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亚男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信息化覆盖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给各个行业、各个类型的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仅使企业的运营方式、盈利模式发生了改变,而且对于信息的管理逐渐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和规划的高度。特别是企业信息管理战略的发展规划,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规划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投资,牵涉到多方面的内容,要想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细节,我们首先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展战略做出简要的分析:
信息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以某一个核心内容为出发点的相关信息的整合,它不是单独的某一条信息或者是某一类信息,而是在一个中性点下发散信息聚集的一个整体。企业的信息系统战略,就是以企业的某一种目标为中心点而构建起来的众多信息的聚合,并将这种信息资源的集合逐渐反馈到企业的各项运营和工作中。信息系统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竞争对手的效率、产品范围产品发展规模以及管理者战略观点的影响。它是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的,是短期和长期并存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系统战略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活动互相连接的催化剂,是企业信息管理战略中的枪械弹药库,是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行之有效的系统资源。
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网络的四通八达和信息的膨胀化趋势,信息资源的丰富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信息在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讯息的同时也在不可避免的造成干扰,如何将信息的功能发挥到最大,这是企业在对信息进行管理的现实需求之所在。企业的信息发展战略,就是将单纯的信息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层面上来对企业的整个信息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信息管理IM战略职能包括在一个部门或多个IT 部门发挥作用,其影响力已经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的市场战略,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及其他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之中。企业信息管理战略作用可以得出如下评价,IM可以重新评价现存的部门及其组织的结构和程序、部门之间的界限、沟通渠道、工作描述和员工职责等。综合来说,就是EIMS 即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企业资讯管理系统。
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一是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后期才逐渐的兴起,而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受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对于这种新型的战略发展策略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信息管理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的是相关硬件设备的完善和专业人才的配置,从企业的成本来看,这无疑于是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其次,企业的信息发展管理,提高到战略规划的角度以后,对企业在今后产生的影响也是令人担忧的,不仅会作用于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而且会对其他方面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所以,如何来实施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如何来对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进行投资,这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在开始这项工作之前所必须要考虑的。通常来讲,在企业的运行中,判断一个战略规划实施的必要性,一般都要从价值与风险两个方面来考虑。
信息管理战略投资中的价值,广义地说,是EIMS 实施后企业所产生的所有积极作用的总和。从表面看,实际的资金流出是负的,由此引进新的信息系统、学习新的技能、工作实践所花费的时间、采用的新技术和工艺流程不适应于旧的技术结构而造成企业现有工作模式的破坏等。企业学习价值的一个突出的模式是企业经营更有效的方式,加上一种改进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等,企业信息经济学限定并标注了这些价值和风险,意味着它提供了较为规范的企业 EIMS 需要澄清的价值与风险概念。
根据EIMS的实施效益分析,首要问题是投资回报问题,其中包括系统实际实施的收益、社会效益,因为它是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价值纽带,通过 EIMS 实施,企业所有生产部门、管理部门或经营领域所获得的资金收益的结果可称之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价值重组,价值流重组或价值链重组,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机构可以通过新系统建立重新定位其更有价值的工作。在投资回报问题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价值加速度观点。在企业的信息管理战略中,价值加速度,就是指企业通过对数据进行量化的手段,利用EIMS作为一个载体快速的完成一次性的现金收益。根据经济学上的一些观点,企业在制定和实施EIMS计划之前,必须充分的准备好相关的价值和风险问题。价值是每一个企业在制定项目时所追求的直接目标,但是一些企业在过于重视价值的同时忽视了对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价值和风险本身就是相互伴随的一个矛盾体。风险因素的考虑,主要指的就是回报价值,对于信息管理战略而言,投资回报包括系统的竞争优势、系统能否发挥其预期的功能和效用、能否帮助企业快速的收回投资成本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些是企业风险因素考虑的重要内容。
企业信息战略投资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按照项目匹配的分类,EIMS投资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系统、分销管理信息系统、电子销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这些都是企业要实行EIMS战略中必须要有的基础系统,这些单一的系统组成了整个企业的EIMS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设备。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企业的EIMS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企业的网络建设、企业的网络管理中心建设、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投入等。这是企业EIMS战略对企业的相关硬件设备提出的要求,无论是系统的更新、还是战略意识的发展,都必须依赖完备的硬件设施来发挥他们的功效和作用。所以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在企业的战略投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基础地位。
除了以上这两种系统和硬件的投资外,一个企业EIMS战略的投资还必须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投入。例如咨询投资,所谓咨询投资就是指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管理之前,必须请有关的专业信息咨询机构对企业即将开始的项目投资进行评估,提供专业的咨询知识和咨询建议,企业通过这些专业的建议来判断是否需要对此项战略进行投资,以及投资以后的收益心态要如何把握等具体的问题。
投资战略,既包括前期的投资内容和投资方式的确定也包括在投资以后,如何对已经投资的项目进行正确的投资价值评估。信息化浪潮的发展,使得工业化的水平越来越向技术化的方向发展,.EIMS作为一个新型的企业发展管理战略,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IMS投资技术的评估,是企业信息管理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评估的技术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2.1 投资评估的时效性
投资评估的时效性是指投资评估的时间节点的选择与其产生的实际效果之间的联系。对于EIMS项目的发展运营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估的时间选择上较为多样化,有的企业选择在项目初期即开始投资评估、有的企业选择在项目建设的中间阶段来对整个项目投资进行评估,也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周期来对项目进行评估。选择评估的时间点上没有具体的限制,但是所有的评估都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投资评估的时效性应该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吻合,这是评估时效性确立的根本。
3.2.2 决策环境
企业的任何发展战略的制定都不是某一个单一结论导致的结果,任何一个决策或者方案的出台都受到当时具体的现实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对于这种投资决策,具体的客观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具体到EIMS确定的决策环境,不仅包括企业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还包括投资者对EIMS战略的具体认识程度如何,例如投资者对于EIMS发展的眼光是否长远,对其进行投资所渴望的预期收益情况、可以接受的投资成本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是影响EIMS具体内容的重要客观因素。
3.2.3 系统建设
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系统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所谓系统建设具体到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中,指的就是能够对企业的全部信息功能进行管理和调控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相当于在企业内部搭建一个专门服务于企业信息的平台,包括各种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在EIMS的评价技术中,对系统的评估重要作用在于评价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在整个EIMS中所处的具体地位和具体位置如何,是对整个战略的支持和服务,还是其本身就已经是整个战略的重要核心构成。
3.2.4 企业架构评估
EIMS战略是一个事关到企业整体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对其进行评估不仅需要关注到战略内部的相关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而且应该关注到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一些因素对整个战略从产生的影响。例如在整个战略的规划实施中,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有序、盈利状况如何,该战略的直接实施负责人在企业的管理运行中所处的具体位置和具体职责等都是影响EIMS战略的重要因素,都可能对战略的实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2.5 因果关系评价
基于信息系统下的企业信息管理的战略投资,因果关系指的就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能否产生某一种具体的作用,产生这种作用的效果如何,能否提高企业的现有收益,在多长的周期内实现收益的增长等相关的问题和内容。在企业EIMS 投资评估过程中,EIMS 投资价值分析试图衡量投资涉及的所有的收益 ,包括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企业价值链所增加的价值和企业的最大利益。其次是企业持续成本的节约,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矩阵来进行实验以期得到 EIMS 投资评估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
[1]房芳.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战略投资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16) .
[2]蔡秀芹.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投资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 .
[3]张卫国.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投资风险与回报分析[J].物流技术,2008,(6) .
[4]张忠军,彭志忠.企业全面信息管理战略及其投资价值评价[J].经济界,2003,(5) .
[5]肖利华.什么是战略信息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 2007,(10) .
[6]郭伟顺.完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魅力中国, 20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