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1-08-15 00:47刘静平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反思性外语教学外语

刘静平(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

反思性外语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刘静平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通化134002)

随着外语教育改革和教学科研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反思。通过对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内涵、特点、实施过程及反思策略的分析,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应以反思实践为基本路径,在教学中开展反思性教学能使外语教师走出经验的误区,建立和发展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将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外语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研究已经从语言研究转向了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开始从单纯的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社会,鉴于这一发展形势,教师在人生中所起的作用也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启发,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积极参与的意识。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成为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发展要求。在这一研究中反思性教学成为教师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性外语教学及特点

“反思性外语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源自于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于英、美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领域,随后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教师教育主流思想,引领着改革思潮澎湃不休。对于反思性教学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Pennington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不断观察与反思教学的行为,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反思教学就是反思经验。美国社会学家Schon则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或者过程之后,对其计划或行为进行重新评估的反思过程。

我国学者熊川武(1999)总结了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所谓“学者型教师”,就是指除了专门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以及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熊川武,2000)。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为:(1)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从业者,也是研究者。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然后提出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职业能力。(2)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反复肯定和否定的认识过程。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敢于否定自己的错误观念和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批判性并不是简单的批评与否定,而是让教师把教学发生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联系起来思考自己教学行为的一种态度”(Barlett,1990)。(3)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作出客观的评价。反思型教师为自己设定职业目标,教学中能够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自己的教学行为,将学生的反映与学习效果作为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4)反思性教学可以把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结合起来,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反思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自我反思,也可以是同事之间进行的协作性反思。(5)反思性教学具有持续性。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在追求教学目标上,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经常对自己近期的进步状况进行评估,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成长的学生。

二、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实施过程

巴特利特在《通过反思教学实现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 through Reflective Teaching)一文中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各种关系互相交流并作出反应,达到共同理解知识与共享经验的目的。外语教学也是师生共同的自主的行动。“反思”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反映了个人思想与行动的关系,涉及到教师头脑中的主观意念;另一方面它还包含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个人的教学如何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因此,巴特利特认为一个反思型的外语教师应从传统教学中仅重视“如何教”转变到“为什么教”与“教什么”这两个问题上来。在此基础上,巴特利特提出了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具体过程:首先,记录要点(Mapping)。以录音或写日记或札记的方式将课堂教学的要点记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堂内有目的做的事、课堂上发生的重要事情、与学生互动的情况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与问题等。其次,通报(Informing)。通报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后面的隐性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询问自己是否清楚课堂内行动的意图、指导思想、发生的事件与意图和指导思想的关系,是否达到了既定目的?同时可开展同事间的讨论,共同探讨教学思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质疑(Contesting)。即对教师现有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方法等进行思考,确认其合理性,是否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从而找出教学理念与行动之间的不妥之处。第四,评价(Appraisal)。在对现有的教学理念与行动进行质疑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确定需要继续保持发扬的长处,发现需要进行改革的问题。第五,行动(Acting)。采取行动是反思性外语教学的最后阶段,如果反思后不采取行动,反思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行动作为反思的最后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纯粹的行动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也还需要边行动、边思考。也就是说,反思贯穿于行动之中,即舍恩所说的“行动中的反思”是始终存在的。

三、反思性外语教学策略

根据巴特利特对反思性外语教学具体过程的描述,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反思行为策略,实现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常见的策略形式包括自我内省和集体协作反思两种。内省是一个教师个体重新思考教学固有观念的过程。它可以使英语教师就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师生之间如何互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助于培养英语教师独立自主的能力,最终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采取内省策略不容易使英语教师发现问题的实质,所以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采取集体协作反思的策略。集体协作反思就是以集体为单位建立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的反思体系。它不是对集体行为的反思,而是在集体中进行的反思。运用集体的力量和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给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补充相关的知识,以便使教师相互间取长补短,形成生动活泼的教研氛围。内省与集体协作反思策略有教学记事、课堂观摩、观看教学录像、教师评价、问卷调查、教学行为研究等。

1.教学记事策略。教师用教学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把日记作为自我反思的基础,或事后与同事展开讨论。及时总结当日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分析。反思日记不能是流水帐或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如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要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间可以采取自由讨论或共同讨论的形式,就各自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叙述自己的看法,如某一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进行自我反馈、应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等。教师可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一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指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和要采取哪些措施。讨论的同时每位教师都可以从其他教师那儿学到经验,得到启发。

2.课堂观摩策略。课堂观摩主要以教师间相互听课为主,对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相互听课,相互学习。与传统的听课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听课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评价。而反思性外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师生关系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在相互观摩课堂教学的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课后相互交换意见时,焦点应该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师行为上,而不该集中在教学本身对与错的问题上。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的循环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将来的自身发展。

3.观看教学录像策略。观看和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录像是培养教师自我意识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是教师独立自觉地从事教学和管理自己的实践行为,教学录像能够全面反馈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反复播放,捕捉细节,促使教师进行反思性思考,总结教学行为的成功与不足。同时也可以从彼此的教学录像中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从而反思自己的弱点,加以改进。通过观看教学录像,教师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可以就课堂教学的某一个方面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4.问卷调查策略。此种策略主要是教师深入学生当中,采用问卷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看法、态度、兴趣、学习动机等一系列反馈信息,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调整教学方法,使得教师能更好地反思和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反馈应该多样化,可以是对教师上课的看法,自己的学习总结,也可以是向教师倾诉自己最近学习方面的困惑,向教师征求建议等。教师要想从学生那得到真实的反馈,平时应对学生以诚相待,相互尊重,建立民主融洽的教学环境。

5.教学理论学习策略。外语教师要增强反思能力就必须学习系统的外语教学理论。一个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在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是难于灌注情感教学的,而情感教学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语言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当理论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会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师通过学习外语教学理论可以扩大视野,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并用理论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反之,教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当教师发现教学实践与理论不相符时,应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教学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若确信无误,也可对教学理论进行质疑,挑战理论的提出者,进行共同探讨。这样的教师才算得上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学者型教师”。

6.教学行动研究策略。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个体独立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过程,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发生的前提。所谓教学行动研究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成功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行为作为意识对象,不断主动地对教学进行计划、评价、反馈、检查、调控和改进的行为过程。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不是某种临时性、孤立性的任务,而是与教师自身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甘正东,200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观察、谈话、调查问卷等方法,对教师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反馈与评价、课堂调节与监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敏锐地提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开调查了解和研究,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报告。通过研究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性。

四、反思性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以上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探讨,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外语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的理念,既适应时代和教学改革对外语教学的要求,也能促进教师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没有反思的教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离开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及其反思中的提高,教学改革的实施也无从谈起。Bartlett(1990:213)指出,反思能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即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置疑,进行反思,通过系统地检测教学实践,思考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反思远远超越了我们自己,使“自强”变为可能。反思性教学可以端正英语教师对经验教学的看法,有利于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英语教师的探究能力和决策能力,为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所提出的教师发展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样,教师在具备固有经验的基础上如果能坚持反思,并将反思作为一种习惯,那么他的发展就不会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将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反思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必要素质,是当前外语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采取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Dewey,J.How we think[M].Chicago:Henry Regnery,1933.

[2]Wallace,M.J.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3]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4]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

[5]李雪梅.外语师资教育中的反思性教学[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9).

[6]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林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urther inno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t is realized that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in which the core is refl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and reflective teaching,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strategies.It presents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take practical reflection as a basic approach.It not only improves teaching effects,butalso,more importantly,facilitates the growth of the teachers.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flection;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flectiv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U Jing-ping
(Departmentof Foreign Languages,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H319

A

1008—7974(2011)03—0098—04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Bjyx45

2010—12—26

刘静平(1965-),女,吉林通化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反思性外语教学外语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