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混沌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新走向探析

2011-08-15 00:43戎建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

戎建梅

(忻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山西忻州034000)

信息混沌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新走向探析

戎建梅

(忻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山西忻州034000)

本文阐明了信息混沌的含义,并分析在这一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此问题的措施.关键词:信息混沌;信息服务;云图书馆

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提高,信息资源网络化也已经成为了一大潮流.数字信息与网络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隐患:敏感信息可能轻易地被窃取、篡改、非法复制和传播等.因此信息安全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显得越来越重要.故而,在此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也迫切需要有其相应的信息服务新走向.

1 信息混沌的含义

首先我们了解混沌的定义,最早创立混沌理论的著名气象学家Lorenz说:“我用混沌这个术语来泛指这样的过程—它们看起来是随机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他指出,在决定论中也会存在随机行为,这就是混沌的一种特定属性,初始状态失之毫厘,最终状态就会谬以千里.信息混沌指在海量信息面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习惯组织自己的资料,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自己访问自己的资料很容易,但访问别人的资料就很困难.这些数据对个人而言是可用的信息,而对他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堆无序的数据.也就是说个体的信息最大自由,在整体则呈现为信息混沌状态即为信息混沌.[1]由此,网络信息特点归纳为:(1)信息量大,但有污染;(2)信息共享性好,更新快;(3)信息源分散无序;(4)信息商品化.为了适应信息时代这个混沌环境,图书馆尤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信息无限制膨胀,图书馆经费有限,书价持高不下;另一方面,图书和电子资源的品种繁多,读者面对繁多的资源和混沌的信息却无从下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白白浪费了有限的经费.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制定自己的服务新走向.

2 信息混沌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既然我们处于数量大、类型多、非规范、多媒体、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以及跨语种等基本特征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在此,我们先分析一下图书馆在此环境下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是阵地模式的信息服务,它受时间、空间限制,是被动的.服务阵地只限图书馆,所以读者必须到馆才能获得其服务.另外,其服务对象范围也很局限,仅仅针对本校师生,没有面向社会用户开放.现在好多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还处于低层次流通和阅览服务的水平上.这种简单的购书、借书、还书服务是面向资源的服务,它围绕着馆藏而展开.读者服务的范围和水平都严格地受制于藏书的布局、规模及其它实体因素.

2.2 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图书馆馆藏不仅包含印刷型书刊资料、缩微资料、视听资料,而且延伸到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源,还包括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虚拟馆藏.但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信息服务主要方式是资源提供,故这种服务基本上属于简单信息服务而非增值信息服务.其实图书馆有非常多、非常好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由于信息资源结构、布局和传输效率等原因,用于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信息资源不足,亟待开发.

2.3 重基础建设,轻人力资源开发

图书馆发展出现了“重基础建设,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单一基本的流通、阅览服务,不求提升深层次服务”的局面,使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不相适应.[2]这种图书馆发展的严重后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所致.

2.4 管理体制局限

高校图书馆仍以传统图书馆为建馆模式,故管理组织一般都遵循一种分割式的方法管理业务.造成的结果往往不是相互激励,而是相互制约,不是相互交流,而是相互封闭,这主导致图书馆信息服务缺乏创新,缺乏主动和缺乏个人责任的困扰.即使训练有素的馆员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组织中,也不得不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狭小的空间.

2.5 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图书馆队伍普遍存在专业人员比例不足,非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独立完成业务性较强的工作的情况.

上述特点也是目前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缺陷与不足所在,这种模式下的信息服务其社会满足率和服务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针对这些服务问题,在此提供一些应对措施.

3 解决图书馆信息服务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图书保管者向信息提供者转变.

现在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由以图书为本向以读者为本转变.这是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转变.传统图书馆的工作重心是图书,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重心也是图书.[3]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必须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摆脱传统的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方式.图书馆要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要为读者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服务.

3.2 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发展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经过计算机的综合处理,以单独或合成形态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打破了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模式.它可将图形实例、文字数值、声音影像、演示范例等各类信息排列组合,进行综合表现,使得复杂深奥的信息内容变得生动直观,一目了然.多媒体技术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计算机硬件技术,特别是大量存储设备及输出输入设备;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文本、数值、图像、声音信息的编码、压缩、解码、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等,适用于全文本、图像以及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4]故多媒体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揭示信息内容,以满足用户的最大需求.

3.3 从本馆收藏到云图书馆发展.

随着信息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资源体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局限的本馆资源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信息需求.这就迫切需要第三代图书馆——云图书馆.云图书馆能为为读者提供所有图书的找到得到服务.云图书馆本质就是从一个馆为读者服务变为多个馆为读者服务.因为在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成为一种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基础设施,是整个云计算模式架构中的一个功能层,是一朵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云.[5]

3.4 从读者到图书馆转变为图书馆走到用户中

图书馆员常常被定义为在图书馆里工作的人.离开了图书馆,图书馆员则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图书馆员过于依赖环境和设施,也说明图书馆员目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工作者,还不能主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服务工作.在今天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时代,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必须重构,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真正从用户及其需求出发,遵循用户新的需求,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将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用户科研和学习的一线,嵌入用户的科研和学习过程之中,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拉近与用户的距离,消除与用户之间的隔阂,模糊和淡化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边界,创造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空间和过程有机融合的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为用户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服务.

3.5 从按时提供到及时提供

图书馆应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要在浩繁的信息资源中为用户导航,指引用户以尽可能少的时间代价排除信息噪声干扰等获得针对性强的信息.图书馆要在资源来源、拣选、加工处理、最终提供的信息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广开思路接待用户或接待用户的课题服务要及时;提供信息或发布信息要及时.保证有畅通的信息转播渠道和用户的联系渠道,使用户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他们所需的信息服务.在此图书馆可以利用推拉技术,能够提供及时、主动的定制化服务.不但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能,还节省了用户宝贵时间.另外,QQ、msn实时在线咨询将替换图书馆原有实时咨询系统,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简单、快捷、实时应答的咨询服务.

3.6 业务从馆内处理到外包处理

图书馆实行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节约人力资源,克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可以专注于自已的核心业务,提高竟争优势.保持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业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图书馆的重心转移,发挥图书馆的竟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6]

3.7 区域服务逐渐发展为国际服务

云计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定题服务、科技查新等服务将继续存在,并演变成为基于互联网的云图书馆的一个常规服务,其服务对象不仅是机构内的读者,还包括为更多、更广泛的读者提供服务,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成为云图书馆服务的提供者.这种数字信息服务打破了传统信息服务的空间概念,超越了空间的局限,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真正实现了用户远程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图书馆.[7]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迈向国际化.

总之,图书馆事业要健康和全面发展,图书馆人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服务用户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创新服务,把“始于信息用户需求,止于信息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通过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工作,落实到信息用户身上,并以此为动力,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

〔1〕金晓祥.信息混沌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营销.情报探索,2010(1):121-122.

〔2〕洪柳贡.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http://www.studa.net/renliziyuan/100527/10025748-2.html.

〔3〕邓红.从管理图书到服务读者——论高校图书馆角色的转变.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0(1):106-108.

〔4〕符国伟.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图书馆音像资料数字化建设.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1):117-119.

〔5〕云图书馆就是图书馆云.http://www.linhq.net/archives/48.

〔6〕刘洪.高校图书馆实施业务外包的意义和策略分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1):281.

〔7〕罗影,熊大红.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92-193.

G258.6

A

1673-260X(2011)01-0093-02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
微信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演艺呈现系统
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探究
旅游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协同信息服务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微信平台在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