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学专业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体会

2011-08-15 00:51卢忠燕
蚕学通讯 2011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化生物

卢忠燕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研究内容包括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是生命科学中的领先学科和中心支柱。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具有时数多、内容丰富、概念抽象、分子结构繁多、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等特点,是蚕学专业学生公认的枯燥、乏味、难学,与蚕学专业联系密切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同其他蚕学基础课有广泛的联系与交叉,对现代蚕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好生物化学,对于蚕学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从事生物化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如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提高生化的教学质量,是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的。下面谈谈本人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 生化教学的前奏:讲好绪论课

绪论作为生物化学教材的开端,是一门课程的缩影和向导,教师如能讲的精彩,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能使学生在了解本课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为学生进行全课程的学习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绪论课要讲好,我们必须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充分运用幻灯片、多媒体、模型等现代直观的手段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不在于给学生教会了多少东西。在绪论课的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该课程所研究的内容、未来的发展方向,认识生化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在医学、农业、工业中的应用。比如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转基因大米、转基因大豆的成功实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各种疫苗的生产和应用等。让学生感觉到生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学科,而是和自己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以激发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

2 将诺贝尔奖史应用到生化的教学中

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化学奖的比例越来越高,充分说明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将诺贝尔奖史应用到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真核生物的转录时,我们讲述了美国生物化学家罗杰·科恩伯格(Roger D.Kornberg)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而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的故事。科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如何进行的科学家,这一过程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人们寻找治疗上述疾病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诺贝尔奖抱有浓厚的兴趣,说明将诺贝尔奖史的讲述嵌入到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成为推进多层次、多形式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生物化学不仅有大量的专业词汇,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如果一味地灌输,势必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使他们逐渐对所学的内容失去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讲授DNA的高级结构时,既有双螺旋,又有超螺旋、核小体、染色体等等,学生可能会感觉很枯燥,但如果问:“DNA的长度加起来有一米多长,这么长的DNA分子如何能呆在只有微米大小的细胞里面呢?”,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又如在讲解糖脂代谢时,可先问:“喜欢吃糖、吃甜食的人为什么容易发胖?糖是如何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的呢?”。这样学生就会聚精会神地去听糖脂代谢的讲解,对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但多余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的问题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地采用提问、反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答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对相应的问题掌握得更加深刻透彻。

4 采用对比教学,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生物化学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对应的,有联系的。合理地运用对比法可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对比,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前后呼应,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清晰。例如,生物大分子DNA与RNA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与DNA分子双螺旋间的结构的比较;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比较,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这样对于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帮助很大。还有,对教材中概念相近的名词(如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核酶与核酸酶)进行比较;对相关的生化反应过程(如糖酵解与糖异生、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和脂肪酸的β-氧化、糖原的合成与分解、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进行比较,这样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的异同点加以比较、列表,将复杂知识简单化、条理化,学生很容易掌握各知识点的异同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5 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适度的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将来实际工作、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讲酶的竞争性抑制的时候,引入生活中抢板凳的游戏和磺胺药物用于抗菌治疗疾病的例子;讲蛋白质空间结构时,介绍女孩最熟悉的烫发技术就是应用生物化学蛋白质变性的知识;在讲物质代谢的时候,根据代谢知识介绍早餐如果仅单纯的食用牛奶和鸡蛋,不加面包或馒头之类的糖类食品,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因为这仅仅满足了脂和蛋白质的供应,没有摄入足够的糖对代谢是不利的。这样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还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

6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这门课时,往往感觉有些内容抽象,而有些内容又繁多复杂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作为授课教师应该钻研教材,要深入透彻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讲解时一定要突出重难点知识,同时每讲完一节一定要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领头学科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细胞学、遗传学、动物学等各个学科,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掌握书本内容,还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踪学科前沿的动态,将新的知识增长点和新技术吸纳和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的动态、新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将来深入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改进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1]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爱红,王明全.浅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42-1743.

[3]王然,刘永,侯筱宇.诺贝尔奖史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985- 987.

[4]姜涛,邹向阳,张翠丽,等.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1):77-78.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生化生物
生物多样性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第12话 完美生物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