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社交网络(SNS)中的自组织行为

2011-08-15 00:52王晓琳
关键词:社交用户

王晓琳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876)

论虚拟社交网络(SNS)中的自组织行为

王晓琳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876)

SNS是一种新兴的交互形式,其间不乏自组织现象的体现,SNS中的自组织行为主要体现在其交互的过程中用户的自创生与自成长、自适应与自稳定。人人网是一个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情景下,便可以获得互动的群体关系结构和满足兴趣需要的自组织系统。分析人人网的自组织形式为我们研究SNS中的自组织行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设计艺术学;自组织;虚拟社交网络;开放性;多维度性 ;不平衡性;

当芸芸众生游走于网络上的时候,都有和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的欲望,人们需要社会关系,需要交流,需要得到关注,还需要在交流互动中得到某些益处和回报。这些益处包括信息,社会支持甚至可能得到一些实际的帮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都隐于屏幕之后,变得虚拟,可以在互联网中自由游走。当虚拟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构筑起各种虚拟的关系的时候,他们也在渐渐淡化自己的公民感,种族,性别等等特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现实的大众正在趋向于虚拟的网众。人人网作为中国最大的SNS社交网络,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但是用户群扩大到一定程度,必然遇到发展的瓶颈,所以对SNS中用户的自组织行为进行研究,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是很有必要的。

一、概述

在Web2.0时期,由于相应新技术的成熟,互联网用户有了新的找朋友的方式,而追求真实实用成为了相当一部分用户追求社会关系的标准。这个时候,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简称SNS)出现了。社交网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网络提供社交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能为个人在一定的系统内建立公共或者半公共的系统资料库,内容包括 文字 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等,同时可以浏览其他成员的资料信息,并形成一个共享的圈子[1]]。它能清晰并且有逻辑的列出与个人有关联的其他使用者的资料,并且让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可以自如浏览,在和自己有关联的他人的信息中穿越,可以根据学校家乡行业职业等关键词检索数量巨大的资料库,方便结交新朋友建立联络关系,也可以方便快速的找到自己曾经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社交网络将互联网上形成的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社区,致力于其成员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它具有用户真实性和用户自主性的显著特点。

(一)SNS社交网站

1.SNS社交网站是用户自我呈现和自我想象管理的平台

人人网作为国内SNS的代表,是一种自我呈现的新形式,用户通过发布状态,日志以及上传照片,和朋友分享最近生活状态,所见所闻以及感想等等,从而达到自我呈现和自我形象的目的,并可以分享视频以及相册,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兴趣思想等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与人之间,又增加了新的呈现平台。

2.SNS社交网站用于管理

日本政府管理人员将SNS运用于进程,社区构建和灾难管理,SNS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交往的新媒介。在美国校园里,SNS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以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随着SNS的迅速发展,使用SNS的政府以及教学机构会越来越多,也为政府与民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更现代更全面的的方式以及媒介。

3.SNS社交网站中线上线下关系的研究

到底SNS中,更多的用户是使用这个网站来结识新的朋友还是维持和本来就认识的人的联系,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国外有研究表明,人们更多地使用社交网站来和认识的人进行联系,而不是结识新的朋友。这些在线上结识新朋友的用户,可能是一种弱联系,但是他们在线下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4.SNS社交网站的附加组件使用研究

网站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组件来与他人互动,聊天,学习有趣的生活常识和小知识,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的明星等等。以人人网为例,组件主要表现为投票,测试,小游戏,送礼物,页面装扮等等。用户不但可以自己发布投票,测试等等,还可以邀请好友使用这些组件。这些组件是用户使用SNS的重要部分,是SNS的亮点之一[1]。其他关于SNS的研究还包括社交网站中的隐私保护程度问题,性别,种族等如何影响用户在社交网站中的身份构建问题,社交网站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等等。

(二)自组织概述

自组织的定义,众说纷纭,各个领域也有各自不同的定义。有专家认为,自组织概念相对于被组织而言,是指一个社会系统保持系统自身的整合和连续性的功能状况。《系统科学大辞典》上给出的自组织定义是:自组织就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导致空间的、时间的、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2]。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给出一个更为简洁明了的定义,自组织有两种含义:1组织的从无到有;2组织的从差到好。

二、SNS社交网络的自组织性质

SNS是一种新兴的交互形式,其间不乏自组织现象的体现,SNS中的自组织行为主要体现在其交互的过程中用户的自创生与自成长,自适应与自稳定。自组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组织的从无到有,一种是组织的从差到好。人人网是一个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情景下,便可以获得互动的群体关系结构和满足兴趣需要的自组织系统。

(一)SNS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其伦理上的自主与自治

SNS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首先其信息的来源非常多样化,可以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感想,可以是从其他网站上看见的视频或者照片转发过来。其次,信息的展示也是公开化的,用户发布的日志,上传的照片或者分享的信息也是其他用户都可以浏览的,除了一些有关个人隐私方面的信息,可以设置为只有好友可见,其他信息都是只要是人人网的用户都可见的,正是因为SNS具有开放性这一先决条件,人人网内部才有可能发生自组织的现象。[3]

SNS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虽然立足于虚拟网络,但是来源于真实社会的社交网络,他不像真实社会那么严肃,他的开放性又决定了让他遵循真实社会的伦理体系是不现实的,所以用户之间伦理体系的构建,是以达成共识为核心的自组织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 自律和SNS内部的压力,是维护SNS某一阶段的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往复循环中,SNS逐渐形成一个自主,自治的具有开放性的交互平台。

(二)SNS社交网络的多维度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的自在与自觉

SNS内部的各个具有弱联系或者强联系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人员构成和创建时间,讨论的内容也不一样,而且同一个人可以参加多个自己感兴趣的小组,这些小组不是同一时间发展起来的,参加的人也有自己各自的爱好程度,所以这些小组的发展程度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他们同处于SNS这个大的社交网络中,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宣传,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使整个社交网络趋于有序,这是人人网之中产生自组织现象的根本原因。

具有自组织耗散结构特征的SNS,其间必然不乏自组织行为。SNS中的自组织行为,主要体现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系统的自创和自生长,自适应和自稳定。SNS的多维度性,决定了他在发展完善自己的过程中,需要用户不断的通过自己的交互行为,促使自组织现象的发生.并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户更加适应自发自在的多维度发展空间。

(三)SNS社交网络的不平衡性

当一个组织处于平衡状态下,这个组织是缺乏活力的,没有生机的,而SNS是一个社交网络,他是需要不断运动,产生活力的,于是就体现了这些小组的重要性.这些小组的创建目的,人员组成区别都很大,正是这些差异,促进了整个组织的运动,积累越久,差异越大,就促进组织内部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于是组织内部就重新趋于稳定.这种过程就是SNS内部发生自组织现象的必要条件。

三、SNS用户的自组织形式分析

SNS的用户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强联系和弱联系,也是用户之间自组织形式的体现。SNS中用户的自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之间认识的用户之间,二是间接认识的用户之间,间接认识的用户之间又可以根据目的和内容分为两个小类。

(一)直接认识的用户之间

原本在线下就认识的人,包括中小学同学,大学同学,亲戚等等,这些用户之间的联系,源于线下,但是可以延伸到线上。他们的联系方式不再局限与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线上的互动和交流,可以令他们之间的联系更频繁更密切。现在多终端可以登录人人网的界面,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分享自己的见闻,使这些用户可以实时知道自己的动态,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并且发表感想或者给出回应,使这个小团体各个成员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也更加具有实时性。

(二)间接认识的用户之间

原本不认识的两个用户,可能通过各自认识的朋友而认识,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使自己的朋友圈子扩大,就可以加为好友,这样一个形式的互动,就形成了一个以某个人为中心的发散的社交网络。

1.有共同的爱好或者有共同的偶像

有共同爱好的用户可以加入和兴趣有关的小组,更方便了志同道合之间的用户交流,有更多共同话题可以讨论.也可以推荐优秀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或者发表影评,给其他用户借鉴,这些有共同爱好的用户就逐渐形成一个弱联系的圈子。

2.有共同的母校或者家乡

有共同的家乡的用户,也称为老乡,或者有共同学校经历的用户,也称为校友,通过人人网这个平台,可以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拉近彼此的距离。热爱自己家乡或者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表达,同时可以将自己家乡的景点和特色美食分享给自己的好友。例如北京邮电大学这个小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同学朋友,分享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见证学校的成长和发展。逐渐形成一个存在弱联系的人脉圈。

四、SNS中的自组织现象对人人网发展的启示

(一)鼓励更加开放的交流

人人网中虽然有些内容不适合所有人观看,甚至有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强化管理机制,创造一个更加透明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使人人网的作用得到更大空间的更全面的发挥[4]。

(二)提倡更加丰富多彩的维度发展

不同性质内容的小组,可以使人人网的信息更加全面,更加生动,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更多知识和信息,乐趣。我们应该鼓励人人网内部创造更加丰富的小组,多个不同维度的小组的存在,给用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和交友范围,也促进了人人网的进一步发展。

(三)巧妙利用不平衡性

正是人人网的这种特性,促使了其间自组织现象的实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使人人网这个平台在不断的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更快成长[5]。

五、结束语

SNS中的自组织行为,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自组织现象,为我们研究用户自组织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面对着动态的SNS,用户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参与渴望与热情,同时也可能伴有恐惧。这是这种矛盾的心理变化,让我们有连接和参与的能力,也使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走向充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未来。

[1]黄佩.网络社区 我们在一起[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2]王文宏.网络文化多棱镜——奇异的赛博空间[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3]易徽.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1):23.

[4]武艳君,刘丽晶.论虚拟社区的自组织现象[J]系统科学学报.2007,(1):15.

[5]武艳君.试论高校虚拟社区的自组织演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28.8

Self-organization behavior on SNS

WANG Xiao-lin(School of Humanities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SNS is a new form of interaction,during which reflects self- organization.The self- 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SN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users’autopoietic and self-growth,adaptive and self-stablization in the course of interactions.Renren Network is a self-organizing system that can get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groups without outside particular intervention scenario.So anaylizing the self- organization behaviors in Renren Network provides us a platform for searching on self-organization behaviors in SNS.

art of design;self-organization;vietual social network;open;multidimensionality;imbalance

C931

A

1673-9477(2011)03-0042-03

2011-06-16

王晓琳(1987-),女,河北昌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人机交互、计算机应用。

[责任编辑:陶爱新]

猜你喜欢
社交用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真的有社交网络成瘾这回事吗?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