目标,生活学习就会充满动力;班级有目标,集体就会充满活力向心力,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因此,组建一个班集体,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计划系统,包括班级的和个人的。目标还可从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划分。

2.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任何事情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是管理的保障,有了制度管,然后才能使人有“理”。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纪律观以及各种良好的习惯。

3.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力量。从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让每个人都能通过班干部得到锻炼也应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因此,还需要建立一支轮换式的班干部体制,使它与相对固定的班干部常务制有机结合。

4.有一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常规管理体制

参与管理、参与服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它能使每个学生更富有责任心,更爱班集体,并在管理中使吃苦耐劳等各种品质得到培养与锻炼。

三、班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树立课改新观念,充分认识社会实践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所学校,要树立大课程观、大教材观、以及课程资源观。只有充分开发校外社会实践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高效利用,才能保证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2.开展调研,科学分类,形成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包”

校外实践资源是多元的,包括校外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校外社会实践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家长、社区居民、校外专家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人员。校外实践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与支持,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家政服务活动,就需要社区工作者、居民的大力支持。而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是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开发利用好社会的物力、财力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若社会各部门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设备、经费、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对学生实现平等参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不可忽视对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的调研,它更为隐性,更不稳定,随着人员、政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学生校外实践资源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因此要建立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的调研工作常规,定期不定期进行资源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资源的变化情况。

3.精心开发,研制方案,高效利用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

经过调查分类的资源有的可直接利用,但大部分需要进行规划性开发。无论是直接利用,还是规划开发,都要做到三“结合”,进行有选择的开发:首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其次,要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最后,要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课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具有地方差别性、具体性、可感性,是校本课程最好资源。

4.强化管理,优化配置,共享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资源开发成果

一旦某一资源得到开发就要加强管理,备案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社会实践资源的管理办法。备案法要求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对资源的相关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活动场所面积、适用程度、财力支持能力、可接收学生数、活动时间、安全保障等主要方面进行登记,存入资源库,随时调用。

校外社会实践资源要做好合理配置,进行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利用现有资源为主,同时深入挖掘潜在资源。综合利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选择地调用各种可用资源,以浓厚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体验,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循环利用是指对某一资源一经开发就要多次重复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的效益。例如学校与超市建立“学生导购员”社会实践关系后,学校定期、轮流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前往实践。当然,对于不利于学生、学校发展的过时资源,我们要优胜劣汰,及时淘汰。

其实,在班级管理中每类资源对班级管理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一个综合利用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思考,努力去挖掘,综合地利用好班级的各类资源,为班级的管理起到更大的作用。

(编辑 王旸)

(作者单位: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利用班级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