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农业主导品种

2011-08-15 00:51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四川省要点栽培

柑橘新品种

一、新世纪脐橙(川审果树200200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

2.品种来源 白柳脐橙芽变。

3.特性特征 果实倒卵圆形或短椭圆形,整齐,果形指数0.95。果个中大,平均单果重261g。皮厚0.40~0.51cm。果实平均可食率75.25%,果汁率45.04%。无核,品质优。脐小、闭脐率高,基本不发生裂果。

4.产量表现 早结、丰产性强,采用枳砧和红橘砧一年生嫁接苗,定植第二年可试花,第3~4年全面结果,盛果期亩产2000~3000kg。

5.栽培要点 以枳、红橘等为砧,定植株行距(2~3)m×(3~4)m。结果树每年施肥2~3次。春、夏、秋三季注意防止干旱,适时灌水。适时剪除病虫枝、衰弱枝及无用枝。冬季清园,以减少越冬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 甜橙栽培适宜区。

二、塔罗科血橙新系(川审果树200300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

2.品种来源 引进塔罗科血橙。

3.特性特征 果形指数0.98。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95g。果皮光滑,皮厚0.2~0.4cm。平均果汁率55.25%、可食率73.90%、单果种子数0.32粒。品质上等。果实1月下旬至2月初成熟,能避开集中上市高峰期。

4.产量表现 枳砧嫁接苗定植第三年试花结果,红桔砧嫁接苗定植第四年试花结果。成年果园亩产1500~2500kg,丰产性强。

5.栽培要点 选用矮化或半矮化砧木,可用枳为砧,红桔、香橙、宜昌橙等也可作砧。结果树年施肥2~3次。重拉枝(至水平或下垂),配合吊枝、扭枝、剪顶及抹芽,适时适当采用环割、断根与断根移栽等措施。

6.适宜种植区域 血橙栽培适宜区。

水果新品种

凯特芒果(川审果树2002007)

1.选育单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 国外引进品种,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1995年通过以色列专家引入攀枝花试种,1997年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大量引进枝条和苗木进行示范推广。

3.特性特征 该品种优质、高产、稳产。枝条节间较长,分枝少,生长势中等;叶大长卵状椭圆披针形;圆锥花序,两性花比例高;抗风抗寒力强;单果重600~1000g,最大果重可达1300g,宽卵形,完熟果皮黄色,向阳面及果肩淡红色;果肉橙黄色,质细,纤维少,味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5%~16.7%,总糖13.4%~14.5%,总酸0.18%,可食率74.8%~77%。果实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4.产量表现 1997~2001年在攀枝花市农科所、米易县、仁和区、盐边县等进行区域试验,1999年折合平均亩产598.6kg,比对照乳芒增产14.90%;2000年折合平均亩产946.0kg,比对照乳芒增产16.20%;2001年折合平均亩产1084.84kg,比对照乳芒增产0.17%。在3年区域试验中凯特的产量比对照乳芒平均增产10.40%。

5.栽培要点 一般每生产1000kg果实,全年需施用优质农家肥800~1000kg、40%尿素 30kg、16%过磷酸钙57.5kg、50%硫酸钾 47.8kg、26%硫酸钙30kg、13%硫酸镁20kg。根据当地病虫害和发生动态,注意及时防治花期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等。9月下旬气温下降很快,大果自然成熟往往较差,在栽培管理上,采用“晚熟芒果控时成熟技术”和(双层内层为黑色)纸袋套果,可实现优质、丰产和稳产高效。

6.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可以在四川的攀枝花市、凉山州宁南县、会理县、会东县等区域种植。

猕猴桃新品种

红阳猕猴桃(川审果3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院、四川省苍溪县农业局。

2.品种来源 中华猕猴桃实生选种。

3.特性特征 该品种树冠紧凑,长势中庸,植株健壮。萌芽率较高,成枝力弱。枝条青绿色、粗壮,枝较软,枝干皮孔长椭圆形,灰白色。叶心脏形,叶尖微尖,叶缘锯齿不明显,叶柄青绿色,叶面淡绿色,叶背被灰白色茸毛。花单生,花冠白色,子房横切中轴附近淡红色。果实长椭圆形兼倒卵圆形,果顶果基凹,果皮绿色,皮薄,果毛柔软易脱,果肉外缘黄绿色、中轴白色、子房鲜红色,呈放射状,平均单果重92.5g。可溶性固形物19.6%、总糖 13.45%、Vc135.77mg/100g,肉质细嫩,品质佳。

4.产量表现 早结、丰产性好。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90%植株开花结果,第3~4年可进入盛果期,株产12~20kg,亩产 1~1.5t。

5.栽培要点 ①园地选择:选择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背风向阳的微酸性土壤。②栽植密度:株距2~2.5m,行距3~4m,配中华猕猴桃雄株,雌∶雄=8∶1。③栽培管理:采用大棚架或T形架栽植。1年施肥3次,即萌芽肥、壮果肥、基肥。萌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钾肥施用;壮果肥以氮磷钾肥为主,配合人畜粪施用。红阳猕猴桃抗旱能力较弱,栽培中应注意灌溉。果实可溶性固型物达7%~7.5%以上时可采收。大面积栽培应配备冷藏设施。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四川省盆周山区海拔1200m以下地区。

蔬菜新品种

一、攀杂苦瓜3号(川审蔬2010005)

1.选育单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2.品种来源 强雌系A9-8-2-2-1-4-4×B15-1-1-6。

3.特性特征 早熟高产品种,植株生长势旺盛,主蔓结瓜为主。叶深绿色,主蔓第1雌花节位12节,雌花率高(约为60%左右)。商品瓜顺直,长纺锤形,纵径 25.1cm,横径5.2cm,肉厚 0.9cm,单瓜重196.5g。瓜色绿白,有光泽,瘤显著,果肉淡绿色,味甘苦,质脆,商品性好。田间较耐白粉、霜霉病。

4.产量表现 两年多点区试,平均总产量为2041.7kg/亩,比对照品种“成都大白苦瓜”总产量增加48.99%,丰产性稳定,大面积生产一般亩产3000kg左右。

5.栽培要点 四川地区春季早熟栽培于1~3月播种。采用营养杯育苗移栽,株行距为0.55m×0.35m,每亩栽植3200株左右。深施重施底肥,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35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 50kg、硫酸钾 20kg,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定植。采收期每隔7~10天结合浇水追施复合肥20kg/亩。及时整枝引蔓,基部侧枝全部剪除。及时预防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苦瓜生产适宜区域。

二、科兴5号莴笋(川审蔬200700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绵阳科兴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 本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后,从分离后代中经过7代筛选育成的耐抽薹、丰产、品质好的纯品系。母本为成都二白皮密节巴,父本为早白甲。

3.特性特征 耐抽薹、丰产品种。株高30.8cm,开展度43cm,叶数42片左右,叶形大尖叶,叶色绿色,茎皮浅绿色,肉浅绿色,茎粗4.5cm,净菜率63%左右;春播抽薹期比对照晚4~5天,夏播从成熟到初抽薹比对照晚5~8天。亩产1250kg左右,外观整齐,净菜率较高,口感好,品质优。

4.产量表现 2001~2002年两年品比试验,平均产量为1216kg/亩,较对照成都二白皮增产16.4%;2003~2004年两年区试,平均产量1249kg/亩,较对照成都二白皮增产17.9%,丰产性稳定,大面积生产1250kg/亩左右。

5.栽培要点 四川盆地春播适宜播期为2~4月,夏播适宜播期为5~8月。夏播应进行低温催芽,搭设荫棚,苗龄25~30天,5~6片叶时定植,定植密度为株行距30cm×40cm。定植前整地施足底肥,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同时施纯氮1.5kg、五氧化二磷(P2O5)2kg、氧化钾(K2O)0.5kg。根据田间情况进行追肥灌水。及时防治蚜虫、斑潜蝇、霜霉病、软腐病等。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生物、化学农药。根据莴笋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陆续采收上市。

三、川腾一号辣椒(川审蔬2005005)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自交系28-6-2-8X 14-7-1-1。

3.特性特征 早熟、结果多、集中、成熟一致。耐寒、耐热、耐旱,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

4.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500kg,最高亩产可达3500kg。

5.栽培要点 播种期四川冬苗为10月中旬至1月上旬,春苗为1月下旬至2月中旬。适时定植,以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为佳。亩用种量为50~100g,亩栽苗4000株左右。注意病虫害防治。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四川和全国线辣椒主产区以及其他辣椒产区推广应用。

四、川绿一号黄瓜(川审蔬2006003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为C99-150作母本、C01-02作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强雌性特早熟黄瓜。

3.特性特征 早熟,早春播种至始收55天左右,连续结瓜能力强。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适宜早春早熟栽培。

针对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通常应用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方式。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分为常规针灸治疗组和平衡针灸治疗组,平衡针灸治疗组采用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分析了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方式和效果。

4.产量表现 每亩产量3800kg左右。

5.栽培要点 四川地区2月上、中旬育苗,3月上旬移栽。开花结果期应及时追肥。辅助人工授粉。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五、成豇7号(川审蔬2008005)

1.选育单位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2.品种来源 之豇特早30中优良株系31×成豇三号。

3.特性特征 极早熟品种;宜作早春栽培,早期产量高;作泡豇豆久泡不软,脆嫩、清香、品质优。

4.产量表现 两年四川省多点品比试验,前期平均产量1099.0kg/亩,比对照之豇844增加93.5%,平均总产量2288.2kg/亩,比对照之豇844增加15.6%。

5.栽培要点 四川盆地3月20日左右播种。适当密植,重施底肥,勤追肥。及时搭架引蔓。及时防治根腐病、病毒病、锈病、灰霉病等病害,采取综合措施,施用高效低毒农药。

6.适宜种植区域 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及豇豆产区均可种植。

食用菌新品种

一、川金菇3号(川审菌2006002号)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品种来源 利用双单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黄色品种。

3.特性特征 菌盖浅黄色,半球形,厚,不易开伞;菌柄长15~20cm,粗0.3~0.5cm,细小菇少,商品质量优。子实体丛生,生长整齐,粗细均匀。转潮快,抗病力强。

4.产量表现 较对照金针12号增产9.63%以上,品质明显优于对照。

5.栽培要点 栽培原料以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进行生产时,产量高,质量好。出菇温度范围为5~18℃,最适出菇温度为6~16℃,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适宜光照强度为5~50lx。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四川各地生产和工厂化设施栽培。

二、川琥珀木耳1号(川审菌2008002)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 出发菌根,琥珀木耳,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从福建引进。

3.特性特征 子实体胶质,耳片形状成耳形或不规则形,浅褐红色至琥珀褐色,背面绒毛,污白色至淡黄褐色,菌丝初白色,后灰褐色。干品粗蛋白含量10.4%、粗脂肪0.035%、氨基酸总量7.84%,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2.741%。抗虫害能力强。

4.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比出发菌株平均增产17%,大面积生产示范中的生物转化率达100%~170%。

5.栽培要点 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6~33℃,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60%~65%,pH值6.5~7.5,子实体生长的相对湿度是85%~95%,避免阳光直射。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可在4~10月栽培,外省条件相似的地区均可栽培。

蚕(桑)新品种

一、洞·庭×碧·波(蚕)(国审桑蚕20000007)

1.选育单位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 (限l×秋丰)×(限2×854B)。

3.特性特征 该品种是含多化性血缘的二化性夏秋蚕斑纹双限性四元杂交品种。具有体质强、抗高温、好饲养、经过短、产量高、茧质优良、蚕种繁殖系数较高等特点。

4.产量表现 单位蚕种产蚕茧量40kg左右。

5.饲养要点 ①由于蚁蚕趋光性和逸散性较强,宜适当提早收蚁。②大蚕食桑快猛,食桑量又较多,特别是5龄盛食期食桑旺盛,要注意充分良桑饱食。根据蚕体斑纹的有无,可将雌雄蚕分开饲养、分开上蔟、分开营茧,有利丝厂利用雄蚕茧缫高品位生丝。

6.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川西北、川东北、川南、川中蚕区夏秋期饲养。

二、川 826(桑)(川审桑 2006001)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2.品种来源 763-3×纳溪桑。

3.特性特征 该品种树型较紧凑,枝条直立,节距4cm,皮红褐色,皮孔细,枝条粗细匀整,秋梢有的呈鸡冠状;冬芽三角形,紧贴枝条,呈红色,有对生芽或斜对芽;成叶长椭圆形,叶片下垂,叶肉厚,叶色深绿,叶面光滑,光泽强,叶长24.3cm,叶幅16.6cm,叶缘乳头状锯齿,叶基深凹,叶尖短尾。雌花,椹多而大,紫黑色。发芽期3月15~19日,开叶期3月20~25日,夏伐式修剪生长芽占21.39%,止芯芽占37.29%,叶片成熟期5月上旬,属晚生桑。桑叶凋萎速度平均每小时失水率2.09%,耐贮藏,秋叶硬化期10月上旬。

4.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桑树品种区域试验,3个试点调查夏伐式修剪川826,春季平均单株产叶量为1412.g,比对照湖桑 32号高15.1%;秋季平均单株产叶量为1423.6g,比湖桑32号高17.77%;全年平均桑产叶量为1819.7kg/亩,比对照湖桑32号的1597kg/亩高13.95%;粗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3.13%,总糖含量比对照高2.2%,公担桑产茧量比对照高13.51%,万头产茧量比对照高8.88%。抗旱能力比湖桑32号强。

5.栽培要点 川826适合四川各个蚕区、特别是蚕种场嫁接繁殖,有利于提高蚕种质量。如在土质肥沃,水肥条件好的地方,更能发挥品种的丰产性能和提高叶质。在剪伐形式上以冬季重修最宜,也可以夏伐式修剪,宜中低干养型,注意适当多留条和防治红蜘蛛危害。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盆地及丘陵蚕区。

猜你喜欢
四川省要点栽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油麦菜栽培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