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认识与思考

2011-08-15 00:43韩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评估评估建设

韩峰

(凯里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认识与思考

韩峰

(凯里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通过评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被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一个规律性的措施.本文基于对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三点认识,即对评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与反作用和教育教学评估要注意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关于如何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和如何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改革的两点思考.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认识;思考

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工作,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1985年,教育部首先在几所工科院校进行试点.1994年教育部启动针对改革开放后建立的本科院校教学工作进行合格评估,1996年对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1999年对介于前两者之间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随机水平评估,期间有254所普通高等学校接受了评估.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确立周期性的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截止目前,有超过1300所的普通本专科院校接受了评估.

教学评估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加强国家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使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 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三点认识

1.1 对评估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般来讲,人们对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存在的误区不外乎定位误区、流程误区、主体误区和操作误区.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在有些将要接受评估的高校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这样或那样存在着,因此,加强对教学评估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教学评估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评估观来消除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是高校有效合理开展教学评估的首要工作.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些接受教育教学评估的高校对评估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急功近利,在对待评估的问题上没有认清目的,从而抓不住根本,却把编制评估相关材料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觉得只要把所需材料都搞好了,评估工作就完成了大半,其实不然.还有些院校认为就业率高就是办学质量好,只要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喜欢,就说明办学质量高,评估也就没有多大问题,而实质上就业率的高低只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不能作为评估的衡量标准.

1.2 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与反作用

从实际效果来看,教育教学评估在我国,一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同时也由于历史和社会的种种因素,从认识层面到操作层面,会带来许多负作用.因而,如何充分且恰当地认识和发挥某项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积极并科学地预测和防范教育教学评估可能产生的负作用,也应该是我们对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必须认识到的重要内容.例如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育部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等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充分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而制订的,但是如何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目的,是重在建设、改进,还是应付过关了事?仍然是高校管理者以及所属师生员工必须认真思考的首要问题.如何正确得运用教学评估这一有效“杠杆”,让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尽可能多的好的方面作用,减少它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的评估指导者、操作者,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思想,那就是,我们必须时时处处清楚的知道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接受评估的每一项指标和操作,是否有利于帮助我们教育教学活动总体目标的实现?针对教学评估,我们是在促进、激励我们的教职工积极工作、认真教学,更好的达到或接近评估目标,还是适得其反.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表现出的一项重要功能和作用,就是它起到的导向作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应该怎样努力?在现有的理论上,教育教学的方向是明确的,白纸黒字写的很清楚,但这些往往还只是停留在形式意义上.而只有在实践中,在评估中体现出来的一项项具体的指标,才是真正具有功能性的指标,才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的导向作用,使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能一步步踏着成绩前进,这是值得推崇的.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作用还表现在其具有的强大的激励功能.通过对某高校的教学评估,或者该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能顺利的通过评估,其管理者、教师、学生、职工等,所有与该校评估相关的主体,都可以从该校的被评估中获得信息,获得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积极正面的评价表明了对相关评估主体付出的劳动和努力的认可和赞赏;负面的评价表明了对他们劳动和努力的更进一步的期待.肯定的评价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从而正面的增强其劳动和努力的积极性;否定的评价虽然往往会使人产生失落和焦虑,但适当的焦虑会转化为进一步努力改进的动因.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及评估提供的反馈,会起到强化、激励、督促的作用,可以推动被评估者,在有更加明确导向的前提下作更进一步的努力,来圆满达到评估中的各项指标,从而顺利通过评估.

教育教学评估可以看做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也可能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难于估量的负面影响.教育教学评估作为一门科学,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是很短暂的,还有待长期发展来完善.尤其是评估指标的选择和确定,如何才能真正促进和激励教育教学活动的进步,如何才能真正调动教学主体的教学积极性,如何让评估过程和结果尽可能减少甚至避免产生反作用,评估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譬如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设计一张表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量化评分,方法是很简单,用计算机扫描来统计,操作也很便捷,但这样的评估对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究竟有多少作用,对被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其准确性客观性如何保障,却不得而知.

1.3 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好评估与建设的关系.例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20字方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是为了使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接受评估的过程中,针对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找到原因来努力搞好改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往往分三个阶段,即自评自建阶段、专家考察阶段和整改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工作归结到底都是围绕着教学建设进行的.自评自建阶段主要是被评估院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一一来自己找差距,通过建设与完善来弥补不足.在评估与建设并进的过程中,有的院校提出“教学与科研互动、互促”,贯彻推行“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给本科生上课”等等措施,把原来在教学工作上没做到位的工作加以完善,把原来没涉及到的空白地带予以填补,这就充分体现出评估的“促建”、“促改”和“促管”作用来.

二是处理好评估工作的主导思想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融合问题.评估工作的主导思想主要是指“三个符合度”,所谓“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确定的目标(如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与社会要求、经济现状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运转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符合程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符合程度.不同的高校要从不同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目标、学校层次、学科类型、专业设置等方面合理定位,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是完全可以在它自己的层次类型上办出一流的水平和质量来的.

三是评估建设工作中关于“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问题.办好一所学校,硬件固然重要,但软件也不容忽视,而且从某种意义来说,“软件建设”“比“硬件建设”更难.学校在评估建设阶段,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这些“硬件建设”对于改善办学条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只有抓好这些“硬件”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硬件”的作用和使用效率,才能使“硬件”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在评估建设工作中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软件硬件要一起抓,最好是能达到“硬件不要有硬伤,软件必须要优秀”的要求.

2 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两点思考

2.1 如何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

所谓评估专业化,即在一定制度保证的前提下,评估职业个体和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不断获得提升的过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实践的二十多年来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专业化的要求与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评估法规的建立完善,评估机构的正确定位,评估方案的针对性强,评估专家的专业素养高,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深化,评估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等方面.

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的方法,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即:进一步完善评估法律法规,为依法评估提供保障;加强分类指导,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强化评估机构的中立性质,保证评估的公平公正;建立专家资格认证和工作反馈机制,提高专家队伍整体水平;改变以专家进校考察为主的评估方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评估中的应用;提高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加强研究成果在评估中的应用;扩大评估国际交流,深化评估国际合作等等.这些措施的一一落实与实施,是需要花费时间和在实践中调整完善的,所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的专业化建设,将会是一个长期和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2.2 如何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改革

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在全国各所院校的的全面开展,以及教育部后续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启动,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逐一慢慢表现出来,主要包括评估理念没做到与时俱进、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和评估结果未能被合理运用等方面.

要改革和更新评估理念,其实就是就是要树立能力本位的评估理念、树立教育全过程的评估理念和树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型评估理念.不能太局限于一定的条条框框里面,改革总是与打碎枷锁相应而生的.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评估内容和方法,则是要坚持人本位思想,坚持发展性评估理念,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导向性,注重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同时关注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发展,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来协助实现和推动学校的发展目标;还要开展高校各分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估,更加完善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有效发挥教学评估对教学质量的保障与促进作用;还可以开发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专用软件,使高校教育教学评估网络化、标准化.[1]

科学合理的运用和处理评估结果,要做到以发展为目的,采用形成性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还可以筹建评估人员资料库,吸收社会力量或企事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参与,选择这样无利害关系的评估人员,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1〕李延保,等.对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9-12.

〔2〕张兴琳.高等教育评估国际化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5(12):33-34.

〔3〕骆洁嫦.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管窥[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2):51-52.

〔4〕叶志明.构建与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评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32.

G64

A

1673-260X(2011)01-0245-02

猜你喜欢
教学评估评估建设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大数据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五个度”见证我国高等教育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