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011-08-15 00:50张海燕郭书芹张洁冰
护理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外科导向

张海燕,郭书芹,乔 萍,张洁冰

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张海燕,郭书芹,乔 萍,张洁冰

行动导向教学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就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对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及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我国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探寻新的方向。

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行动导向

在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通过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教学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过程,这个过程期望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适应工作任务。行动导向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1],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中行之有效,备受推崇。《外科护理学》在高职高专护理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考核成绩很好,但在面临真正的临床护理工作时却不知所措,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时存在困难。要实现高素质护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现有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式,即从工作过程出发,基于行动体系重构课程[2]。因此,以实践行动导向为研究和出发点,将教学行动与典型的职业行动进行整合,将“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进行整合,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增强,因用而学,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现将我校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思考、做法报道如下。

1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开发团队由行业专家、资深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纳入标准及工作任务:

1.1 外科护理专业专家纳入标准及工作任务 要求在临床一线不间断从事外科护理临床工作15年以上,指导实习护士5届以上,具有2年以上科室业务管理经验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主要工作任务:提出外科护理岗位群包含的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项目需要的步骤。

1.2 职业教育课程专家纳入标准及工作任务 要求长期从事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模式研究、课程内容与结构分析及教材建设指导的正副教授。主要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分析及工作任务分析。

1.3 资深专业教师纳入标准及工作任务 双师素质教师,要求从事外科护理教学工作5年以上,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篇以上,或者为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课题的主要参与者,为外科护理专业中、高级职称教师。主要任务:在职教专家引领下以工作分析为基础,按照工作任务模块转换为课程内容,构建以职业行动为导向课程内容模块化结构体系。

2 课程开发方法

2.1 行动领域分析 通过到医院调研,与临床实践专家研讨、函询,得到社会、医院、科室对外科护理人员的需求情况及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外科护理岗位职业分析,形成实际工作任务;按照任务的相似性和复杂程度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职业能力标准和行动领域。

2.1.1 职业岗位 外科系统各科室的护理岗位,包括手术室护士、外科急诊护士、普外科护士、神经外科护士、胸外科护士、泌尿外科护士、骨科护士、肿瘤外科护士。

2.1.2 典型工作任务 麻醉、手术配合;损伤的急救;感染病人的护理;外科系统各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2.1.3 职业能力标准 有与他人合作、交流、协商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创新工作能力;具有多科疾病的医疗护理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有较好的病情判断能力和对病情发展的预见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掌握外科病房及手术室常见设备的使用、能够配合各类抢救;有较好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的能力;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评价工作结果的能力。

2.2 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行动领域。德国有国家课程,规定好了每个专业的学习领域的个数和内容,而我国需要教师自己来设计学习领域[3]。课程专家与行业专家一起对外科护理的工作内涵、工作流程进行剖析,按医院外科工作特点确立外科护理工作模块,按外科护理工作过程确立每个模块的工作项目和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组成外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内容及结构。学习领域可由简单到复杂,由新手到专业的过程进行排序,每一个学习领域可以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本课程总教学课时132学时(其中实训操作52学时),教学均在护理实训基地的模拟外科病房、模拟手术室、急救中心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进行,每个项目完成后按标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习过程与终未考核评价。外科护理课程结构模块与项目

2.2.1 外科护理基本技术 ①护理体液平衡失调的病人;②护理手术前后的病人;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④麻醉配合。

2.2.2 普外科护理工作 ①护理损伤与感染的病人;②护理颈部疾病的病人;③护理乳腺疾病的病人;④护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腹部损伤的病人;⑤护理胃肠疾病病人;⑥护理肝、胆、胰疾病病人;⑦护理周围血管疾病病人。

2.2.3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 ①护理颅内压增高病人;②护理颅脑损伤病人;③护理颅脑肿瘤的病人。

2.2.4 胸外科护理工作 ①护理胸部损伤的病人;②护理脓胸的病人;③护理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

2.2.5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 ①护理泌尿系损伤的病人;②护理尿石症的病人;③护理泌尿系肿瘤的病人;④护理前列腺增生病人。

2.2.6 骨外科护理工作 ①护理骨折的病人;②护理关节脱位的病人;③护理骨髓炎病人;④护理颈椎病病人;⑤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⑥护理截瘫病人;⑦护理断指(肢)再植的病人。

2.2.7 肿瘤外科护理工作 ①护理肿瘤放化疗的病人;②护理食管癌的病人;③护理肺癌的病人;④护理乳癌的病人;⑤大肠癌病人的护理;⑥胰腺癌病人的护理;⑦肝癌病人的护理;⑧胃癌病人的护理;⑨甲状腺癌病人的护理;⑩恶性淋巴瘤病人的护理。

2.3 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专家组织专业教师对学习领域进行学习与讨论。学习情境来源于真实的案例或情景。由教师编写、设计典型学习情境即教学项目,并对学习情境的结构、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修订,使学习情境在外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以乳腺癌病人的护理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

2.3.1 构建学习情境,明确工作任务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前对乳腺癌的流行病学进行介绍,指出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作为护理人员不管将来执业活动的范围在医院或社区都应具备相关知识。给出典型案例,教师下达具体的工作任务。“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角色工作任务如下:

2.3.1.1 社区护士任务 组织社区内居民进行相关乳腺癌的专项知识讲座;制作关于“健康生活,远离乳腺癌”“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为主题的宣传板报或画册;指导社区高危人群进行乳房自检,定期检查(介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家庭访视,给予健康宣教,内容包括:定期随访、指导功能锻炼、自我检查、用药指导、督促定期放化疗。

2.3.1.2 病房护士任务 ①术前:病人拒绝手术治疗,进行心理护理。②术后护理:病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伤口、患侧上肢的护理要点;如何指导患肢功能锻炼。③在病房宣传区以“化疗脱发的预防和护理”“化疗期间你该怎样吃”为主题制作板报。④病人因经济和/或难以耐受等原因,拒绝化疗,难以完成全部化疗周期,请给予引导。⑤用药指导:治疗方案中使用他莫昔芬治疗,请给予用药指导。

2.3.2 接受、分析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 教师对完成任务程序与分工提出意见、评价标准等,明确集中展示时间、展示形式,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在“项目负责人”(组长)带领下,商讨小组成员承担任务,近几天的活动路线图和时间安排。

2.3.3 实施工作计划,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各组的活动安排是自主的,小组成员依据各自能力特点,分工明确,强调必须在下次课集中成果展示前完成多个相联系的工作。

2.3.4 引入竞争机制,展示工作成果 在课堂上,全班学生分组展示,围绕分配角色,每组汇报和展示学习成果。其他组的学生担任评委打分。汇报点评形式多样,但都基于实际的工作过程。教师要对展示过程进行设计,使担当不同角色的“护士”互相关注,以弥补不同任务知识上的差别。

2.3.5 总结评价 根据各组展示、其他学生的补充情况,学生之间的评价情况,由教师进行各组小结及每一工作任务的总结。

3 结果

对教师、学生及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进行访谈,普遍反映行动导向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护士工作角色快,临床工作能力普遍提高。

4 讨论

4.1 行动导向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往往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从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使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中,学生首先对所学专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等有感性认识,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改变了传统枯燥的课堂说教,学生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提高,能够因用而学、学以致用,知识点的掌握更扎实、更实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学生深入角色,培养了爱患意识、沟通能力、程序化工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将会得到临床的认同。

4.2 行动导向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护理职业教育教师,要有最前沿的知识,最新的护理观念。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既是行业能手又是教学专家,即具备“双师素质”。很多教师,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去医院进修学习职业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授课前不仅备知识,还备学生。熟悉每位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建立了班级反馈小组,定期座谈,寻找自己授课过程中需要完善之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然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外科护理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尝试阶段,具体的项目内容及实施效果还需实践进一步检验、完善。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2]赵昕.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48(7):45-47.

[3]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方法的一些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24-26.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curriculum reform of“surgical nursing”

Zhang Haiyan,Guo Shuqin,Qiao Ping,etal

(Cangzhou Medical High Specialized School,Hebei 061001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1.28.040

1009-6493(2011)10A-2614-02

张海燕(1980—),女,讲师、主管护师,本科,从事护理学教学研究,工作单位: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郭书芹、乔萍、张洁冰工作单位:061001,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0-11-03;

2011-09-07)

(本文编辑 孙玉梅)

猜你喜欢
外科护理学外科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五个对接”导向下的中职《外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外科护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的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