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2011-08-15 00:42卜令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床单患肢体位

卜令梅

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卜令梅

目的通过对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3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过术前心里护理和适应性训练,术后早期患肢的正确摆放,膝、髋关节屈曲的角度及“丁”字鞋的使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行患肢关节、肌肉的主被动活动,调整半卧位的角度和正确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的方法,上下楼时肢体的正确摆放。结果通过对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发生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护理干预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重建手术中最有效的手术。把已经损害的髋部的致病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所取代就称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1]。对于术后患肢的康复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关节置换手术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术后的护理干预在患髋的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院在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间共收治109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运用体位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55.6±8.2)岁;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结核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股骨颈骨折15例;使用骨水泥全髋23,非骨水泥同定13例;手术方式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人路25例,前外侧人路11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护理 由于本病病程长,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身心饱受折磨,经历如此大的手术,且手术费花费大,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等,患者多存在焦虑等不良反应。应积极引导患者表达心理感受,并根据患者诉说,解答问题,进行心理安慰。可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增强信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2]。由于术后患者活动受限,术前3 d可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夜间睡眠时于两腿之间置软枕,保持外展中立位,以适应术后的体位要求。运用情景导入教育模式[3],调动家庭支持系统向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出现问题处理的方法。

1.2.2 术后搬动体位 术后3人过床,过床时连床单一起,一人站床尾轻拉双下肢,使双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两侧各站一人将床单卷靠近患者,一手握紧靠近肩部的床单,一手握紧靠近腰部的床单,并绷紧床单,利用床单将患者托起,动作协调一致,将患者由平车搬运至病床上。

1.2.3 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当天及第2天,应根据手术入路方式摆放体位,后外侧人路,患肢内旋、内收可致后脱位;前外侧人路,患肢外旋、内收可致前脱位。患肢保持外展15~30°、屈伸0°、内外旋0°位,患脚给予穿“丁”字鞋固定,避免患肢屈曲内收,防止脱位。膝关节处可各放置一软枕,保持微屈位,使髋、膝关节稍屈曲,两腿间放置一软枕,以平卧位为主;术后第3天,可屈膝,侧卧时角度<45°,但膝、髋关节须在同一水平线上,平卧时角度<90°;术后第4天,可在护士协助下下床活动。行小腿抬高练习时,在患者膝下放一带垫三角形木架,角度50°~70°;术后第7~12天。可在床上训练坐起,训练时床头可抬高45~70°,但不宜超过90°,与站立、平卧位相比,坐位是髋关节最易出现脱位、半脱位的体位[5]同时禁止患者在坐位时取放置于床尾的物品。放置便盆时要将骨盆整个托起,切忌屈髋,防止髋关节向后脱位,坐位时髋关节屈曲不能<90°,并缩短坐位时间,每天可坐起3~4次,每次20~30 min;术后2~3周,患者可下床活动,在护士指导下患者持双拐下床行走,拐杖长度一定要适宜,且行走时腰一定要挺直,行走时需有人看护。

1.2.4 下床训练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术后能否下床站立行走存有心里疑虑,害怕负重会引起骨折或关节松动,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早期下床活动不会影响假体的寿命,同时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拄双拐练习站立,行走。下床时应摇高床头使患者半卧位,双手借助吊环力量,以臂部为轴旋转90°保持患肢外展,移动至床边,在床边稍微休息一下,待头部适应后,拄拐练习站立。每日3~4次,每次5~10 min,患者适应后可以进行迈步练习,要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不可使患肢完全负重,在行走时注意纠正患者的步态,直到患者可以熟练行走为止。在出院前患者要达到可以拄拐自己独立行走,无需他人帮助能够自行上下床,可独立坐起。

2 结果

通过对术后患者体位护理干预及指导,患者更早地下床活动,使患肢的功能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无一例深静脉血栓、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1例早期发生髋关节后脱位,经过手法复位和良好的体位护理及关节功能训练完全康复。

3 讨论

Merchan I临床研究表明[4],合理规范化的体位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THR术后髋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通过阶段性体位护理和康复训练,能使患者踝、膝、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其协调性尽快恢复,这样有利于患肢静脉血回流,防止肌肉和关节内外水肿粘连,减轻患肢局部炎症,同时也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缓解了髋关节的疼痛,改善髋关节的功能及活动度。Fyda[5]的研究证实,术后患侧髋关节疼痛缓解程度、髋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与良好的体位护理和康复训练密切相关。

提高护理人员对THR术后体位的护理知识和动态,建立THR术后体位的护理规范,并逐渐推行到每一位THR术后患者,医患共同改善,既提高了THR术后体位护理的效果,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罗凯燕,喻姣花.骨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23.

[2]郭丽英.阶段性体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医学信息,2010,4:853-854.

[3]盛华丽,应红华.情景导人运用于准父母分娩期教育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17-818.

[4]JMerchan EC.Displaced intracapsular hip fracture:henri arthroplasty or total arthroplasty.Clinorthop,2002,399:72-77.

[5]Fyda TM,Callaghan J,Johnston RS,et al.Minimum ten year follow up of cemented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patientswith osleonerosis of the femoral haed.lowa Orthop J,2002,22:8-19.

455000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猜你喜欢
床单患肢体位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多久换一次床单最好?
哎呀,别升啦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醒来就想吃的床单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