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11-08-15 00:43林妙花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2期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文化

余 华,林妙花

(1.闽江学院 地理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17)

论和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余 华1,林妙花2

(1.闽江学院 地理科学系,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17)

乡村旅游处于旅游业与农业的交叉领域,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与意义、针对性地分析了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俗和文化是一个卖点,而乡村旅游恰是两者很好的载体,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2007年又确定了“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的主题,同时以“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为口号进行宣传,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和心灵上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1 乡村旅游简述

1.1 乡村旅游内涵

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1].乡村旅游包括乡野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民族)文化旅游,同时涵盖“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方面的因素,其内容多种多样,是集观光、娱乐、参与、休闲、度假、疗养、科普、美食、购物等为一体的体验型旅游形式.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据统计,中国有超过一半的旅游资源存在于农村地区,如安徽省为60%,广东省为55%,甚至在都市居民的眼中,占全国60%人口的农村居民,“人人都是旅游资源”[2].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3].清新宜人的空气、魅力多样的自然风光、绿色可口的饮食、风格迥异的乡村建筑、精美独特的服饰、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古老神奇的乡土文化艺术、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舒缓的生活节奏等乡村旅游资源,融合了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劳作等方方面面,构成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本底.

1.2 乡村旅游主要形式

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1)休闲度假型;(2)参与劳作型;(3)其他类型,包括科考、修学等,主要包括:逐步深入的体验性活动;逐步深入的学习型活动;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在发展中国家,乡村旅游主要表现为农业观光旅游形式,旅游者与农民的接触和交流还停留在表面的层次[4].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安研究员认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形成五种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农家乐”,如成都农家乐;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如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三是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如江苏华西村;四是古村落的开发,如江西婺源;五是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龙胜梯田和云南元阳梯田等.

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2.1 构建新型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需求

乡村旅游以其优美清静的意境吸引旅游者前去开展旅游活动,对长期居住在城市及工业区的人们尤具吸引力.随着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交通的日益便利,既具有价格优势、又具有产品差异化优势的乡村旅游深受旅游者的厚爱,尤其成为双休日和黄金周的热门旅游产品,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测算,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5].乡村旅游满足了旅游者,尤其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使他们脱离拥挤、嘈杂的城市环境,呼吸清新的空气,观赏农村、牧场、林区、渔区等特有景观,欣赏特色民俗(民族)风情,体会浓郁的乡村气息,还可以参与感兴趣的农事活动,达到调节身心、享受乡村美景的目的.

2.2 促进旅游业态转型,增进旅游业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集农业、农村旅游和农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旅游产品,也是国际上流行的四大主导度假产品之一,在促进旅游业从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观光旅游“三位一体”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和积极的角色.例如,杭州市从2004年起提出要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是杭州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农村地区广阔,旅游容量较大,具备发展旅游市场的良好空间.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乡村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缓解了旅游热点线路的压力,也给旅游者提供了良好的可供选择的休闲之地,城乡旅游互动协调共进,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

2.3 树立新型农业生产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利用乡村的生产活动、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度假旅游地,既可高效地发挥农业生产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收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众多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迅速改变贫因地区社会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旅游扶贫”.

2.4 推广文化保护观,推动乡村全面建设

伴随着旅游的发展,乡村对外交流逐步增多,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随着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加大对乡村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的投入,有利于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社会稳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乡村生态系统,所以只要正确引导,乡村旅游则会具有良好的效益.

乡村旅游也可以成为保护乡村民俗(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改变当地居民的思想和观念,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唤醒其自觉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使得当地的民俗(民族)文化在利用和发展中获得保护与传承.乡村旅游还具有教育的功能,使决策者、管理者、开发者和旅游者接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直接受到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3 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乡村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其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如下:

3.1 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3.1.1 对植被的影响

随着旅游的发展,乡村的植被面积也正在逐渐地减少,很多游客去农村是为了踏青,在人们的法制和道德意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有很多的“青”被“踏”掉;看到从未见过的农村植物,出于好奇会诱使旅游者采摘以作纪念,造成乡村物种植被的破坏.

3.1.2 对大气的影响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伴随着游客的大量增加以及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

3.1.3 对土地的影响

目前部分地区存在着对乡村旅游开发地开发不当的现象,由于盲目开发项目,缺乏规划的修建宾馆、停车场、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农村有限的土地、脆弱的生态都受到了威胁,破坏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3.1.4 对水体等的影响

目前乡村旅游中,游客的生活污水、酒店等企业的生产污水等一般都是直接排放,很少经过污水处理,大大影响了乡村优质的水体资源.旅游者遗弃的饮料瓶、烟头、食品袋,经营者遗留下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等等在乡村旅游区的水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地破坏了乡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降低了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3.2 人文环境特色弱化甚至恶化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3.2.1 乡村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同化

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逐渐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

3.2.2 传统文化可能舞台化、商品化

在乡村旅游中,人文生态的开发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特定的场合将乡村文化向游客演示,以换取旅游的收益.但是这样的演示若变成了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个人情感便会趋于麻木,就变成了舞台化表演,乡村文化演示只剩下形式而缺乏独特的生命力.

3.2.3 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受到破坏

由于高消费、时髦的城市游客的进入,游客财富和生活方式的诱导,对一部分村民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其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产生怀疑,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感到不满,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甚至导致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增多,管理不善,可能会使农村社会风气恶化,农村社会环境不安稳,激化城乡矛盾.这将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3.2.4 对乡村文物古迹的破坏

乡村文物古迹多为农村当地传统文化或村民生活的一部分,由于条件限制很难得到妥善的保护,若有保护也多出于村民自发或虔诚的遵从意识,但这种保护难以做到科学有力.旅游者对这类资源总是很感兴趣,却缺乏尊重保护意识,加之乡村缺少监督管理措施,造成很多旅游者某些破坏乡村文物古迹的行为.

4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要素是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这些要素的原真性是乡村旅游长盛不衰的根本.发展乡村旅游,基础是生态,内涵是文化,关键在服务.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特别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和谐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1 强化科学规划和管理,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自发性、松散性而对乡村自然、人文环境造成的影响,政府应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为乡村旅游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首先,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科学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市场调研和规划,避免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遭破坏等现象的发生;其次,应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银行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引导和扶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再次,各乡村旅游地应成立旅游行业协会,配合政府部门,发挥其行业管理和服务功能.通过引入科学的环境标准,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村旅游的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引导和管理,并对各经营户进行定期考核评定.

4.2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促进乡村旅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优良的生态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存在与发展之根本,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那么乡村旅游也就失去了对城市旅游者的吸引力,同时当地人们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遵循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原则”,才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减却污浊、减却异质、减却繁杂,才能使游客把身心融入田园,感受淳朴的乡土气息.

如: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环境卫生的管理,可实施公共区域和农家经营户区域分头管理的方式.公共区域实施实施集体出资、专人负责保洁;对农家经营户的个人区域,实施“谁受益,谁负责”.对于有机垃圾可通过沼气池发酵,沼气作为能源再利用,沼液浇灌果园、沼渣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对于非有机物垃圾,建立固体垃圾分类装袋制度,把可回收的垃圾卖给工厂进行再加工;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卫生填埋或者焚烧处理.

4.3 乡村旅游设施配置的合理规划化

加强乡村旅游地的建设监管,拆除道路两旁的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的帐篷、雨棚、路牌、招牌等,清理道路两旁堆放的建筑材料和其他杂物;猪舍牛棚、粪坑柴堆等“辅助设施”,应转入“地下”或迁出景区.在保持乡土和地方特色景观的基础上,加强道路、水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注意提高食宿、公共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的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处理;同时可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在符合乡村自然和文化意境的前提下,适当增设一些新的、体现生态化和人性化特点的旅游便利设施,以形成整洁、优美、方便、舒适而又符合游客心目中具有浓郁的乡村意象性的旅游环境,保持乡村旅游地的持久魅力.

4.4 注重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发掘及保护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要以乡村原生的自然景观与朴素乡土文化气息为基础,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则要讲究文化品位、生活品味,要从当地农业文化历史依存出发,要从当地人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保护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同时,保证其独特性是开发和设计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重要原则,要科学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地引导和规范,在发展和利用中保护民俗(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4.5 加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提高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对于旅游者而言,应适时宣传,增强其旅游行为的自律性.有条件的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定期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旅游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技术技能以及民俗文化知识、旅游法规、环境保护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从思想、理论、服务中全面提高各层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崔凤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七个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202.

〔2〕方瑞贤.乡村旅游——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J].台湾农业探索,2006,(4):48.

〔3〕中国国家旅游局:工农业旅游示范点[EB/OL].http://www.cnta.gov.cn:8000/Forms/ExcellentDes/Excellent-DesList.aspx?menuType=ExcellentDes&imgOn=5&classid=807811952743.

〔4〕马彦琳.如何推动中国式乡村旅游的发展[J].旅游学刊,2006,(3):7.

〔5〕百度百科:乡村旅游[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47826.htm.

F592.7

A

1673-260X(2011)12-0057-03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谁远谁近?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