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人词集·五》自序*

2011-08-15 00:52月人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词学过客人情

月人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华词学研究室,陕西 西安 710068)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当人们还在为“2000年是21世纪之始”或“2001年是21世纪之始”喋喋不休、争论不已时,21世纪初叶之第一个10年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随着时间列车之疾驰,我们地球人已进入到新世纪第二个10年了。大自然依然故我,时间之箭只知沿着时光之轨道向着未来笔直地飞翔,永不偏离,永不回头,永不停歇,永不消逝。诚如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也难怪魏武帝曾哀叹人生苦短;也难怪毛主席曾惊叹38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与时间老人相比,人类犹如地球上之匆匆过客;与宇宙相比,地球也犹如银河系之匆匆过客。正因如此,生活在网络时代之我们地球人,自应倍加珍惜个体生命,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勤奋创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民族繁荣、为祖国富强、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奋斗中,让有限之生命放射出无限之璀璨光华!须知,时不我待也。

虎返山林宣盛世,兔来广宇报春晖。

作为立志献身中华词林、振兴中华词学、贡献中华词坛之长安词痴,予在家人与亲朋师友、领导同事之支持、鼓励、帮助下,在自己32年如一日之不懈努力奋斗下,不负诺言、不负众望,提前11年实现了予“到65周岁时,……完成理想中100卷5000首词的创作、出版宏愿”(《月人词集·三·后记》),向祖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园地郑重献出了自己呕心沥血之作—— 《月人词集·五》(2006-2010)!向中华吟坛献上了一份饱含深情之薄礼,向中华文化艺术宝库进呈了一朵生机勃勃之词花!

《月人词集·五》是予之心血结晶、生命体验,词集中关于现实社会之真实、冷酷;社会生活之艰难、渺茫;人情世事之高雅、低俗;人性世风之扭曲、蜕变;人际关系之世俗、虚伪;理想社会之美好渴望;太平盛世之五光十色;网络生活之虚实变幻;城镇乡村之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地铁交通之瞬间发达;房地产业、股票期货之畸形生长;教育资源之配置不公;就业岗位之匮乏;公民住房之失衡;医疗卫生之负担过重;社会养老之超级滞后;失地农民之生存;下岗工人之安置;大好河山之壮美秀丽;名胜古迹之唯我独尊;民风民俗之千奇百怪;民谣民谚之哲理情趣;汉语秦腔之声调奇绝;汉字形意之聪慧神秘;格律音韵之美妙神奇;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等等,莫不涵盖其中,引人深思,启人心扉。

予向广大读者坦诚相陈:《月人词集》(1979-2010)5部100卷5000首,其实就是予躬逢中国改革开放跨世纪30多年所为之社会变迁史、个人心灵史,系统阅读者,皆可在予词作描绘之世俗众生相中找到非常熟悉之影子。犹如佛门高僧在涅槃中催生出舍利子一般,予唯愿能在5000首月人词中提炼出词之舍利子,则吾愿足矣!

予坚信:“人性、人情是文学的两面旗帜!”中国格律词讲究“合词谱,协音律,美声情,寓意境”,更是以“体现人性、表现人情”为能事矣。予献身中华词学之创作、研究、整理凡三十几载,绝无后悔之意。在读书、学习、研究、创作过程中,尽管苦大于甜,累大于闲,但创造之快乐和收获之幸福是一种惬意如得道成仙般之享受!而这种享受,不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地拼搏与奋斗,是永远无法深切体会之的!

自《月人词集·五》后,予之创作重点将转向中国格律诗,但也不会完全放弃词之创作。在予老年时期,予将向中华吟坛奉献至少一部《月人诗集》。

是为序。

猜你喜欢
词学过客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江顺诒《词学集成》的特点和意义
分春馆的词学传承
挂职干部不能有“过客”心态
在凤凰古城我和烟雨皆过客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生命中的重要过客
尘世中的过客(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