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2011-08-15 00:42杨丽杨瑜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1期
关键词:腹型误诊率紫癜

杨丽 杨瑜明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多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而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HSP相对少见,早期很难做出诊断,极易误诊。当病变累及消化道黏膜时则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率高,为降低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率,特对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24例HSP患者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2010年共收治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1~45岁,平均31.8岁。发病诱因有诱因可查者11例,8例对食用蛋白类食物如虾、扇贝,3例服用相关药物,无明显诱因13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查阅出院病历并逐一填表进行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 ①典型的四肢皮肤紫癜,可伴有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关节疼和(或)血尿、蛋白尿。②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③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及紫癜。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在胃肠道症状出现后伴有皮肤紫癜出现共16例。腹痛与紫癜皮疹出现间隔时间≤48 h 2例,48~72 h 6例,≥72 h 5例,最长时间为10 d 3例。腹痛性质: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3例,伴绞痛4例,伴隐痛3例,伴持续性脐周痛5例,伴恶心、呕吐6例,伴排新鲜血便2例,暗红色血便3例,黑便2例,隐血阳性7例。

2.2 内镜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水肿、黏膜下出血,重者黏膜糜烂及溃疡。其中仅胃部受累3例,幽门周围黏膜环形片状出血2例,胃体、胃窦黏膜点状出血4例;仅十二指肠受累的7例,镜下可见十二指肠球部、降部黏膜多发性、散在性片状出血;胃、十二指肠同时受累14例,呈散在充血、出血斑,其中3例十二指肠球部广泛性出血。12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的病理改变类似于胃镜的表现,以回盲部和升结肠病变为重,横结肠、乙状结肠的病变较轻,其中2例累及结肠并发不全性肠梗阻。胃肠黏膜病变的轻重与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的程度相一致。

2.3 治疗及转归 经上述去除病因、抗过敏,及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后,患者腹痛4~12 d内消失,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

2.4 误诊情况 初诊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性溃疡3例,肠结核3例,初诊误诊率为58.3%(14/24)。

3 讨论

HSP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一般好发于儿童,成人较少,且发病一般在摄人食物后的几分钟到2 h发生,症状突出且与食物摄人显著关联,本组病例中有8例发病前食用海鲜产品。HSP多因患者对食物或食物成分的异常免疫反应,通常由天然蛋白质所引起。已知有两种类型的异常免疫反应: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快发性超敏反应和由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伴渗出性出血、水肿。本病累及多个系统,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紫癜性肾炎型等[1]。其中单纯腹型HS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当出现皮疹容易诊断,如果腹痛先于皮疹,就容易误诊。

本组病例特点:①临床特点:本组病例均有腹痛,腹痛程度不一,主要表现为脐周痛;多数病例(66.7%)皮疹出现在腹痛之后,影响疾病早期诊断;多伴有血便或隐血试验阳性。②各病例胃肠镜检查均发现胃肠道黏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溃疡,严重者伴有肠道不全性梗阻。③误诊率高,本组病例误诊率达58.3%。④经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均缓解。

腹型HSP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医师遇到腹痛、血便伴皮疹患者,需高度考虑HSP可能,内镜检查对腹型HSP诊断有重要作用。内镜下消化道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散在大小不等的出血点,黏膜较脆,触之易出血。局部可见大小、深浅不一的溃疡。内镜取活检病学检查显示:毛细血管炎症性改变,病理可见血管壁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重者有坏死性小动脉炎、出血、水肿[2]。

腹型HSP治疗强调尽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指征,而注射用甲基泼尼松龙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消化道症状[3],早期使用更有助于预防严重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还具有预防肾脏损害的作用,因此值得积极用于临床治疗[4-5]。

综上所述,腹型HSP极易误诊,对早期有皮疹、腹痛患者考虑HSP,对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相对较轻的患者,尚未出现紫癜的患者,一旦考虑腹型HSP,可尽早行内镜检查,如发现类似于皮肤紫癜的病变且出现在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段或直肠、乙状结肠,对诊断有指导义,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1]宋善俊.过敏性紫癜//见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4-655.

[2]王晓东,王孟春,孙思予,等.过敏性紫癜的胃镜表现.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6):634-635.

[3]韩斗星,傅睿,胡宝金.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疗效观察.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6):68-70.

[4]关凤军,易著文,党西强.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肾损害 Meta分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4):258-263.

[5]Gibson K L,Amamoo MA,Primack WA.Corticosteroid therapy for Henoch schnlein purpura.Pediatrics,2008,121(4):870-871.

猜你喜欢
腹型误诊率紫癜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针灸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探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