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致心电图改变35例分析

2011-08-15 00:48单成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疫源立克次体恙虫

单成花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心电图室,福建三明365000)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引起多器官损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该病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我院2003年6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64例恙虫病患者,其中3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55%),现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中,男26例,女9例。发病年龄4-73岁,平均(39±9)岁。发病前均否认心脏病史,均否认有过心血管病表现。发病后3~10天入院,入院时均有发热,体温37.8~41℃;头痛12例,咳嗽13例,全身酸痛9例,皮肤焦痂、溃疡29例,淋巴结肿大25例,皮疹4例,结膜充血3例,脾脏肿大16例,肝脏肿大10例,胸腔积液3例,黄疸1例。

1.2 诊断标准 ① 有野外接触史;② 突发高热伴有特征性溃疡或焦痂;③ 淋巴结肿大、皮疹;④ 外斐氏反应OXK≥1∶160;⑤ 恙虫病立克次体DNA阳性。符合其中3项即可诊断为恙虫病[1]。

2 结果

2.1 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35例,占5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0例,单纯部分ST段及T波改变5例,窦性心动过速伴部分ST-T改变6例,左室高电压6例,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4例,心房纤颤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2.2 心肌酶 35例均做心肌酶检查,AST增高21例,占60%;LDH增高23例,占66%;CK增高9例,占32%。

2.3 治疗 本组患者确诊后以氯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以及左氟沙星治疗,使用左氟沙星无效者改用氯霉素治疗[2],全部治愈。

35例患者出现恙虫病心电图改变,时间多在发病后4~10天,确诊后以氯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体温在一周内恢复正常,入院7天后复查心电图,正常21例,占60%。入院10~14天再次复查心电图,正常34例,占97%,异常心电图为室早1例。

3 讨论

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其对心脏的损害表现为非化脓性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弥漫性或局限性炎症细胞浸润,重症者可有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症性改变常累及心肌,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和心外膜[3],从而出现多种多样的心电图改变。

恙虫病对心功能的损害是可逆的[4],经病因治疗及对症处理后,随着恙虫病的痊愈,心电图也恢复正常或有明显改善,一般不留后遗症,预后尚好。

本组35例恙虫病诊断成立,发病前均否认心脏病史,心电图改变多发生于病程第2周,以室上性心律失常为主,心电图改变多呈一过性,除少数患者需对症处理外,所有患者随着病情恢复心电图改变逐渐消失,未发现后遗症,预后好。有1例出现异常心电图的患者出院后半月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

因此,患者心电图改变为恙虫病所致。但对重症者,应引起重视,须动态观察心电图并及时治疗,必要时行心电监护,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减少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1]杨绍基.恙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2008,39(1):40-46.

[2]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139.

[3]诸思斌,施光峰.恙虫病研究新进展[J].世界感染杂志,2003,3(1):65 -67.

[4]刘远鹏.恙虫病心电图改变1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4,2(3):262.

猜你喜欢
疫源立克次体恙虫
“撸猫”需当心感染立克次体
恙虫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春夏季户外谨防与小虫“亲密接触”
试论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现状及对策
我国斑点热立克次体感染与免疫的实验研究
人大委员提议: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检测和救护体系建设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血必净对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保护作用
新发蜱传病原体
——劳氏立克次体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