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断面 水尺与水位 流速 径流的形成过程

2011-08-15 00:48
山西水利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水尺纵断面产流

河流的断面

河流的断面分为纵断面及横断面。纵断面:沿河流中线(也有取沿程各横断面上的河床最低点)的剖面,测出中线上(或河床最低点)地形变化转折点的高程,以河长为横座标,高程为纵座标,即可绘制出河流的纵断面图。纵断面图表示了河流的纵坡及落差的沿程分布。横断面: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为在该处河流的横断面,它的下界为河底,上界为水面线,两侧为河槽边坡,有时还包括两岸的堤防。横断面也称为过水断面,它是计算流量的重要标志。

水尺与水位

水尺是直接观读江河、湖泊、水库、灌渠水位的标尺。水尺的历史悠久,直至现代仍在广泛使用。我国在世界上最早使用水尺,《史记》说大禹“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就记载了水尺的使用。

河流或者其他水体的自由水面离某一基面零点以上的高程称为水位。水位的单位是m,一般要求记至小数点后2位,即0.01 m。以水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可绘出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水位过程线。

流速

流速是指水流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渠道和河道里的水流各点的流速是不相同的,靠近河(渠)底、河边处的流速较小,河中心近水面处的流速最大,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横断面平均流速来表示该断面水流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河流比降大时,流速也大

径流的形成过程

从降雨到达地面,至水流汇集、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为了在概念上有一定的认识,可把它概化为两个阶段,即产流阶段和汇流阶段。

产流阶段。当降雨满足了植物截留、洼地蓄水(填洼)和表层土壤储存(下渗)后,或降雨强度超过下渗强度时,其超过下渗强度的雨量,开始沿地表坡面流动,称为坡面漫流,是产流的开始。如果雨量继续增大,漫流的范围也就增大,形成全面漫流,这种超渗雨沿坡面流动注入河槽,称为坡面径流。地面漫流的过程,即为产流阶段。

猜你喜欢
水尺纵断面产流
产流及其研究进展
地铁线路纵断面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浅析国内海洋渔船与海船载重线、水尺标志勘划的区别
不同坡面单元人工降雨产流试验与分析
海运电厂船舶靠岸侧水尺图像采集实验研究*
水尺标志放样及数控切割解决问题方案
北京山区侧柏林地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影响因素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普速铁路轨道大修中平纵面的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