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实施过程中的物流体系的建设

2011-08-15 00:49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汤晓阳
中国商论 2011年21期
关键词:农超物流配送冷链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汤晓阳

1 我国商务部、农业部力推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是引导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主要采用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超对接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规范农产品的生产标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树立农产品品牌,提高农民收入,并以优良的质量和优惠的价格使生产者、销售商和消费者三方受益。

2 农超对接相关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配合完成农超对接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的冷链系统;二是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三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我国冷链和物流系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于冷链和物流系统的建设相当落后,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快速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广泛推广低碳、环保、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和物流发展环境和条件,加紧建设覆盖农产品流通全程的冷链和物流配送系统。

3 加快进行农超对接配套物流体系的建设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实是对农产品物流服务规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物流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加生鲜农产品的区域规模化产出和反季节销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尽快出台农超对接物流业发展的各种扶持政策

(1)增加对农超对接物流体系发展的科技资金投入,制定农超对接物流专业人才的长远培养计划。列出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加快节能环保的新型物流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引导高校设置相关学科,开放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操作人才;同时,开展农超对接物流的社会职业教育,引导现行物流从业人员参加专门的技术培训,细分就业方向,提高物流业农超对接从业水平,尽快满足农超对接物流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各级商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加大对农超物流体系中科技含量高、标准高、国际化的创新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运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等政策手段,支持其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新型物流设备的引进和自主创新。制定我国农超对接物流发展长远规划,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灵活实施,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超对接物流体系。对于高校和社会农超对接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培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3)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农超对接物流产业布局。各级商务和政府部门应积极协调农超对接涉及的各管理和从业单位的关系,根据各地优势农产品的区域特征,规划相关的物流园区,优化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的产业布局,积极发掘农超对接物流对农业生产产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促进作用,以物流优势带动优势农产品开展国际竞争,扩大出口。

(4)继续扩大农超对接全国试点范围。加大农超对接的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国际物流管理经验,更新农民和企业观念,保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

(5)加快农超对接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相关物流行业的服务效率。农超对接必须要打通物流、运输及信息流通等环节,农产品大规模流通需要强大的物流和先进的信息系统的结合,农民的利益才能够得到保证。农超对接促进了订单式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摒弃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和盲目,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稳定收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优势农产品如果依托强大而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展开宣传营销,就可以降低鲜活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减少损耗,扩大销售,逐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农民收入。

(6)积极着手制订农超对接物流行业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农超对接的普及有赖于对鲜活农产品质量的严格监控,食品质量的安全得益于其对相关物流行业制订的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我国在物流体系的发展壮大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物流秩序缺少统一的标准,恶性的价格竞争带来的是物流标准的降低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不仅不利于大力推广农超对接,也削弱了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必须在大力推广农超对接的同时,跟进对相关物流体系的法律和制度约束,明确经济和法律责任。

3.2 金融机构对合格的农超对接物流企业要加大金融支持,增加信贷投入,做好配套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农超对接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可划分信用等级,划定不同的授信额度,优化审批手续,支持其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和科技创新,以及新型设施设备的构建。具体可采用围绕大型连锁超市开展供应链融资,或者是优惠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灵活多样的融资租赁方式,解决物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3 大型连锁超市可根据需要筹建新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和对于超市经营的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逐渐认可,生鲜产品在超市销售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也是各大超市欢迎农超对接的主要原因。大型连锁超市在农超对接的过程中与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有着可靠的合作关系,货源稳定,产品来源安全可靠,可追溯来源,农产品也可以跨区域销售。这就需要自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来保证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到运输、存储和销售整个链条一直处于低温状态,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也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必须配备现代化的物流装备和高素质的物流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才能确保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建设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现代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成为大型连锁超市开展农超对接业务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正在日益普及,中国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将会迎来快速的发展。

3.4 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建立为农村服务的中小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的深入,由广大农民自发组织的、围绕农业生产服务的、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组织。在农超对接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集中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并将优质生鲜农产品统一供给超市,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检验检测体系的建立,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

在农超对接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可以组织生产外,也可以建立为农村服务的中小型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商品经济发达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筹资建设设施费用较高的大型冷链物流系统。

3.5 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现代化的大型冷链物流系统

第三方物流是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可以通过采购获得优惠价格,通过快速的混载运输以降低运杂费,提供现代化的仓储服务、准确而富有个性的信息系统,为客户节约高额的建设费用以及带来额外的利润,因其独特的服务优势得到大型超市的认可。在我国推广农超对接的过程中,应加大政策扶持,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建设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农超对接物流体系,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4 未来农超对接物流的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程度的加深,农超对接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成为我国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冷链和物流系统建设,2009年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适应我国国情的冷链和物流企业正在不断涌现,并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1]姜增伟.农超对接:反哺农业的一种好形式[M].北京:求是,2009,(23).

[2]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EB-OL].www.sdpc.gov.cn.2009-03-10/2011-05-02.

[3]物流配送中心[EB-OL].baike.baidu.comiew/2295207.htm.2011-04-22/2011-05-02.

[4]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EB-OL].www.sdpc.gov.cn.2009-03-10/2011-05-02 .

猜你喜欢
农超物流配送冷链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上养殖三文鱼 农超对接精准扶贫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农超对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探析*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