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礼与仁—从孔子的人性观说起

2011-08-15 00:45王小健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颜渊论语人性

王小健

(大连大学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性、礼与仁—从孔子的人性观说起

王小健

(大连大学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孔子对人性的认识虽然简单到只有一两句话,但人们仍然是喜欢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寻找性善或性恶的痕迹。其实,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并未上升到善或恶这种本质属性的高度。孔子的重点也不在于探讨人性如何,而在于借此说明礼与仁的重要。孔子以习礼培养人的言行举止,以亲仁塑造人的思想灵魂,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提供了立论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开启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

孔子;人性;礼;仁

目前关于孔子人性观的研究,虽不如孟子、荀子那么多,但也不少。总体而言,研究的重点大都局限在用善、恶抑或善恶混存来说明孔子对人性的认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受了自孟子性善、荀子性恶以来的人性论的影响,以善恶的先入之见推论孔子的人性观。其实,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并未上升到本质属性的高度。孔子的重点也不在于探讨人性如何,而在于借此说明礼与仁的重要。因此,要了解性与礼、仁的关系,首先要从孔子的人性观说起。

一、孔子言人性

在《论语》中,孔子言及人性的话很简单:“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又说“惟上知与下愚不移”①文中所引《论语》原文,均采自刘宝楠《论语正义》,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出版。(《阳货》)。

如果以属性指称性的话,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所具有的属性是相近的,是不同的学习、实践和环境使人的发展有了很大不同。那么,人的属性具体是指什么?就需要和第二句话联系起来看。上知是指资质非常好的人,下愚是指资质非常差的人,这两种人基本不受习的影响而改变。可见,这里所说的性是指人的生理机能、智力、性格等人生而即有的属性,因为同属人类,所以具有共性,但从个人的角度说,生理机能的强弱、智力的高低、偏向、性格的差异等天赋禀性又各有不同,所以只能说性是相近的。“‘习’可做学习、实习、习染、践履解,由于习的不同,所接受的耳濡目染、学习的人文环境、教化的课程内容等的不同”[1],人的发展、人的命运便有了很大不同,这便是“习相远”的意思。除了“上知与下愚”两种极端情况外,孔子相信大多数人的发展可以通过习而改变。不过,由于人的素质不同,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不同,人的发展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生而知之者微乎其微,大多数人要靠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有的人愿意学、主动学,有的人不愿意学、被动地学,人生于是就有了不同。

从字面上看,孔子说“性相近”并没有人性是善或恶的含义,“习相远”也不是说人生只有善或恶两条路径,而是说,人性虽然相近,却在习的不同作用下,人生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性②戴震、张岱年、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等学者都认为孔子此言并无性善之义,见郭海燕《也谈孔子的人性观》,《孔子研究》2010年3期。。但人生无论如何发展,或辉煌,或平凡,都离不开一些根本性的东西,这些根本性的东西一个是礼,另一个是仁。孔子要以礼培养人、以仁塑造人,所以他更强调习的作用。梁启超说:“孔子但言‘性相近习相远’,所注重者在养成良‘习’而止,而性之本质如何,未尝剖论。”[2]

二、孔子之复礼

怎样才能养成良习,首先要习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不学礼,个人就无法立足于社会。礼何以如此重要?这是由礼的性质决定的。概括起来说,“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一些行为规范,其大者表现为社会的重大制度,其小者是一部分经过选择的习惯和仪式。”[3]简而言之,礼是一种范式。西周以礼治国,但春秋中期以后礼坏乐崩,人欲的发展使“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左传》隐公三年)的现象愈演愈烈,整个社会处于失范状态。孔子对此痛心疾首,要求以礼重建社会秩序,恢复范式。所以当颜渊问仁的时候,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具体来说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复,反也,复礼即反于礼,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使自己不做任何违礼的事情。长久以往,养成守礼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礼的重要还来自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孔子相信任何虚伪、欺诈、暴力带来的成就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统治者都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季氏》)。据刘逢禄考察:“齐自僖公小霸,桓公合诸侯,历孝、昭、懿、惠、顷、灵、庄、景凡十世,而陈氏专国。晋自献公启疆,历惠、怀、文而代齐霸,襄、灵、成、景、厉、悼、平、昭、顷,而公族复为强臣所灭,凡十世。鲁自隐公僭礼乐灭极,至昭公出奔,凡十世。鲁自季友专政,历文、武、平、桓子,为阳虎所执。齐陈氏,晋三家亦专政,而无陪臣之祸,终窃国者,皆异姓公侯之后;其本国亡灭,故移于他国也。”“南蒯,公山不扰,阳虎,皆及身而失,计其相接,故曰三世。”[4]

可见,一个政权的长期稳定仅仅依靠权力是不够的,孔子认为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人们只知逃避刑责,却没有廉耻之心,怎么说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内中潜藏着危机。而信守礼的社会则不然,“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

孔子尽管频遭现实的碰壁,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习礼的信念。《论语·乡党》记载: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蹶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宫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蹶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如也。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如有循。享礼,有容色。

这里所描写的是孔子习礼的表情,即礼容,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礼容是不同的。《乡党》一章记载的都是孔子执礼、守礼的细节。孔子于礼,不仅言传而且身教。《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朱熹注:“雅,常也。执,守也,……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卷四)。孔子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习礼有助于确定个人所处的位置,并通过保持与之相符的言行举止,来明确人与人的关系。如果人人都能如此,范式就可以重新建立,秩序也便重新恢复。

孔子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他所处的正是社会经济、人际关系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旧的礼已经越来越无法起到规范的作用了,而人欲却如脱缰的野马四处奔突。因此,孔子对礼的呼唤在缺少权力的支持下是无法实现的,虽然他的坚持影响了自己身边的很多人。当旧的礼越来越失去作用,新的礼又没有建立的时候,社会人心急需一种新的凝聚力量以抵御人欲的纵横,这个力量就是“仁”。

三、孔子之言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以仁塑造人的思想和灵魂,一切都需要经过仁的检验,礼也不能例外,“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一个人如果不仁,礼乐再绚烂、再豪华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装点门面的工具而已。

什么是仁?“仁”不是一个新名词。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时代,仁已经成为与敬、智、勇、忠、信、孝、义等并行的德目,但地位并未突出于诸德之上,不过仁却能够包容其他诸德。“仁”为什么能包容其他诸德?因为仁具有爱人的基本含义。仁虽然以爱为基本含义,但仁不同于爱。《国语·晋语六》记载郤至曰:“至闻之,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仁本来有亲、爱的意思,但是对于某些人特别亲之爱之就是党了,仁人则不偏亲偏爱[5]258。所以,仁的真实含义是指没有私情、私心的爱。同样的意思还反映在《晋语·周语下》中,文中说晋悼公即位前是“言仁必及人”,“爱人能仁”,即在言行上做到施爱于他人。与晋悼公德行相反的是楚国的王孙胜,《国语·楚语下》说他是“爱而不仁”。爱是指施加好处给人,以获得别人的拥护,但这可能是出于私心和私情。仁包含着爱,但仁的爱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这是仁和爱的不同[5]265。爱可以偏而不正;仁则一视同仁。

孔子整合了春秋时有关“仁”的含义,将爱人进一步层次化,超拔于其他诸德之上,成为《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因为父母是最近的亲人。爱父母是爱人的第一步,它所培养的是爱的情感,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仁,完整意义上的仁是要把“爱”这种情感施于他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将敬爱、忠信、严谨的情感和态度也用于对待他人,就趋向于仁了。由爱父母到爱他人是一个很自然的过渡和延伸,因此,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以孝悌之道教人,就是政治,何必非要从政才是政治呢!如何将爱的情感施于他人,也就是求仁的方法。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一个人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就是仁的方法,并不复杂。当人这样做时,实际是将自己和他人放在一个天平上考量,因此必须克制自己,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仁的对象是人,仁首先表现为一种态度,一种对他者的真诚、关爱和尊重。仁并不高深,完全可以落到实处,体现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孔子就是这样做的。《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也许是名贵的,但终究是动物,人即使地位低贱,仍然是人,与阶级思想相比,孔子表现出对“人”应有的尊重。他严厉谴责作俑殉葬的行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述而》),“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面对有丧的人、有爵位的人以及盲人,孔子表现得恭敬而小心,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对他者的体贴和尊重。“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就是“能近取譬”的“近”。

真诚、关爱和尊重也应该是执政者治国理民的根本和出发点。且看下面一组孔子对仁和政的回答: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执政者执政理民做到恭敬、大度、忠信、让利、爱民、不倦,就是仁的体现,这才是执政为民的态度,孔子将其具体化为“尊五美,屏四恶”③《论语·尧曰》:“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有了仁才会至于圣。《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犹病诸。”能够造福于民,给人民带来长久利益的人,岂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尧舜有时都难以做到。大禹是孔子心中的圣王,因为他“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子产、管仲是孔子心中的贤相,因为“(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宪问》)。子产、管仲之仁虽不如大禹之圣,但他们于国于民的功绩仍使孔子许之以仁。这应该是与“近”相对的“远”。

仁既然首先表现为一种态度,针对不同学生的问仁,孔子的回答也就不同;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气质不同,他们对仁领悟的深浅也不同。《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他弟子只是暂时做到仁,而颜渊不仅可以长期不违仁,而且在体仁中找到了自己感情的满足,物质生活的简单都不足以影响其快乐。

仁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君子必备的信念,“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仁更是一种生命的境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他们不仅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情的满足,而且能够解开自己生命之谜,达到生命的终极目的。仁既然是生命的意义,自然就成了志士们的社会责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孔子之所以在众多德目中突出“仁”,是因为不以仁为基础的德算不上美德。爱而无仁易为党,勇而无仁易为乱,智而无仁易为诈,礼而无仁易为伪,一切行为都需要经过仁的检验。孔子虽然并不认为人性就是仁,但他将仁看成是做人的根本。仁可小可大,可以及于一事、一时甚至一生,也可以及于一家、一国,甚至天下。仁以爱人为基本含义,以天下为公为精神内涵,由此造就了后世儒学的辉煌,激励和感召了无数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生信条。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以仁塑造了人的灵魂当之无愧。

孔子由“性相近”到“习相远”,虽然他没有将人性上升为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或许正是他科学的地方),但他以习礼、亲仁培养人、塑造人,预设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提供了立论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由此开启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孔子不敢自诩圣与仁,又有谁敢担当呢!

[1]李亚彬.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序9.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9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重印:84.

[3]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3.

[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42—43.

[5]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Nature,Courtesy and Benevolence——Viewing from Confucius’Human Nature View

WANG Xiao-jian

(Ancient China Society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er,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Though there are only a few sentences on human nature in Confucius’thought,people tend to seek for the trace of good and evil on human nature in Confucius ideological system.Actually Confucius’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did not arrive at the height of essential attributes like good and evil.He focused on the illustration of importance of courtesy and benevolence rather than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Confucius’practice of courtesy could cultivate people’s behavior and the approach to benevolence could shape people’s thought and soul,which provided a premise of argument and developing space for Mencius’doctrine that human nature is good and Xunzi’s doctrine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and started a discussion on Confucius’theory of human nature.

Confucius;human nature;courtesy;benevolence

B222.3

A

1008-2395(2011)05-0012-04

2011-08-15

基金课题:2009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JD04)“先秦人性论研究”成果

王小健(1970-),女,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研究。

猜你喜欢
颜渊论语人性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功能与人性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