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盆景公园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2011-08-15 00:48徐巧峰胡岚平
山西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盆景太原市公园

徐巧峰,胡岚平

(1.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2.山西林业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太原市盆景公园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徐巧峰1,胡岚平2

(1.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2.山西林业发展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通过采用实地调查、查阅资料与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盆景公园植物配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其植物配置符合生态原则、美学原则、季节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园内植物配置的不足,建议结合功能需求,合理增减植物品种、加强植被保护、营造垂直景观和提升公园文化品位。

太原市;盆景公园;植物景观;配置方法

盆景公园是展示盆景植物独特风姿和造型艺术的主题公园。太原市盆景公园以江南古典园林为蓝本,以植物造景为主体,营造了一个布局内敛、景观秀美,集休闲、娱乐和盆景展示为一体的优美园林景观。

1 公园概况

太原市盆景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位于太原市老军营小区西巷中部,是太原市第一处住宅小区游园。全园总面积1.47 hm2,绿地面积0.96 hm2,绿地面积占全园面积的65%.

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查阅资料与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盆景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特征进行调查,并做详细记录。

调查发现盆景园中配置的植物资源有27科44属,共73种。乔木有:油松、白皮松、华山松、侧柏、圆柏、塔柏、银杏、毛白杨、小叶杨、旱柳、垂柳、白榆、桑树、龙爪桑、白玉兰、山楂、苹果、海棠、山丁子、白梨、山桃、碧桃、紫叶桃、红叶李、合欢、槐树、龙爪槐、元宝枫、栾树、洋白蜡。灌木有:桃叶卫矛、沙地柏、月季、大叶黄杨、胶东卫矛、金叶女贞、牡丹、红叶小檗、华北珍珠梅、贴梗海棠、七姊妹、黄刺玫、白玉棠、重瓣榆叶梅、黄杨、毛黄栌、木槿、连翘、紫丁香、白丁香、小叶女贞、迎春、金银木、杜鹃、荆条。草本及地被植物有:爬山虎、五叶地锦、紫花地丁、紫羊茅、高羊茅、紫花苜蓿、黑麦草、草地早熟禾、三七景天。盆栽植物有:苏铁、罗汉松、日本五针松、榔榆、榕树、杜鹃、荆条、三角梅、小叶黄杨。

3 盆景园植物配置分析

该盆景园的植物配置比较合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结合,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获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3.1 盆景园植物配置特点

3.1.1 植物配置符合生态原则

该盆景园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基调,多选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同时引种驯化了一些南方植物。如:为了体现盆景的特征,大量应用了乡土树种龙爪槐、国槐和金银木等;为了体现小山景观的四季特色,在山体上采用秋季异色叶植物黄栌和元宝枫等,并适当种植栾树、银杏、洋白蜡;引种培育南方植物三角梅、苏铁等。植物配置较为多样化,符合生态原则。

3.1.2 空间组合符合美学原则

该公园兼有盆景作品展示和服务周围居民的双重功能。因此,要使其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审美、健身于一体的优美空间,环境是第一要务。该园在植物配置上,充分把握了不同植物干、枝、叶、果的形态、颜色和质感等,根据不同植物的大小、高矮及叶片的疏密等情况,有机结合,合理搭配,构成了丰富多彩、别具特色、和谐优美的空间环境。

园内植物种植以孤植、丛植和列植为主。孤植多选择姿态优美、色彩独特的树种,如龙爪槐、龙桑、白皮松、山楂、紫叶李等;丛植则根据绿地的需求选择树种,如金银木、丁香、黄栌、黄刺玫等;园路两侧普遍采用列植,可选择银杏、龙爪槐、国槐、金银木等。

3.1.3 体现了季相变化

盆景园内乔木、灌木、藤本、地被等组成了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且按季节特点配置了较有特色的植物。如:春天开花的有迎春、碧桃、榆叶梅、连翘、丁香、玉兰等;夏天开花的有木槿、月季、三七景天等;秋天观叶的有元宝枫、黄栌、银杏,观果的有海棠、山丁子、连翘、山楂、金银木、苹果树等;冬季有翠绿的油松、桧柏等。从叶色看,常绿树色泽较浓,枝多叶茂,感觉稳重;落叶树色泽较淡且随季节变化,花色鲜艳,感觉活泼。另外,不同的树种,叶色的深浅也不同,如柳树叶色较浅,玉兰次之,而松柏类较深。将不同颜色的植物配置在一起,既使公园富于了色彩变化,又使其处于统一的绿色基调中,使人感到和谐悦目,增加了视野的深度感。

3.2 盆景园植物配置的不足

1)植物种类较少。如在公园道路、绿地及山体上大量种植了龙爪槐和金银木,其它植物配置较少,景观单调乏味。

2)养护工作不到位。盆景园西面山坡上植物,缺乏后期养护,植物被破坏,景观效果差。

3)垂直绿化薄弱。公园东西方向是居民楼,北侧是幼儿园。园外景观欠佳,园墙造型及色彩不美观,公园边缘没有进行有效的绿化和遮挡,影响了垂直绿化的效果。

4)夏季花卉较少。每到盛夏,园中除几株月季,1株木槿和2株栾树零星开花外,满园都是绿色,没有色彩斑斓的花卉植物,景观色彩单调。

5)人为改造景观,园中意境缺失。之前盆景园入口主景区,最内一层以4株大叶黄杨球作障景,使园内水榭、曲廊、假山若隐若现。中间一层是几株月季花鹤然独立,芳艳独秀。最前面一层是杜鹃、荆条、苏铁、沙地柏、日本五针松、荆条、小叶黄杨等盆景植物,高大的垂柳左右各1株,地被植物为紫花地丁。这种植物配置使公园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配置手法和空间艺术原理,营造了一幅江南式的自然美景。但现在却将大叶黄杨球砍掉3棵,入口广场建起了升旗台,缺少了江南古典园林的韵味,失去了该园最有特色的景观。

6)生态文化欠缺。公园中树木、花卉多数没有挂牌标识,游人在游园时不能同时了解植物的相关知识,不利于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

4 植物配置建议

4.1 合理增减植物品种

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品种,使公园植物更加丰富多彩。如增加一些夏季开花的木本和草本植物,也可搭配一些多年生花卉或当年生花卉,丰富夏季景观。移除园内广场上阻挡视线的树木,使广场成为开阔的空间,利于游人活动。

4.2 加强植被保护

由于园中山体全为土山,其下部周围需筑护坡池,以防止水土流失。在坡上需密植扶芳藤、苜蓿等地被植物,营造郁郁葱葱的山体景观效果。

4.3 营造垂直景观

太原市盆景公园是一个小巧玲珑、精美秀丽的公园,但园墙及墙外的不良景观破坏了公园的整体绿化效果。因此,在园墙或墙外应多种植藤本植物,加以垂直绿化。如墙角下种植爬山虎、菱霄、五叶地锦、牵牛花等藤本植物,既可屏蔽园外不良景观,又美化了竖向景观。

4.4 注重公园生态文化

与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现代公园相比,太原市盆景公园的古典式园林特色鲜明,可谓一枝独秀。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公园的文化品位,通过盆景艺术的展示和植物标识牌的完善等,增强公园的文化性和知识性,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1]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6):217-218.

[2]朱丹粤.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原则[J].华东森林经理,2002(2):54-56.

[3]程哲人,凌 舒.论南京市公园植物的配置[J].江苏林业科技,2000(9):96-98.

[4]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TU985.12

B

1007-726X(2011)03-0038-02

2011-06-01

徐巧峰(1968— ),女 ,山西五台人,2011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盆景太原市公园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在公园里玩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微型盆景欣赏(二)
微型盆景欣赏(一)
微型盆景欣赏(一)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