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2011-08-15 00:44河南樊建忠
职业技术 2011年8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人类科学

河南 樊建忠

浅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河南 樊建忠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统领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导思想,它必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新阶段的具体持点,我们党就如何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七个坚持”: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第二,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和谐社会构建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和谐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三,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快推进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部地区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七个坚持”,实际上给我们指明,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上述七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

1.科学发展观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灭了“三大差别”,人们共同富裕,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其精神需求也得到极大满足。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并强调在扩大物质生产的同时加强精神生产。

2.科学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把“和谐”理念融进了发展之中

发展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社会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严重失衡,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探索和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缓解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追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和指导原则,也是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成为新的发展观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的历史。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在和谐社会里,人的和谐发展是其标志。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围绕人的需求而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突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目的性,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生产力是社会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一种力量,而其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就会最大程度调动其创造的积极性,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实践进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是发展理念上的一种创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就在于落实“五个统筹”,就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能顺利展开。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编辑 刘丽娜)

(作者单位:河南省潢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人类科学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