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2011-08-15 00:42牛雪梅杨克涛
山东水利 2011年9期
关键词:东阿县重点县水务局

牛雪梅,唐 英,杨克涛

(东阿县水务局,山东 东阿 252201)

聊城市东阿县地处鲁西北黄泛冲积平原,山东省海河流域,徒骇河水系,有位山、郭口2大引黄灌区。全县总面积729 km2,辖11个乡(镇)、办事处,共507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人;耕地面积4.33万hm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15 hm2。

东阿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涉及全县11个乡(镇)的266个行政村,区内共有耕地面积2.13万hm2,人口15.10万人。该项目自2009年付诸实施以来,已完成灌排沟渠治理253.60 km;新建、改建渠系建筑物313座;新打、维修机井548眼;新建提水泵站5座;新建扬水站2座,维修扬水站1座;新建井灌区低压管道节水灌溉工程3 140 hm2;铺设PVC输水管道325 km;新建国侯泵站配套节水工程206.67 hm2,铺设PVC输水管道23 km;新建流量、水位中心控制系统1处,新建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11处,共完成工程投资5 665.83万元。

东阿县水务局为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紧紧围绕“综合性治理、规模化推进、新技术支撑、高标准建设、文明式发展,用水户参与”30字方针,扎实开展工程建设。2009年度、2010年度工程均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实施以来的主要做法为“一早、二严、三新”。

1 立足“早”字

东阿县水务局为推进全县水利事业快速发展,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农田水利的要求,2008年9月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历时3个月编制完成 《东阿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2009—2020年)》。该规划着眼长远,着力点明确,发展思路清晰,是该县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的导向标。同年12月,该规划通过了由聊城市水利学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小组的评审。

2009年7月,国家计划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东阿县水务局随即以《东阿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2009—2020年)》为基础,编制完成《东阿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打下了良好基础。

项目实施前,东阿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部门以及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对项目的组织领导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为加快项目建设,东阿县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业务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东阿县水务局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于早规划、早成立领导组织,争得工作主动权,项目竞标和实施非常顺利,为按时保质完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严格程序,严把质量

1)严格程序操作。技术是基础,质量是根本,安全是保障,进度是关键,投资控制是目的,抓好“五项控制”是建设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的根本保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东阿县水务局严格按照国家基建程序操作,严格执行四制管理。东阿县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控制,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按照合同,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受政府委托履行政府监督职能。

2)严把质量监督。在质量控制方面,东阿县水务局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参建各单位参加的质量管理小组上,强化小组职能,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设计、监理、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坚持项目法人、监理、施工单位的月、周、日例会,坚持三检制,坚持发生质量问题的“三不放过”,坚持隐蔽工程和重点部位的四方现场验收和旁站监理,坚持考核、表彰奖励的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除施工单位自己的试验室外,县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也专门建立了中心试验室,对各单元工程和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验,从源头上严把工程材料水泥、钢材、石料等的质量。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1)新技术支撑。东阿县水务局为了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降低灌区运行管理费用,在高效节水项目区采用了科学灌溉决策与用水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由信息采集传输、IC卡取水控制、信息管理、决策支持和远程监视控制等5大功能组成,包括农田墒情自动测报与灌溉预报系统和泵站自动化管理系统。农田墒情自动测报与灌溉预报系统是通过农田墒情自动测报系统对旱情的自动监测,了解旱情发展动态及变化趋势,并通过灌溉预报系统实现对农作物的适时适量的灌水管理,是灌区节水灌溉管理与精准灌溉技术决策的依据。泵站自动化管理系统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RTU实现对电动机的启动控制、水量的测量及电动机运行的监控,并通过GPRS通讯实现与中心管理站的通讯连接,是实现用水计量自动化和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借助信息查询系统丰富的数据信息,可以开展灌溉用水管理和分析工作,为灌区用水信息共享创造便利条件。依据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和作物需水量计算模型,系统可准确给出灌溉时机与所需水量及各级渠道(地块单元)的用水计划,便于用水调度或制订灌溉计划;系统采用非接触式高频触发磁卡控制技术,实现非接触式刷卡灌溉自动化控制机井水泵,彻底解决了井灌区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预付收费难、机器操作难等问题,实现了对灌溉用水计划的控制管理。

同时,在井灌项目区采用了机井池下卧技术。机井池是机井的首部枢纽构件,原来均布置为地上建筑物,每个占地15~20 m2。本次施工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并与当地村干部及农民群众座谈、讨论,最终确定新打机井池全部采用下卧技术,既减少了耕地占压,又减少了人为破坏和设备盗抢问题的发生。

2)新模式管理。为推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从项目规划、施工建设到工程完工,农民用水户协会全程参与。项目区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6个,目前各用水户组织工作开展扎实,运转正常。

工程设施、设备作为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由东阿县水务局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办理工程产权登记及管理、使用移交手续。

各用水户协会负责每年在灌溉期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用水期间,组织专门人员现场随时检查、维护,同时杜绝跑冒滴漏,避免用水浪费。用水户协会依据水资源调度方案制订灌溉用水计划。灌水期间,管理人员根据各水源控制的灌溉面积及用水户多少、各户的作物类型及面积确定灌水时间,然后按地块顺序排队,并预先通知各用户,以便施肥管理。管理人员与用水户测量灌水量、灌溉面积、灌溉时间、灌溉用工、灌溉用电等,共同做好现场巡查工作,确保正常供水,避免浪费。

用水户协会在有关业务部门指导下加强规范化建设、自身能力建设,包括硬软件建设、管理组织协调及业务能力的提高。县水务局以乡(镇)水利站为基础,建立农村小型水利技术服务网络,为用水户协会、承包租赁单位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提供无偿技术服务和培训,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

同时,东阿县水务局在建立工程运行和水价改革机制上也进行了探索。各用水户协会均制订了组织章程和运行管理制度,使项目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座谈、了解、走访群众,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并经县政府批准出台了《东阿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水价改革方案》,使工程运行能够有持久的经费来源,保证水利工程一次建设,持久运行。

3)新美观装饰。小农水利重点县项目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但真要把工程建成老百姓满意工程,就必须摒弃以往工程建设只重建设不重环境协调的做法。为提高工程的整体美观,东阿县水务局邀请徽标设计专家专门设计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徽标,安装在工程主体位置,并对工程进行了涂料粉刷,使工程与环境真正达到了“相融、相衬、相映”。

猜你喜欢
东阿县重点县水务局
通川区水务局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2017年东阿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总结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精准扶贫探析
赏桃花
沁县应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
货船澳门附近海面沉没 七名船员全部获救
浅析清代泰安府东阿县的一通戒赌碑
2020年建成800个木本油料重点县
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