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文化塑造贵州旅游品牌形象

2011-08-15 00:49贵州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樊伟春
中国商论 2011年21期
关键词:屯堡贵州民族

贵州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樊伟春

古人云:“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又说“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天然风景一经装饰,带有民族色彩,就具有文化内涵。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文化、品味文化、感悟文化、追求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个性、文化差异性是各地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从旅游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看,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在资源,民族文化是贵州旅游文化的核心,发挥贵州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对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统计显示:文化体验已居于首位。民族旅游是未来贵州旅游更具魅力之处,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贵州旅游的知名度,也可以树立区域旅游形象,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洒落于贵州民间的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歌舞、民族建筑等一直备受外国游人的关注,对港澳台、东南亚以及北美、欧洲等国家的市场具有吸引力,同样也吸引着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其他民族。

1 贵州旅游资源及地理文脉分析

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有古朴独特的苗族文化,有风情浓郁的布依人家,有侗寨鼓楼中的璀璨文明,有底蕴丰厚的高原彝家风情,有明代汉族移民的遗存,有王阳明悟道的地方,有夜郎文化、有中国酒类中第一品牌的茅台酒等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极具深层次开发潜力和价值。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具有特殊的人文魅力,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

1.1 贵州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具有相对的惟一性和独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才有旅游开发价值,由其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贵州近几年,以“多彩贵州”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以独特创意、新颖的方式和大手笔的运作,在全国引起了积极反响,通过不同主题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挖掘、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目前,“多彩贵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主要是长征文化、喀斯特地质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屯堡文化、国酒文化,茶文化等。

1.2 贵州民族文化的完好性与现实性

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是保存完好的,贵州黔东南的朗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在建筑、服饰、生活、生产、艺术等方面,较好的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形态,没有遭受较多冲击和破坏,郎德上寨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雷山苗族服饰”、“雷山苗族鼓藏节”、“雷山苗族芦笙文化”、“雷山苗族银饰工艺”、“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艺术”等5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3 贵州民族文化的艺术性与魅力性

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品位在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艺术品位高,这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所在,例如,贵州黔东南的侗家鼓楼建筑艺术、苗族的反排木鼓舞、台江姊妹节、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经过贵州的文化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们的挖掘、整理、提炼和包装,已享誉中外,歌舞中奔放的情怀、明媚的欢快是侗族文化的精髓,是风情浓郁的“歌舞之乡”的杰出代表。

1.4 贵州民族文化的可展示性和参与性

旅游产品是供游人参观欣赏的,因此,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旅游,对外展示就非常重要,贵州五彩缤纷的服饰文化,绚丽多姿的歌舞文化,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贵州的每一个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都是一次服饰文化的展示,都是一次歌舞文化的展演,都是一次饮食文化的推广,都是一次历史文化的传承,每一个民族,都是通过一个个传统节日在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延续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断。

2 塑造具有贵州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

塑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必须从民族文化入手,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贵州旅游文化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少数民族文化、长征文化、喀斯特地质文化、国酒文化和屯堡文化。

2.1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等世居少数民族就达17种之多,在这些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等方面,无不蕴藏着异彩纷呈的人文文化。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一年之中贵州少数民族的各种节日有1000多个,是我国民族地区民间节日活动最多的地区。到民族地区观赏民间的婚丧嫁娶、原始纺织、挑花刺绣、蜡染工艺、银饰加工、土法造纸、傩面雕刻是旅游者必不可少的观赏节目,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和历史遗存以其独有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的青睐。

2.2 长征文化

“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是中国现代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这里,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向一个个胜利。遵义古城、赤水河畔、乌江两岸、娄山雄关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历史古迹是长征文化的亮点,也是不可多得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

2.3 喀斯特地质文化

贵州岩溶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73%,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不断扩大,导致地貌演进的时空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洼地、峰林、峰丛、瀑布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等纵横叠置,千姿百态,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岩溶自然综合体,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博物馆”。

2.4 屯堡文化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许多古老的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现象在贵州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并形成若干文化孤岛,如“屯堡文化”,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它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2002年贵州安顺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5 国酒文化

贵州是国酒之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酒文化,茅台的酒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各式各样的酒具,妙趣横生的酒令,字珠句玉的酒诗、酒谜、酒联等比比皆是,建国50周年之际,茅台酒因其淳厚的历史及文化内涵,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中华“文化酒”的杰出代表。

3 结语

在全国旅游市场异军突起,游客需求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从长远来看,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保持优势,致力成为旅游精品,就要求我们对当前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深层次思考,主动对接市场,做大做强“多彩贵州文化”、“生态贵州,文化千岛”旅游品牌。

[1]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周芙蓉,石新荣.贵州屯堡文化溯[EB/OL].新华网,2004-03-21.

[3]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N].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07-08-14.

[4]吴倩,陈晶.以文化为支撑打造贵州旅游品牌[J].企业经济,2007,(8).

猜你喜欢
屯堡贵州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安顺屯堡地戏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多元民族
屯堡人的春节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