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升的“品格论”及对中职德育的启示

2011-08-15 00:47杨善铭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品格德育工作德育

杨善铭

(河源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吴俊升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19世纪30年代,根据在北京大学讲授的“德育原理”讲义,他修订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以“德育目的”、“德育实施依据”、“德育方法”为主线,从“品格论”、“道德论”、“道德实施论”三个维度系统地阐述了其德育思想。其德育思想体系完整,逻辑严谨,理论性强。虽然离现在半个多世纪了,仍不乏“真知灼见”,尤其他的“品格论”对中职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吴俊升的“品格论”

(一)“品格”与“品格的形成”

“品格”是吴俊升“品格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德育涉及三个问题:(1)关于品格的问题。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养成品格。(2)关于“道德律”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儿童之善良品格。而“社会善恶之判断,则以社会公认之道德律为标准,故养成善良品格者,即使儿童之行为合于社会公认之道德律也”。(3)实施问题。即,如何实现目标、养成儿童之优良品格。

品格是什么?吴俊升认为:“…吾人所欲明者道德教育之对象‘品格’义果何指耳。此以波扬之定义为较当:‘一人之品格,乃彼之所以为彼,及所以异于他人者,乃其心理之特征,乃其心理活动之形式。’”可见,他认为品格是以一种标注自我、区别他人的基本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形式。

那么品格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品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吴俊升认为,品格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品格形成的因素包括物质因素、社交因素、个人因素。物质因素包括个人生理状况、个人职业状况、风土气候等。社交因素是指个人社会交往的外在环境。个人因素是指个人对品格的反省与修炼。那么教育对品格的形成起什么作用呢?吴俊升认为:“吾人并非赞成教育为万能者,品格既为环境及遗传所生,则遗传及环境,足以限制教育之力量。教育固非无效,亦非万能,而系有限制者也。在限制之范围内努力,使教育之效能,达于极限,是则教育家之职任尽矣”可见,吴俊升肯定了教育对品格形成的有限作用。

(二)“品格分类”与“因品施教”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品格呢?这需要确定适当的德育方法。为此,吴俊升主张对“品格”进行分类。“…为研究之便利,未尝不可将各个特殊之品格,就其大体相似者各归一类。复举各类特征,以为规定德育方法之张本。”那么如何对品格进行分类呢?他认为,“每种品格,皆由知情意三种因素势力之强弱及配合方式之不同而生”。据此,他将品格分为五类:

1.纯粹品格。(1)感受品格。该类人感受特别敏锐,生性怯弱。(2)行动品格。这类人精力充足,性格乐观,行动倾向特别强。(3)思想品格。这类人好反省,爱求知,不爱与人交往。

2.混合品格。(1)行动—感受品格。这类人为强烈的感情驱使,为实现理想信念,对现实一切物质利益,都无所计较。(2)行动—思想品格。这种人的行动受理智的指导,能自我克制、有决断,能忍耐。(3)思想—感受型。这种人感受敏锐,极富智慧。

3.均衡品格。这类品格知、情、意三种因素势力均衡。(1)平衡品格。这种人行为平常,但生活和谐平稳。(2)无定品格。这种人随遇而安,没有特别的个性。(3)冥顽品格。这种人的感受力和行动力差,大多懒惰、顽钝、昏懒糊涂。

4.不规则品格。这类人品格中的知、情、意没有固定性和统一性。时而知占优势,时而情占优势,变动不居。(1)浮动品格。这种人的信仰和感情,常常独自发生作用。他反复无常,难以相处。(2)狐疑品格。这种人品格中,常有两种以上相反的因素互相对抗,又不相上下。因此,他患得患失、犹豫不决。(3)矛盾品格。这种人喜欢与人“唱反调”。别人说是,他说非。

5.变态品格。这是不规则品格走向极端、病态的结果。(1)猜疑病。这类人喜欢猜疑、鄙薄他人。(2)忧郁病。这种人体质孱弱、悲观失望。(3)癔病。这种人喜怒无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与行动。

正是基于以上品格之分类,吴俊升指出:“实施道德教育者,当视品格之类别而施以适当之方法。”即德育工作者要针对不同品格,采取不同德育方法,做到“因品施教”。

(三)“品格缺陷”与“因缺施教”

吴俊升认为,品格不仅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教育开始时,儿童之品格已有相当之构成。且家庭教育,亦已构成品格之大部。故小学教育非施于一张白纸,乃施于粗具轮廓之品格。”然而,由于父母遗传、身体的缺陷或者教育的不当,儿童的品格难免存在缺陷。我们应该正视儿童的品格缺陷,分析这些品格缺陷的成因,以采取适当的方法。为此,他详细介绍了儿童的几类品格缺陷。

1.诳语。它可分为有意之诳语和无意之诳语。有意之诳语为故意说谎。儿童故意说谎起因父母对子女说谎,而子女不自觉地模仿。儿童而后说谎往往出于“惧怕”自己的秘密被成人知道,不得已说谎。教育者对此不要太焦虑,只要针对说谎的原因加以校正即可。“无意之诳语”是儿童心理应有的表现。儿童观察往往不仔细、思维又活跃,说出来的话往往与真实情况不符合。我们就认为他们说谎。因此,对此不必担心。

2.偷窃。儿童偷窃因为:(1)儿童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儿童生来即有攫取物品之倾向,凡在其范围以内,彼所喜爱之对象,均愿取为己有,当其最初攫取也,并无所有权问题之考虑。”(2)他人的盗窃行为,给儿童做了坏榜样。(3)借偷窃为达满足其他欲望之手段。(4)心理变态之偷窃。只为偷窃而偷窃,并没特别的其他原因。成人应针对偷窃的不同原因采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而不能不问原因,一律严惩。

3.懒惰。即儿童不喜欢学习和劳动。懒惰的原因有:(1)生理缺陷。儿童往往因身体有某种缺陷而无精打采、容易疲惫,敷衍老师布置的任务。要矫正此种懒惰,须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2)教育方法不当。老师所讲的功课与儿童联系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此,应改善教法,设法建立功课与儿童的天然活动的内在联系。(3)受到不公正待遇,情感郁结,以懒惰来对抗老师和家长。对此,要采取心理疏导之策。

4.不服从。儿童不服从成人,有时是出于自尊心,有时是命令不合理,有时是感情郁结。对待儿童的不服从,也应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总之,我们对待儿童的品格缺陷,应该先分析原因,明确各种缺陷的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吴俊升的“品格论”对中职德育的启示

吴俊升的“品格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该理论的某些具体观点,在今天未必无懈可击。然而,它高度重视“儿童品格培养”的态度和该理论的“品格分类”、“因品施教”和“因缺施教”反映的德育思路,对目前的中职德育仍有重要意义。

首先,吴俊升的“品格论”丰富了“德育目标”理论,提升了德育理论水平,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职德育目标。中职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这已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知晓。然而,他们对此了解并不深入。什么是品格?品格是如何形成的?教育形成品格是否可能?品格由哪些要素构成?品格有哪些类型?每一类型的品格各有什么特征?我们通过怎么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这一系列问题足以难住他们。而品格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难以具体、准确地把握德育目标。他们的德育工作也因此缺乏针对性。而吴俊升的“品格论”系统地提供了这些德育理论知识,有利于我们提高德育理论水平,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德育目标,提高中职德育实效。

其次,吴俊升的“品格论”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目前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明确中职德育工作的重心。既然“培养优良品格”是中职德育的最终目标,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应该围绕着“学生品格的培养”开展。然而,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并非如此。(1)学校德育部门以“晨会”、“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德育工作。晨会包括“升旗仪式”和“值周领导训话”。“讲座”大多针对特定的事项而开展。学校德育部门的德育工作,除了“升旗仪式”具有“培养学生品格”的特征外,其他大多针对具体事项而开展,“日常事务管理”痕迹明显。(2)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德育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中职主任除了要进行班级管理外,还要承担日常教学工作。班主任花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时间并不多。因此,中职班主任难以围绕“培养学生品格”开展工作。(3)中职德育教师的工作重心也不是“学生品格的培养”。中职教育开设《经济与政治》、《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和《职业道德与法律》四门德育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只有《职业道德与法律》涉及“道德教育”内容。现实中,不少中职学校将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上,追求“学生着装、发型的规范统一”、“良好的教学秩序”、“学生对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等直接目标的实现。诚然,这些直接目标的实现非常必要。但众多德育工作者忙于追求直接目标却忘记了“培养学生优良品质”这个终极目标。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再次,吴俊升的“品格论”中的“品格分类理论”、“因品施教”、“因缺施教”思想,对我们创新中职德育工作思路具有启示作用。德育老师和班主任是中职德育的主体。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讲授包括道德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在内的德育知识,他们的德育工作呈现“智育化”倾向。学生从德育课堂中获得德育知识。但道德知识不等于优良品格,学生懂得道德知识并不必然做出道德行为,德育老师的工作未必能促进学生的优良品格。而班主任在德育部门的领导下,可以用班规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班主任德育呈现“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特征。那么,他们的工作是否必然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品格呢?不少学生虽在制度约束下行为良好。但这并非优良品格使然,而是他们担心违反制度要承担不利后果。因此,现有的中职德育工作虽能实现“良好教学秩序”等直接目标,但难以实现“培养优良品格”的最终德育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可以借鉴吴俊升的“品格分类理论”和“因品施教”、“因缺施教”思想。中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讲授相关的品格知识,而中职班主任则对班上的每个学生的品格进行评价和归类,并找出每个学生品格中存在的缺陷,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完善学生的品质。这样我们离中职最终德育目标就更近些。

[1]吴俊升.德育原理(20世纪中国教育名著论丛)[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品格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