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与发展

2011-08-15 00:54武京闵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名刊科学报社科

武京闵

(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872)

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于一个世纪之前,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创造过辉煌,也历尽坎坷和曲折。高校学报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 学报的发展概况

1.1 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最早开办的一些大学和后来发展为大学的学堂,都曾创办过自己的学报:《东吴月报》、《北京大学月刊》、《复旦学报》、《北直农话报》、《约翰声》。其中,创刊于1906年6月的《东吴月报》是中国大学创办的第一份大学学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高校学报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历经恢复创建、短暂发展、曲折、全面繁荣发展几个阶段。仅就学报数量增长来看,出现了3个发展的高潮,分别是:

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文史哲》、《厦门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东北人民大学学报》等先后创刊。其中,《文史哲》创办于1951年5月,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高校文科学报和人文社会科学杂志[1]。这一时期的学报大多是由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创办的。

第二个发展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迅速,“从1981年的150余种、1983年的208种、1985年的277种、1986年的360种、1987年的393种增加到1988年的440种”[2]。

第三个发展高潮是在世纪之交。20世纪90年代末,新闻出版署专门设立了学报刊号系列,一些内部发行的学报获得了正式刊号,得以正式出版,学报数量突飞猛进地增加,2001年新办社科期刊有111种,其中高校学报63种,占56.75﹪。2007年,根据全国高校资料中心统计,高校文科学报数量已达1 130多家。

1.2 高校学报发展呈现的特点

1)数量增长迅速,规模庞大,覆盖面广。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报覆盖了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民族院校、高专成高院校、地方院校、教育院校、青年院校、政法院校、理工医农院校、高职学院、党校、行政学院、民办院校等院校类型,承担着促进高等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推动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培养教学科研人才等任务。

2)虽然绝大多数学报为综合性学术期刊,但不同类型学校所主办的社科学报在综合之中仍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例如,财经类院校和政法院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和所发文章大多与其学科专业相关;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学报大多开设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栏目;青年院校、党校、行政学院学报刊发的政治学方面的论文偏多;地方院校学报大多开设了与当地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栏目;高专成高院校、高职学院学报则注重应用技术的研究。

3)不同类型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差别较大。大致说来,综合性大学所办社科学报的整体质量较高,学科覆盖面也较宽。偏专业性的学报则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还有相当一批学报,受到学校教学任务的定位、师资和研究人员水平以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期刊)和科研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作者队伍拓展和优质稿源的吸纳遇到很大的困难,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与重点高校的学报有一定的差距。

4)高校社科学报大多为非独立法人的编辑部,人员少、规模小,从整体来说,社会影响力不大。

2 近十年来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发展探索

2.1 教育部启动名刊名栏建设工程

2002年2月27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工作汇报会上发表的谈话中首次提出“要创造名刊,扩大影响”。7月29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袁贵仁副部长在主题报告中提出:“启动名刊工程。教育部将选择若干重点大学的优秀学报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在三五年内形成一二十家高水平的大刊、名刊。”[3]9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再次提出“启动名刊工程”,并明确指出:通过教育部和主办高校共同努力和支持,帮助这些刊物进一步发展。9月13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要精心选择一些学校学术实力雄厚、办刊基础较好的学报,在教育部和高校大力支持下,争取在三五年内创造出一二十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大刊、名刊,以此带动全国各高校学报整体质量的提高。”[4]

2003年10月,教育部颁发《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对名刊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入选条件、建设标准、评审办法、政策支持、组织管理等作了详细说明和规定。12月19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公布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名单的通知》,有11家学报首批入选名刊。

2004年1月26—27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建设座谈会。袁贵仁副部长进一步对名刊工程的目标做了明确阐述:名刊工程是一个导向工程、是一个建设工程、是一个创新工程、是一个特色工程、是一个整体工程、是一个质量工程、是一个责任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名栏建设第一批申报工作的通知》,对名栏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入选条件、评审原则、评审程序等作了详细规定。并于11月评选出16家学报进入第一批名栏工程。

此后,教育部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进行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名刊工程的评选工作,先后有20家学报入选,目前,进入名刊工程建设的学报共有31家。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进入名刊工程的学报采取了以下举措:1)瞄准学术前沿,以问题为中心设置栏目,发挥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强的优势,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2)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一批在学术界享有声望的学者加入到学报编辑队伍中来;3)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办刊,一些学报的编辑委员会吸纳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加入,聘请专家担任栏目主持人;4)扩大与学术界的交流,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5)完善审稿和编校程序与制度,部分学报已经实行了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均有明显提高;6)实行开门办刊,突破学校的界限,广泛吸收校内外和海内外的优质稿件;7)加强学报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办专题栏目。

名刊工程启动以后,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示范作用逐步显现,各项影响力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在:1)三届国家期刊奖高校社科学报获奖数量变化比较:1999年首届国家期刊奖,高校社科学报2家入围,占入围社科学术期刊的15﹪;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高校社科学报7家入围,占入围社科学术期刊的18﹪;2004年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高校社科学报16家入围,占入围社科学术期刊的36﹪,比名刊工程启动前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高了18﹪。2)高校社科学报入选CSSCI的数量明显增多,2003年为35家,2008年为67家,比名刊工程启动前增加了32家。3)影响因子和即年下载率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统计,首批入选名刊的11家学报,3年内,影响因子平均增长0.32,其中增长最多的为0.514;即年下载率平均增长29﹪,其中增长最多的为51.4﹪。

有学者运用2009年南京大学CSSCI影响因子、三大文摘、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等数据,对高校名刊学报和其他系统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对照,结果发现:1)《中国社会科学》的影响力远超过高校名刊和社科院(联)综合性社科期刊。2)如不计《中国社会科学》,名刊学报与社科院(联)综合性期刊相比,前者的被引频次和转载数量虽略低于后者,但后者的发文量是前者的2倍以上。由于发文量的差异过大,被引频次数据用于比较这2类期刊意义不大。3)影响因子和转载率,名刊学报的此项数据明显高于社科院(联)综合性期刊,名刊学报的整体优势是比较明显的。[5]

2.2 不同类型学报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学报发展路径

2.2.1 特色栏目大量涌现

众多学报从名刊名栏工程建设中受到启发,纷纷从各自的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突出学术专题,创办特色栏目。这些特色栏目既有基础理论的研究,又有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既有借助本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开办的栏目,又有从地域文化和地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开设的栏目;既有跨学科研究的栏目,又有专业性极强的栏目。

通过特色栏目的建设,高校社科学报在以下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吸纳非高校系统和国外著名学者的优质稿件的引力增大。入选名刊的学报,由于学术品位的提高,从而增强了对外界的吸引力。近些年来,非高校系统研究机构的院士(学部委员)和著名学者的优质稿件常见于学报。2)通过特色栏目的建设,集中组织和刊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2.2.2 学报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逐渐改变

过去,高校学报大多是非独立法人的期刊编辑部,规模较小,管理也较松散。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高校开始对本校主办的学术期刊进行资源整合,有的是将期刊归入出版社,有的是成立学术期刊社,对学术期刊进行统一管理。经过整合,原有的行政、出版、质量检查、宣传推广、发行、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改由出版社或期刊社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学报编辑部则集中精力搞好期刊自身的栏目设置、组稿策划、编辑加工等与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直接相关的工作,专业化分工更为明确,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即使是仍为非独立法人的学报编辑部也加强了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激发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绝大多数学报都改变了闭门办刊的模式,在为本校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同时,扩大校外稿件刊发的比例。学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明显增加,出现了几家学报合作开办栏目的新的办刊模式。数字化平台也为办刊模式的改变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进入名刊的17家综合性社科学报联合,利用中国知网提供的数字化平台,将现有期刊资源进行重组,开办了若干种专业学报。

2.2.3 数字化技术被运用到高校社科学报的出版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为高校社科学报提供了新的编辑平台和传播渠道。在加入重要期刊数据库的同时,越来越多高校社科学报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远程投稿、审稿平台,开放式存取、在线优先出版、手机报、微博等传播方式也为一些学报所用,高校社科学报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开始起步。

以上举措和成绩显示出,高校社科学报正在努力转变办刊理念,以开放的视野,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3 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与高校社科学报发展

3.1 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挑战与机遇并存

报刊体制改革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包括高校学术期刊从业人员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2011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19号文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实施办法、政策保障和组织领导等。7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公布了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这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6]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对报刊的分类,高校社科学报与其他学术期刊一样,也属于非时政类报刊。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一方面,对高校社科学报未来的运作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高校社科学报也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产生新的动力,借助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的优势取得更大的发展。应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报刊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方向已经确定,这是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因为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面临的困难也不小,改革可能会帮助我们探寻出新的可行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高校学术期刊的改革也必须承认高校学报所承担的特殊的功能、作用,考虑到高校的实际要求,结合高校学术期刊的实际情况,不能因噎废食。

3.2 关于社科学术期刊改革的若干思考

3.2.1 社科学术期刊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不宜完全市场化

1)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决定了学术期刊具有公益性质。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文化,社科学术期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社科学术期刊的运作机制不宜完全市场化。

2)学术期刊是小众化的产品,不能像大众普及类期刊一样要求发行量。学术期刊定位在专业的读者群,即使是像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这样的世界知名出版社,其出版的学术期刊的发行量也是在500~5 000户之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是一份有很高学术水准的专业性期刊,由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有限,其发行量仅八九百份。在发行量难以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如果完全被推向市场,其生存风险极大。

3)学术期刊现有的体制状况和办刊模式也决定了转企改制不能全面铺开。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学术期刊分属于不同的主办单位,非常分散,其中,有政府部门办的,有学(协)会办的,很大一部分社科学术期刊归属于不同的高等学校、各省市社科院、社科联系统,大都是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先期进行的出版社转企改革是建立在绝大多数出版社市场化运作多年的基础之上,其经营模式和运作方式已市场化,基本具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经验和条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学术期刊的特性,绝大多数社科学术期刊缺乏市场化运作的经验,目前我国也没有建立起如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法律制度、经济环境、行业学(协)会等相应的有利于学术期刊发展的制度。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市场机制出现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这不利于社科学术期刊的健康良性发展。另外,由于大部分学术期刊分属于不同的主办单位,涉及部门利益问题,单纯用行政手段实行集中、合并,成立大型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实际操作的难度很大。

4)高校的大多数学术期刊为保证学术质量,都是由本校的学术骨干兼任主编,如果学术期刊转企,这些兼职的主编不会随之转换身份,编辑人才的流失将会导致学术期刊质量的下降。

3.2.2 社科学术期刊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术期刊现有的格局和面貌并非完全由刊物自身的力量所形成,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应充分考虑与其发展相关的制度安排,统筹考虑,系统谋划。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迅速,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但作为反映学术研究成果主要载体的社科学术期刊,既有的结构和格局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期刊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学术期刊的结构调整问题凸显。现有学术期刊结构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大量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存在是与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术研究体制和高等教育制度相关联的,有其必然性。因此,学术期刊的结构调整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简单地通过一次急风暴雨式的改革就能彻底解决。首先要对我国学术研究的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学术期刊目前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判断,然后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发展计划,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

3.2.3 政府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大力扶持必不可少

1)对于社科纯学术期刊来说,由于读者对象有限,单靠发行收入难以维持正常出版。而我国目前基金会和学术团体的建设并不普遍,难以为学术期刊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因此,建议在主办单位投入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考虑设立学术期刊出版资助基金,对一些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增加资金的投入。这一方面可以保证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发展,同时还会对其他学术期刊产生激励和促进作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的启动及其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应加强相关管理办法和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切实保证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社科学术期刊改革需要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原有的法律法规应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3)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应加大公共平台的建设。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社科学术期刊由于自身规模小,没有自己的发行力量和发行渠道,因此,国内发行主要通过各省市报刊发行局(邮局)系统,国际发行主要通过中国图书贸易进出口总公司,但由于这2个发行渠道基本上属于垄断发行,缺乏活力,影响了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建议组建若干个市场化运作的期刊发行公司,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逐步将期刊的编辑与出版发行业务分离。其次,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日益重要。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虽然对发展新媒体、整合学术期刊资源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些数据库大多属商业化运作,经济效益是其首要目标,它们之间存在着无序竞争行为,对社科学术期刊经济利益的侵犯也有目共睹,既无法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也不利于学术期刊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政府尽快完善有关数字化出版和网络出版的法律法规,使这些新的出版形式健康发展,同时为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平台。

4)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为学术期刊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新闻出版总署及各地方新闻出版局都制定了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从公布的名单看,学术期刊占的比例很小。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社科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有限,对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不多,国际交流的机会更少,建议在政府有关部门今后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适当向社科学术期刊倾斜。高水平的专业出版人才是我国社科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3.3 高校学术期刊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中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出版单位”,提出要“把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占出版单位总量比例由目前的65﹪左右下降到30﹪以下”,这个比例的下降,并不是要撤销这些报刊编辑部,而是要通过一些必要的管理手段,将这些编辑部纳入报刊出版集团中,扩大出版单位规模,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目前,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事业单位法人不能申办新刊,只有已经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的企业法人出版单位才有资格申办新刊。必须有3种以上的期刊才能成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出版单位。如果在未来高校学报改革中仍然坚持这一规定,那么,高校学报就将面临打破单位限制,跨学校或跨地区进行资源整合的艰巨任务。当然,这种整合不可能是单一模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模式:

1)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开,加入大型期刊出版集团。编辑工作包括期刊的宗旨和范围的确定、编委会的组建、组稿、约稿、审稿、定稿、编辑加工等;经营工作则涵盖排版印刷等生产业务、印刷版和网络版的发行业务、版权贸易业务及与期刊相关的衍生业务。要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就必须依托相关的学术机构,因此,编辑工作可由高校期刊编辑部负责,经营则可由专门的出版单位负责。国际上知名的出版社如剑桥大学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等采用的即是此种出版模式。

2)校内学术期刊编辑部与出版社进行整合。21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先后并入了本校出版社,但近年来,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的推进,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从学术期刊的特性、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要求角度考虑,又将原先并入出版社的学术期刊分离出来,成立了专门的学术期刊社。

3)设置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一些有愿望、有能力的高校,可以基于其期刊编辑出版的现状和前景,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将校内多种学术期刊编辑部进行整合,申请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期刊出版单位。近年来,这种模式成为高校整合学术期刊的主要形式,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

从实践效果看,上述整合模式有利有弊,在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也存在不少问题。同样一种模式,在不同高校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作出选择。

[1]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百年发展纪略[G]//《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编辑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2003).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74-1075.

[2]李频.共和国期刊60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235.

[3]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3.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Z].教社政[2002]10号,2002.

[5]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28,159.

[6]朱烨洋.非时政类报刊明年9月底前完成转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7-21(1).

猜你喜欢
名刊科学报社科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名刊荟萃,为你甄选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人文社科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