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山区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2011-08-30 06:12曾间宽李桂宝
护理研究 2011年20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教育者病人

曾间宽,李桂宝,文 勇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病,近年来发病率又逐年升高,并且趋向年轻化。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亿多高血压病病人[1],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而高血压病病人的疾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经成为病人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因素[2],因此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但是,粤北山区的病人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落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加上生活条件落后、经济拮据,患病以后任其发展,所以危害性更大。如何使他们转变思想,主动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对新城门诊200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2010年3月—7月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新城门诊高血压病病人200例,男98例,女 102例;年龄:40岁以下6例,40岁~50岁18例,51岁~60岁70例,61岁~70岁79例,70岁以上27例;文化程度:文盲37例,小学 82例,中学46例,中专26例,大学 9例;职业:工人36例,农民 58例,干部 28例,教师及医务人员27例,个体职业及家庭主妇51例。

1.2 方法 调查表为自行设计,由心血管内科专家审定。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向被调查者详细讲解问卷内容,使被调查者了解调查的目的,充分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如实填写。对于文盲和老年眼花病人由调查护士与病人交流后代为填写。调查表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表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调查表采用单项选择法和多项选择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人对高血压的认知情况、健康教育获得途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

2 结果

2.1 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病人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n=200)

2.2 病人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见表2)

表2 病人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n=200)

2.3 病人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见表3)

表3 病人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n=200)

2.4 病人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见表4)

表4 病人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n=200)

3 讨论

3.1 高血压病病人普遍缺乏疾病知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在农村及城镇边缘人口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他们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又普遍缺乏,如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起居等,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缺乏这些常识,从表1可以看出,即使有92.0%的病人知道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不知道怎样控制肥胖,饮食随心所欲,不能坚持运动。其服药知识也明显缺乏,有44.0%的病人不能按医嘱服药,17.0%的病人随意减量或停药,认为血压高就服药,血压低则减量或停药。还有53.0%的病人不知道血压的正常值,甚至有84.0%的病人没有规律地测量血压,这些与山区人民文化程度低有很大关系。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现象仍然严重,很多高血压病病人从来没有体检测量血压,直至发病或者出现并发症被送到医院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近年来,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开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但离高血压知识的普及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应重视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健康知识宣传。

3.2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者应为专业人员 高血压病病人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较多,但是来自医务人员的信息不多。表2显示,只有41.0%的病人接受过医护人员关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来自院外的信息是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及病友之间相互交流,但这些高血压知识一般是经验性的,比较肤浅,也不够全面,仍然需要医护专业人员对病人进行深层次宣教。调查中发现,95.0%的高血压病病人如果出现危急情况不知道如何急救,这说明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没有反复强调这方面的知识。提示,在今后工作中不能忽视任何细微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医院设有咨询电话,但很少有病人主动打电话咨询,特别是没有与医院接触过的病人。说明宣传力度不够,应该引起重视。

3.3 根据门诊特点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 由于门诊病人多,医生工作量大,医生均忙于处方用药方面的治疗,对病人的疾病知识、服药知识、生活方式、心理指导等都没有时间顾及。又因病人在医院逗留的时间短,诊治后便马上离开,往往失去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所以,医生在接诊高血压病病人时要介绍病人找专业护士咨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才能达到医生护士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医院定期举行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以幻灯片的形式授课,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提供一些专业书籍给病人阅读,也可列举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病例供病人借鉴,也可介绍病人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健康经验。对一些共性问题可印刷成健康教育处方或宣传资料,附上咨询电话,逐一发给病人。

3.4 健康教育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及沟通能力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的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3,4]。所以,健康教育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表达能力、灵活的沟通技巧。由于病人具有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因人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血压值,可以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喻成高压和低压,脉压就是高压减去低压的值,使病人很容易理解并牢记在心。同时,健康教育者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有些病人对调查不理解而不愿意填写,经过耐心解释,使他们充分了解调查的意义,才得以配合调查。通过与病人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从相互认识到相互理解,然后相互信任,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病人自觉自愿执行健康行为,保证健康教育效果。

[1] 作振球,马长生,洪昭光.实用高血压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07-1017.

[2] 徐小评,牟思琼,兰学茹.社区 105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研究[J].四川医学,2002,23(12):1340-1341.

[3]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97.

[4] 程满意.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6A):1489-1490.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教育者病人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谁是病人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病人膏育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