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及临床治疗探讨

2011-08-15 00:42黄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门脉胃底活动性

黄河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及临床治疗探讨

黄河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法60例患者中,4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病情局部止血治疗及降低门脉压力减少门脉及侧支血流量;17例非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及内镜直视下局部喷洒药液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临床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部位)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也属此范围。呕血和黑粪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常有呕血和黑粪及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为临床常见的急症。上消化道疾病和系统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及胃癌四种病因最常见。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最有价值的病因学检查手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12~24 h内进行紧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降段以上的出血灶,尤其对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更有意义。紧急内镜检查可使约90%以上患者的出血病因得以明确;另外,可同时进行内镜直视下止血治疗[1]。本文旨在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及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60病例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共43例,非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7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胃溃疡9例)。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或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均经临床病史、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1.2 内镜检查 使用内镜检查前,应先检查仪器,检查方法同一般内镜检查,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如患者出血量不大,可通过改变体位,即使不洗胃也不影响内镜视野;但如持续大量出血,为获得良好的视野,应该进行洗胃。临床上可用冰生理盐水或双氧水进行洗胃[2]。

1.3 治疗方法 4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病情局部止血及降低门脉压力减少门脉及侧支血流量。可用去甲肾上腺素16 mg,加入500 ml冷生理盐水分次口服,每2~4 h一次;应用奥曲肽100μg加入生理盐水20 ml缓慢静脉推注(10 min内注完),继以25~50μg/h于10%葡萄糖1000 ml滴注24 h。17例非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40 mg,加入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每日1~2次;及内镜直视下局部喷洒5%孟氏液止血治疗。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定时检测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1]。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36 h内无活动性出血,患者无继续呕吐、便血,血压、心率稳定,肠鸣音正常,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颜面及甲床逐渐转红;血色素逐渐上升,尿素氮下降,大便转黄,潜血试验转阴;经胃吸引或第二次胃镜检查未见有出血现象。有效:用药后36~72 h内无活动性出血,患者无继续呕吐、便血,血压、心率稳定,肠鸣音正常,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大便转黄,潜血实验阴性;经胃吸引或第二次胃镜检查未见有出血现象。无效:用药72 h内仍有活动性出血[3]。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

3 讨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禁止食用粗糙食物;对药物性急性胃黏膜损伤应停止相关药物等。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类似物,疗效与天然生长抑素相似,据报道,该类药物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率与气囊压迫相似,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无明显副作用,在硬化剂治疗前应用可减少活动性出血,使视野清晰,便于治疗[1],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检查有内镜检查、8线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象、含线胶囊试验等,其中内镜检查对出血部位与病因常可作出迅速而正确的诊断,已列为首选检查方法。内镜下药物喷洒止血效果较好,这样可尽早止血,减少输血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内镜检查操作方法简单,确诊率高,患者容易接受。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又非常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手段,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2]。

[1]邹萍,魏武.内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2-348.

[2]孙艳梅,迟雅珍,王薇.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8-79.

[3]杨淑杰.肝炎后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4-45.

116400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内镜室

猜你喜欢
门脉胃底活动性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