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r-Ni系相图计算

2011-09-04 10:30张玉妥王承志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相区等温马氏体

边 书,张玉妥,王承志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

相图是研究成分、温度、组织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制定各种热加工工艺的依据。相图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及材料工程,用以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验确定的相图通常仅仅适用于二元系和某些三元系,对多元合金系应用较少。随着热力学理论、相图测试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计算相图成为本学科的研究热点[1-4]。采用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可计算多元合金相图[5-6]。Fe-Cr-Ni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金体系,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其基础成分位于Fe-Cr-Ni系富铁角。本文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Fe-Cr-Ni三元系在500~1700℃的等温截面以及Fe-C-12.5 Cr-4.5Ni-0.5Si-0.6Mn系垂直截面相图,并分析了相关系,从而更好地描述了多元系合金的平衡凝固的过程。

1 Fe-Ni、Fe-Cr 和 Cr-Ni二元系相图

Fe-Cr-Ni三元合金有三个边缘二元系,Fe-Ni、Fe-Cr和 Cr-Ni系,如图1所示。

图1 Fe-Cr-Ni系中Fe-Ni、Fe-Cr和 Cr-Ni二元相图

Fe-Ni二元平衡相图中,在平衡状态下有液相和三个固溶体:δFe、(γFe,Ni)和(αFe),以及 Fe-Ni3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温度1514±2℃时产生一狭窄包晶反应:L+δ↔γ;在温度为347℃时发生共析反应:γ↔α +FeNi3。Ni为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随着Ni含量的增加,γ相存在的温度范围加大。当Ni含量达到20%时,γ↔α相变温度降低到600℃以下。

Fe-Cr二元平衡相图中,有液相、与(α、δFe)、γFe、σ三个固相,σ与δ为Fe的同素异形体。Cr是缩小奥氏体区的元素,并形成一个封闭的γ相区。当Cr含量超过12wt.%即形成(α、δFe)固溶体,在固相区间为一大范围稳定;当温度低于830℃时,成分为45wt.%Cr时会发生转变,由(α、δFe)↔σ。当Cr含量超过14.3%时,处于γ单相区,无γ↔α的相变。当Cr含量超过20%时,如在500~800℃,可出现σ相,使钢变脆,耐蚀性下降。在Fe-Cr相图中,γ相区接近于环弧状,与Fe-C相图的γ相区相比,其温度范围要小一些,而成分范围更大一些。在该相图中存在着σ相区,这种相为脆性相。

Ni-Cr二元平衡相图,在平衡状态的相有Ni(FCC)、Ni2Cr(γ')、Cr(BCC)。在 1345 ℃有一共晶反应,在更低的温度是有序相Ni2Cr转变。在1345℃发生共晶反应:L↔(Ni)+(Cr);在590℃有一包析反应:Ni+Cr↔γ'。Cr在Ni中有很高的固溶度,Ni的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通常称为γ相,而Ni在Cr中的固溶度变化很大。

2 Fe-Cr-Ni三元系等温截面

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o-Calc计算Fe-Cr-Ni三元系500~1700℃的等温截面相图。图2为Fe-Cr-Ni三元系1350~1700℃的等温截面相图。

图2 Fe-Cr-Ni三元系1350~1700℃的等温截面相图

图3 Fe-Cr-Ni三元系1000~1300℃的等温截面相图

温度为1700℃时,在富Cr角δ相首先由液相中析出,形成δ相初晶区。随着温度下降,Cr和Fe含量增加,δ相区增大。温度为1520℃时在富Fe角形成 相区,1510℃时存在富Cr-Fe的 δ相区,同时δ相在富Fe角析出,随着Ni含量的增加,δ相区扩大。当温度降到1350℃时,液相将消失。

图3为Fe-Cr-Ni三元系1000~1300℃的等温截面相图,在此温度范围内,Fe-Cr-Ni三元合金系中存在δ、(δ+γ)和δ三个相区。

图3中,当Fe含量为50~70%,Cr含量为20~30%,图中的阴影区代表了三个合金系,奥氏体不锈钢完全在γ相区,铁素体不锈钢完全在 δ(α)相区,双相不锈钢在(δ+γ)相区[7]。

图4为Fe-Cr-Ni三元系500~950℃的等温截面相图,在此温度范围内,简单四方晶格结构的脆性相σ相析出。在此Fe-Cr-Ni三元系中,σ相区向三元系内延伸。

图4 Fe-Cr-Ni三元系500~950℃的等温截面相图

从相图可见,当Cr含量较低时,则合金远离含σ相的相区,当Cr含量较高时,则合金可能进入含σ相的相区。一旦不锈钢中析出了σ相,则会使合金脆化,耐蚀性下降。存在两个三相平衡区(α+γ+σ)和(δ+σ +γ),随着温度的下降,这两个三相区扩大。该温度范围内,相的分布相似,只是相区的大小。计算的Fe-Cr-Ni三元系等温截面相图与J.Sopuuˇsek[3]、V.Raghavan[4]和Josef Tomiska[5]等人的结果一致。

3 ZG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相图

ZG0Cr13Ni4Mo不锈钢国内广泛使用在三峡等大型水轮机转轮上,一台大型水轮机转轮的重量为400余吨。ZG0Cr13Ni4Mo不锈钢主要用于正火和回火条件下,其正火后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及少量铁素体。回火后为回火马氏体和保持一定数量的逆变奥氏体,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最佳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硬度、焊接等综合性能。计算的Fe-C-12.5Cr-4.5Ni-0.5Si-0.6Mn垂直截面相图如图5 所示[8],P.Wang等人[9]基于计算的该相图确定了13Cr4Ni钢扩散退火温度,研究了 相对13Cr4Ni钢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图是描述平衡凝固过程的有效工具,根据图5可以分析ZG0Cr13Ni4Mo不锈钢(图中虚线)平衡凝固过程中其相变特点:冷却到液相线温度1478℃时,从液相中开始析出 铁素体,然后到1435℃开始转变为奥氏体。到1308℃时,该合金完全进入奥氏体区,继续平衡冷却到840℃以下,有M23C6(Cr23C6)碳化物相由奥氏体中脱溶析出。ZG0Cr13Ni4Mo不锈钢空冷到室温其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图5 计算的Fe-C-12.5Cr-4.5Ni-0.5Si-0.6Mn相图

4 结论

计算了Fe-Cr-Ni三元系在500~1700℃的等温截面相图。温度为1700℃时,在富Cr角δ相首先由液相中析出,形成δ相初晶区,1510℃时存在富Cr-Fe的δ相区。1000~1300℃的温度范围内,Fe-Cr-Ni三元合金系中存在 δ、(δ+γ)和 γ 三个相区,奥氏体不锈钢完全在γ相区,铁素体不锈钢完全在δ(α)相区,双相不锈钢在(δ+γ)相区。500~950℃区间脆性σ相析出,当Cr含量较低时,则合金远离含σ相的相区,当Cr含量较高时,则合金可能进入含σ相的相区。

[1]Mats Hillert.Phase Equilibria,Phase Diagrams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23-36.

[2]王崇琳.相图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0.

[3]J.SopuuŠek,T.Kruml.Sigma-Phase Equilibria and Nucleation in Fe-Cr-Ni Alloys at High Temperature[J].Scripta Materialia,1996,35(6):689-693.

[4]V.Raghavan.Cr-Fe-Ni(Chromium-Iron-Nickel)[J].Journal of Phase Equilibria and Diffusion,2009,30(1):94-95.

[5]Josef Tomiska.The system Fe-Ni-Cr:revision of the thermodynamic description[J].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4,(379):176-187.

[6]Y.T.Zhang,X.Y.Li,D.Z.Li,et al.Phase Diagram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for Fe-Mn-Al Syste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J].Advances in Cryogenic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8,(54):132-138.

[7]STEEL CASTINGS HANDBOOK.Supplement 8 High Alloy Data Sheets Corrosion Series[DB/OL].Steel Founder's Society of A-merica 2004,http://www.sfsa.org/sfsa/pubs/hbk/s8.pdf.

[8]李依依,张玉妥.ZG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A].魏寿昆院士百岁寿辰纪念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6-63.

[9]P.Wang,S.P.Lu,N.M.Xiao,et al.Effect of delta ferrite on impact properties of low carbon 13Cr-4Ni martensitic[J].stainless stee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10,5(27):3210-3216.

猜你喜欢
相区等温马氏体
中低碳系列马氏体不锈钢开发与生产
EPDM/PP基TPV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激光制备预压应力超高强韧马氏体层的组织与性能
五阳热电厂4×75t/h CFB锅炉炉型分析及其改造
二组分温度组成相图单双相区的经验规则
Fe-C-Mn-Si-Cr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的热力学计算
75T CFB锅炉密相区改造对锅炉出力的分析
关于Fe-1.4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研究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纳米CaCO3对FEP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