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事

2011-09-03 02:39黄志雄
福建文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结缘茶叶

黄志雄

屋外的天空如墨一般,黑沉沉的,想是要下雨了。这几天持续高温,已让很多人内心生痛、生闷。我一贯比较善于化解窘境,上班之余,我会停留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在店里经营起自己的一片天空,让那浓郁的茶香拂风扑鼻,舌底生津,一种随着余韵展现出的安适、有趣油然而生,这个时候,天气再恶劣,不好的心情也会灰飞烟灭。

与我围桌煮茗谈天说地的朋友全然不知大雨将至,忘我地沉浸在茶的四季里,海阔天空地讲述着茶里茶外的故事。茶叶的故事很长很多: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传说的,也有文人墨客撰写的茶篇;茶艺、茶俗、茶诗、茶联、茶歌、茶谚,无所不包,甚至还有茶的功能、茶的应用、茶的技术……讲着,听着,我的心情也被其撩拨,回忆缓缓铺展开,自己与茶结缘的历程一点点清晰。

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茶都人,小时候也经常在茶树周围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对茶的认识却知之甚少。但在我熟悉的人中,不缺乏煮茶人、品茶者。如果说开始对茶有一丁点深刻的印象,那是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知道我是茶乡人,每逢假期均委托我从老家给他买一两斤茶。在与老师品茶时,听着老师对茶的见解,我对茶的知识才有了初步的领悟。参加工作在外省,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和同事的办公室之间有喝茶的礼仪,出入之间,就更深层次地懂得了茶。一次办公室主任偶然聊起了购茶的艰辛,问我能否帮他购买一些茶,我欣然允诺。那一阶段,我不断地从老家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地往单位同事手里送茶叶,还从本单位扩充到周边外单位。多亏我三哥帮忙,从一些制茶的茶农家购买来,并帮我送到车站托运到目的地。那时喝茶没有如今这么多讲究,包装也不很精细,当然价格也没有现在这样昂贵,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只是我在那座城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呆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否则我如今也许会真正成为一名茶商了。

关于茶我已能说出一二了。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其渊源一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茶叶起初鲜食,生叶煮羹或烤炙后煮饮。汉代煮饮,亦做茗粥,隋唐时盛行蒸青饼茶。茶圣陆羽创作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还创造性地记录了煎茶法。宋代出现了茶饼。元初时期创立了花茶窖制技术。明代废饼茶以散茶代之。清代已开始出现功夫茶泡法。我的家乡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有人类历史,也就有了茶的历史,特别是唐朝中叶,已是茶业的重镇。客观地说,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茶乡人,我对于茶的认识已是属于迟归的候鸟了。

回到了家乡城市,不知道是工作性质发生了转变,还是生活压力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我反而对茶更多的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生活的路做了很多尝试,酸甜苦辣应有尽有,焦虑与匆忙中,从无心问津茶事。一次在开拓生活空间的过程中,我与朋友聊起了“如何让脚下的路走得更宽阔”时,那朋友反问我一句“你怎么不做做你家乡的土特产呢?”我才恍然醒悟,然而面对当时的市场空间,我却畏缩不前。不是没有思维的金点子,也不是没有老黄牛埋头苦干的精神,只是如今这种茶叶的市场,太需要背景、太需要平台,而这些都是我没有的。俗话说,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况且,如今的茶叶坊茶叶庄比任何米店理发店还多得多,有无孔不入之势。然而,那位朋友却坚持说试试看,并表示要鼎力扶持我。在傻乎乎张罗中,我再次与茶结缘了。也许是一种文学兴趣使然,我在开张的小店门上张贴了自己写的一副对联,并把小店名融入了其中,上联“安得奇品观音茶”,下联“山高水软韵香坊”,横批是“迎您惠顾”。朋友和客户见了,都说有一定的文化味。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市场运作中,我以诚信和低利润做为小店这艘小船的双桨,奋力向前划;以批发和零售做为小船的航标,绕过了险滩;以“走出去”(占领省外市场)和“请进来”(邀请知茶人合作经营)做为小船的荷载负重,拓展了空间。我发现,海岸线就在不远处忽隐忽现,而且越发明朗。

对于茶,我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我父亲病重的时候,他突然想喝一杯功夫茶,他说茶可以缓解他内脏的一些胀气。我深知,父亲已病得不轻,五脏六腑已经灼热、生痛。父亲一生节俭,平时极少喝茶,即使是当年一斤茶叶也仅仅在二三元钱之间,也舍不得买一斤茶叶喝;他知道,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钱,父亲总是把那极为有限的钱用在最为刀刃的地方。我们兄弟找来一些茶农,买回了一些比较好的茶叶,冲泡给父亲品饮,父亲神色凝重,观汤色,闻其香,而后才浅啜一口,并深深吸气。我发现,父亲更像一位历史悠久的品茶人。父亲品饮后,说这是好茶,还说已经很久没有喝过这样的茶了。后来父亲还讲了一些茶的鉴评技术,比如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等等,我们才发现,父亲其实就是一位茶道很深的知茶人。我们的心情颇感沉重,父亲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我们平时只知道从父亲那里索取,却从没有体会父亲内心的世界,更谈不上有想过给予父亲一点什么。我的眼睛湿润,内心世界波涛汹涌。如今,每当我品饮到比较好的香茗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涌起一股对父亲的思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觉得,茶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情趣的艺术,只有懂得享受这一艺术的人,才能真正品味到茶的清新、茶的香醇,茶与人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在与茶结缘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透过茶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群,听到了人模人样的心声。其实,茶本身并没有贵贱之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很想说,如果这个世界每个人都能天天喝上三杯茶,一杯可明目,二杯可清心,三杯清茶润肺腑,醒脑又提神,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太多的矛盾、太多的人为复杂化,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清雅、谦让、友好的和谐氛围。

屋外真的下起雨来了,我与朋友煮茶论事还意犹未尽。南宋陆游写过一篇关于茶的诗,让我很受用,内容是:“雪液清甘涨甘泉,自携茶灶就烹前;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我想,茶这东西,还真是个好东西。

猜你喜欢
结缘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与虫结缘的钦俊德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与冰雪结缘
与茶结缘 黔茶“香”约
从结缘到坚守——我的黔茶记忆
香喷喷的茶叶
徐召学:到北方种茶叶
这个冬季与冰雪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