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探讨

2011-08-15 00:52袁新芳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资料室系部馆藏

袁新芳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河南平顶山467036)

高等学校图书馆围绕以教学为中心,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馆藏资源是高校三大办学条件之一。近几年来,围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文献量大大增加的同时,着重把提高馆藏资源质量,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发挥馆藏资源效能为出发点,根据各校的办学目标、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加强和改进文献资源建设,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体系。强化馆藏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积极探索图书馆内涵发展的途径,努力提高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质量,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充足的文献保障。

1 创新思路,丰富馆藏资源,建设特色馆藏

图书馆在丰富资源馆藏的同时,必须注重于提高馆藏资源的质量,同时通过强化资源的针对性、实用性,致力于特色馆藏的建设。建立特色馆藏是图书馆服务教学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的必备条件。

1.1 建立以教学一线为主的长效机制

馆藏图书要突出以教学一线老师和全校学生的需求为主,图书馆采购为辅的思想。一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可以利用大型图书展销会或者直接到出版社选购;二是组织合作图书供应商提供样本书到学校,让全校师生进行现场选书,可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三是在图书馆网站长期开通“读者荐购”栏目,及时收集信息;四是教师利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购买一定数量的专业性强的图书或其它适合图书馆收藏的资料;五是将每年期刊征订目录放置在校园网;六是针对不同的图书需求量,采取不同的复本馆藏量:一般图书3~5本,工具书只作为样本书,1本即可,某些专业书价格较高,1~2本,各种考试类图书,如考研、考级、考证等,10~20本甚至再多些都是可以的;七是新增数据库均须经过半年以上试用,试用效果显著且师生有强烈的需求;八是对高层次人员如博士、教授等给予特殊资源采购政策等等。这些措施既可以提高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解决教学急需,又可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使得为教学服务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1.2 特殊资源需求特殊处理

高校师生对某些文献资源的需求具有特殊性,本着满足师生需求的原则,理应采取不同的途径给予解决。以河南城建学院为例:一些设计规范、设计手册、计价手册类图书,每4~6 a更新一次,学校的绝大部分专业都需要,而且随着在校生的逐年增加,需求量进一步加大,为满足需要,要及时增加数量。

1.3 加强对系部资料室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系部资料室的文献资料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必备的观测点之一,以专业的角度加强对系部资料室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部分。一是争取学校支持,每年在财务预算中单列系部资料室经费,经费由图书馆管理使用,由图书馆和系部协商购买,所购资料经图书馆加工后存放系部资料室使用;二是各系部每年从学科和专业建设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购买文献资料;三是针对专业性强的印刷型期刊,通过和系部签订代管协议,根据系部规模大小,将20~30种期刊转到系部资料室,由系部指定专人管理和利用,提高了专业期刊利用率;四是图书馆对系部资料室原有文献和自购文献进行编目加工,安装文献管理系统流通模块,并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系统相连接,方便系部资料室资料的管理和利用;五是图书馆对系部资料室的文献资料定期调换和更新,确保其文献的专业性、最新性。

1.4 强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

特色办学是高校的生存之基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以及日常的教学也必然会突出这一点。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要求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必须注重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图书、期刊、数据库等各种类型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建立起自己的特色馆藏。以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为例:TU类图书价格一直较高,但此类图书是建设城建类特色学校的必备图书,因此,该校都力争将此类图书全部收藏,图书馆馆藏图书中,城建类图书占了近1/4的比例。

2 多措并举,搭建服务平台

服务于教学科研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龙头,但最终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献服务。

2.1 优化借阅环境,传统服务精细化

传统服务仍然属于依托图书馆环境的有形服务,必须追求服务的精细化,应着重在美化、优化图书馆软硬件环境方面下功夫:保持安静、整洁的馆内环境,张贴警示或温馨的励志标语;挖掘现有馆舍面积,增加阅览座位,满足学生的需求,制定图书排架标准,并定期检查评比,精细的排架更有利于读者查找图书;推行首问负责制,规范馆员的文明礼貌服务用语,为读者提供温馨服务。

2.2 设立学科馆员,新型服务增值化

学科馆员是连接学科团队和图书馆的桥梁,其主要职能是了解该学科、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跟踪、收集该学科或专业师生对文献资源需求,收集涉及该学科或专业的全方位的信息,并经过分类整理、加工,最终将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主动提供给师生利用,这大大减少了师生收集信息的工作量,同时也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增值。

2.3 开展信息咨询,实现服务多样化

丰富的馆藏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才能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繁荣,馆藏资源更加丰富,资源类型呈现多元化,读者对资源的需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要求图书馆必须加强对馆藏资源的宣传和对师生利用馆藏资源的培训,走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误区,走进系部,上门宣传,面对面培训。首先,做好人才的储备,引进或培养图书情报的高学历人才,并强化本馆馆员的业务培训;其次,定期举办馆藏资源利用讲座;其三,图书馆网站开设“信息咨询”栏目,详细介绍各类馆藏资源,制作资源使用方法课件或视频;其四,网上设专人解答读者利用图书馆时遇到的问题;其五,与CALIS签订协议,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弥补馆藏不足。

2.4 区分读者需求,体现服务层次化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不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分别不同的文献需求层次。图书馆在满足所有读者基本文献资源需求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人员,提供不同服务,比如博士、教授,学科带头人等。

3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

3.1 新型开放模式,读者更方便

采用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外借服务和阅览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融馆藏、外借和阅览于一体,使图书馆服务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从而转变了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的服务观念,确立了藏用并举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它不但能极大地方便读者,而且能增进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真正体现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3.2 成立读书协会,学生参与管理

读书协会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图书馆可以通过协会,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以便图书馆改进工作,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也可以通过协会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同时让会员直接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协会以学习和传播先进文化、陶冶读者情操、激发读者学习热情、丰富读者课余生活、建设和谐校园为宗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对提升大学生能力与素质,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富民强国,人才为本。图书馆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扣读者需求,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靠扎实有效的服务,赢得读者的青睐,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1] 苏少琳.以系统科学指导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采访[J].现代情报,2010(3):13-15.

[2] 黎晓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51-55.

[3] 高红燕,陈怡.高校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利与弊[J].甘肃科技纵横,2008(2):82-83.

[4] 吴戈,黄少臣.高校读书协会的功能及其实现[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8-30.

猜你喜欢
资料室系部馆藏
馆藏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基于ISO思想系部层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思路探索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辅导员管理的高职院校系部社团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