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静脉推注后输液空气进入的护理

2011-08-23 06:08陈玉兰吴洁华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输液管输液器头皮

陈玉兰,吴洁华,胡 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南昌 330006)

输液过程中静脉注药是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常执行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静脉注药后头皮针连接输液管时,常会出现头皮针内进入空气的现象。打开输液开关后,空气会随液体进入体内,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安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1]。为预防此现象的发生,2010年9-1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改进护理操作方法,有效地预防了静脉注射后输液空气的进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进行输液、并需静脉注射药物的患者8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66岁,平均(36±4)岁。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姓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主要材料

使用7号一次性头皮针和一次性输液器(上海康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00617)。

1.2.2 输液方法

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按常规进行静脉输液并在输液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完毕后,先观察并确定输液管内无气体,然后将注射器与头皮针分开,打开输液器开关,滴2~3滴管内的药液进入头皮针接口,使头皮针接口部位充满液体,再将输液器迅速连接头皮针接口。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按常规进行静脉输液并在输液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药物,完毕后,先观察并确定输液管内无气体,然后将注射器与头皮针分开,直接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

1.3 观察指标

1)是否有空气进入体内;2)排除空气所用的时间;3)在排除空气时,患者的不适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空气进入体内、排除空气所用的时间和患者的不适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在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转换过程中,当脱开连接时,因为液体表面张力,头皮针软管末端、输液器末端及注射器乳头出口处液体会发生内陷,留出小空隙[2]。传统方法转换连接,因没有驱除上面空隙中的空气就连接,当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开始时,这些空气(约有0.05~0.1mL)就会随着液体进入静脉。少量空气进入静脉,可以经过肺动脉到肺小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后被打散,吸收、损害较小。如果需要多次静脉注射,则造成多次空气进入,多个小气泡可在静脉内融合成大气泡,从而阻塞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导致空气肺栓塞,引起严重缺氧,甚至造成死亡[3]。尤其在抢救危重心脏衰竭高龄患者时,空气进入会加重心脏负荷、加重心衰,如果取左侧卧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也不利于病情好转[3]。虽然少量空气进入人体,可通过护理措施和患者肺部自身排出,一般可避免发生不良后果。但在患者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即使是安全量空气亦会引起患者及家属恐慌,造成心理压力,有的甚至要求拔出针头,重新排气穿刺,若当场解释处理不当,有的还会引起护患矛盾、纠纷甚至被投诉,严重影响护士工作情绪,增加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若遇患者病情变化时,家属也会认为是空气进入人体引发的,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改进转换连接的优点:将液体填满头皮针接口的小空隙后再连接输液器,做到液体对液体,空气不会进入静脉,操作耗时仅需5~8s·次-1。尽管有0.2~0.3mL的药液浪费,但能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人体,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有了安全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杜绝了空气栓塞的发生[4]。而传统方法转换连接,因头皮针与注射器分离后头皮针接口处无液体充满而有少量空气(约有0.05~0.1mL)存在,后空气存在于头皮针接口的颈部,尽管用手轻弹驱赶气体上升至莫非氏滴管内,但不能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人体,即使有效,也需耗时50~60s·次-1,并因驱赶气体牵拉头皮针针柄,引起穿刺部位不适或疼痛,并且易造成穿刺部位肿胀。本研究中观察组改进输液方法,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人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改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且排气的时间明显缩短,因此护士可将节省下来的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对老年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或进行各种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输液过程中需要静脉推注药液的患者,静脉注射后采用改进方法连接头皮针接口,可以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体内,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消除了患者的疑虑,大大地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 周运红,戴文风,孔丽.关于解决输液器终端器内残有空气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6(16):39.

[2] 王美珍.静脉滴注与推注转换时防空气进入的方法[J].护理学报,2009,4(16):74.

[3] 潘静,邵英燕.静脉注药时防止空气进入的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11):86.

[4] 廖炽兰,潘丽芬,丘宇茹.预防输液中进行静脉推注后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16):28.

猜你喜欢
输液管输液器头皮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输液器的秘密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让头皮爱上做SPA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插头帽的巧用
输液管内空气排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