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的体育价值及其发展走向研究

2011-08-15 00:49王怀虎
大众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锅庄天水歌舞

王怀虎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锅庄舞的体育价值及其发展走向研究

王怀虎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锅庄,在藏语中叫“卓”,是典型的自娱性群舞,将锅庄舞纳入学校体育教学课程有其现实意义,可使学生充分体会藏族体育文化,发展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紧张、兴奋、欢乐、团结的运动气氛。

锅庄舞;文化特性;发展走向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底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儒家思想启发着人们的行为向至真、至善、至美的方向发展,它是形成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礼仪待人等良好民族传统与伦理道德的支柱。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很多有识之士就认识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他们竭力主张将一些锻炼价值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入到全国或地方的学校体育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一直没有得到实现。21世纪的到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化工作,在上个世纪末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既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无疑,这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材化提供了政策指引。学校体育担负着为现代化进程培养现代人的重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校的这段时期内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时期,民族传统体育锅庄舞走进校园,将对青少年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锅庄舞的起源

藏文史料《拉达克王系》记载,早在吐蕃王朝以前公元 3世纪前后的德晓勒时期,西藏各地歌舞盛行。从更远的时代起,藏族人即有圈绕篝火欢歌狂舞的习俗。这些旋转不息的歌舞,陪伴这个民族走过无数个世纪的时光,传承发展直至今日。“锅庄”这一藏族的民间舞蹈起源于西藏,其最早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锅庄舞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动作以身前摆动手臂、转胯 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于是便产生了群体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后来又发展成为庆祝丰收、祈祷神灵的歌舞。

(二)锅庄舞的体育价值

1.群众性与表演性

锅庄舞是多人参与的舞蹈,不分男、女、老、幼,舞曲节奏有快也有慢,在藏区有千人锅庄舞表演,也有在学校、机关、广场、生活区进行的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小型锅庄舞活动。它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人民和外国在华的工作人员、游人所喜爱。锅庄舞气势磅礴,技巧性强 ,舞蹈动作带有强烈的劳动气息。各种锅庄舞蹈共同的规律和特点是:依然以屈伸为主要动作,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调缓慢,由慢开始,逐渐加快,表现出热情奔放,欢快有力,有连续,有停顿,上身动作以胸前绕手,体后仰,以臂屈肘上举摆动为主,躯干,上肢随步而动,动作幅度大,上下挥动着双袖,激荡有力,动作奔放、洒脱,情绪舒展;脚步特点以点、抬、跳、跺、跨、踏、擦等动作为主,具有整体运动感,表现出藏族舞蹈中一种憨厚,深沉的个性特征[2]。它宣扬“舞蹈动作来自自然”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精神。在兰州市市广场早、晚跳锅庄舞的队伍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群众翩翩起舞,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健身性与健心性

锅庄舞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而且还可以愉悦心情。它的主要特色就是自娱自乐,众人在跳锅庄时边舞边唱,场面欢快、和谐,通过“力度”、“速度”和“幅度”体现出来的艺术感情,使舞蹈者得到自我满足感,心情放松愉悦。此外,锅庄舞动作中多模拟动物形态,如“猛虎下山”、“孔雀开屏”、“野兽戏耍”、“雄鹰盘旋”,喜庆、开朗、风趣,有助于缓解人们沉重的精神压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锅庄舞的设计中,还特意设计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并带有娱乐性的场面,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人人都从中可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3.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美育教育

2007年教育部规定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时,兰州师大附中将锅庄舞作为课间集体舞大力推广,舞蹈的审美功能和运动功能被校方认可,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样,锅庄舞成为兰州大学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锅庄舞的慢板能够协调人的动作,快板能够锻炼人的心肺功能,优美的藏族音乐,又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教材,它可以与引进的西方健美操相媲美。

锅庄舞进入学校体育课堂,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将锅庄舞纳入体育教学,使学生个体融入到群体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有益信息。因此,在高等院校开设锅庄舞,既有现实意义,也是必要的、可行的,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1] 陈惠娜.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民族体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6.

[2] 罗玲.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开发利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3.

G807.04

A

1008-1151(2011)03-0124-01

2010-12-26

王怀虎(1969-),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锅庄天水歌舞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歌舞爷爷
藏族锅庄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一起歌舞吧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