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
——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京隆重召开

2011-09-06 07:0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7期
关键词:万通建筑节能绿色

春天孕育着新的生命和希望,令人充满了期待。3月28日,一年一度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如期在京隆重召开,国内外政府高层、著名学者、知名企业汇聚北京,共赴行业最高规格盛会。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Robert S.Wang

立足中国,国际交流

近年来,作为绿色建筑行业影响力最大、最广的国际盛会,历届绿色建筑大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推动了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本届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及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大会3月28日上午开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主持了开幕式。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郑坤生,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Robert S.Wang,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Chris Wood,以及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环保政策、基建及政策司司长Veit Steinle,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国际关系部主任Paula Abreu Marques,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计划局局长中岛正弘,加拿大卑诗省投资贸易部部长帕特·贝尔,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席、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等国内外政府高级官员、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司国际关系部主任Paula Abreu Marques

据介绍,本届大会还得到了全球环境基金,欧盟委员会企业与工业总司,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美国能源部,美国能源基金会,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法国生态、能源、可持续发展及国土整治部,加拿大联邦住房署,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建设局,印度建筑业发展委员会,世界绿色建筑协会,国家外国专家局,美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与协助。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吕锐锋

德国联邦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部环保政策、基建及政策司司长Veit Steinle

大会立足推进中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进步,引入了当前国际最新理念与技术,直接与中国对接,使得中国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从而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主题突出,形式丰富

“绿色建筑: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是本届大会的主题,突出了绿色建筑的目标和愿景,紧扣“城市”与“低碳”,都是当前热点和时尚的焦点,吸引了大量业内外人士参与。

在这个主题的统领下,大会设置了研讨会和展览会两大部分内容。研讨会围绕大会主题安排了1个综合论坛和23个分论坛。

在28日下午举行的综合论坛上,仇保兴副部长作了题为《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的主题报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技术工业与经济司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处、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施耐德电气、清华大学等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在综合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29日当天,有23个分论坛同步举行,有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绿色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型商业建筑的节能运行与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等题目发表演讲,每个论坛均人头攒动,听众踊跃。

为期3天的展览会,参展内容从建筑设计到建材产品、从科研机构到生产企业,覆盖了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联合技术、施耐德、万通、万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向全世界展示了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以及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环保方面的最新技术与应用发展。

在论坛+展会的大模式下,本届大会与往届相比又有所进步和创新,比如论坛更为细分,论坛主题更为贴近实践;展商更突出产业链结构,兼顾政府与企业、学术与实践、上游与下游,使得大会更具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发展性。

中国房地,绿色实践

绿色房地产业、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绿色实践与分享论坛首次出现在大会上,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万通地产、万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产学研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观点。

王有为: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在发展绿色建筑中特别关注房地产企业的投入,没有房地产企业的关注投入,我们国家的绿色建筑是不能发展起来的。

联合国期待中国绿色建筑缓解温室效应,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增加的建筑面积高达20亿平方米,如果能利用绿色建筑来缓解温室效应,就能为减缓全球变暖做出贡献。中国政府在绿色建筑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首次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二,每年召开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第三,每两年由政府颁发绿色建筑的创新奖;第四,大力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第五,开展绿色建筑科学研究工作;第六,加强标准规范的编制,已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第七,用示范工程来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从这七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对世界的反应,我们中国政府认认真真做绿色建筑的工作。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多目标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运营。多层次分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综合评定是最终评定,是在考虑综合目标的基础上综合判定,集成了规划、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环保、景观绿化等多专业知识和技术。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范围是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标准评定的时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解各过程,标准提出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实际工作中,因为规划行为主体是规划设计院,施工行为主体是施工企业,业主尚未把二者联在一起来开展绿色建筑的实施。所以现实状况是设计成绿色的建筑不一定是绿色施工,而绿色施工的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标识,根据不同的阶段,分为绿色建筑实际标准和绿色建筑标准。施工完了以后,请政府进行评定,评定完以后给一个评定标准。

我们特别强调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适用性,是针对面大量广的建筑,而不是高端建筑。我们造就的绿色建筑不是高科技的堆砌,讲究的是成本增量。怎么叫适用技术呢?比如我们强调它的朝向、体型、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强调节水的器具、设备的利用,这些都是非常适用的技术,而且是很好的东西。

万通地产: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造

天津万通时尚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庆宏

早在2008年万通地产就正式确立了绿色公司战略,从绿色价值观、绿色行为方式和绿色产品与服务三个方面系统推进。如果说绿色公司是整个万通地产的GPS,那么绿色价值观则是万通地产绿色公司战略的GPS。

2008年底,在北京住交会上,万通地产发布了绿色战略,引领行业先锋。2008年4月成立万通公益基金会,制度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万通地产每年拿出利润5%,万通控股每年拿出利润的1%,加上高管、员工的捐赠给万通公益基金会做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万通公益基金会服务领域主要在生态社区的建设和改善上面。目前我们资助改善的社区达到44个。

2008年9月,万通地产推出志愿者制度,每年万通地产的员工有四天的公益假期,用于做社会公益事业的实践。2008年赈灾,我们义工时间达到8200个小时。10月,万通地产绿色志愿者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10月,万通地产推出标志性新股东文化的万通九条,由万通地产董事会秘书办公室牵头组织的网上投资接待活动达数十次。2009年9月成立龙山学校,作为企业绿色价值观的培训基地,同时我们在龙山学校也培训我们的合作伙伴。2010年2月,万通成立绿色研发基金,每年拿出营业额的0.5%,用于绿色产品的创新研发。2010年万通地产确立和推进的研发课题达到17个。2010年3月,万通地产建立绿色新产品发布会机制,今年发布会在4月14号在国贸三期业务厅举办。2010年4月,万通地产签约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2010年6月,我们启动绿色供应链计划,将企业的绿色产品向上追溯到产品供应链体系,以保障绿色产品的顺利实现。

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万通地产在绿色产品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0年9月天津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成为华北地区首家获得中国住建部绿色三星认证的住宅项目。2011年2月,天津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荣获中国住建部2011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万通地产未来所有新开发项目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造。

金茂府:超越标准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博士生导师 林波荣

北京金茂府项目是方兴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项目,位于朝阳区东四环路与广渠路之间,总用地面积155918平方米。

在城市的中心区怎样更好打造自然通风的效果,能够在过渡季节实现自然通风,这样有利于节能。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用模拟的手段来对建筑表面的风压、风速,以及进入到小区里面的通风换气的情况、风速情况进行了优化。夏天要强调通风和室外舒适度结合,另外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避免设置一些灌木,影响通风效果。冬天情况也做了类似的处理,因为在冬天还是非常冷的,我们结合小区的情况,对入口设置进行了强化。另外根据风速的情况,我们对窗户声控性能也进行了严格要求。此外,对于居住区的声环境进行优化,这是对昼间、夜间模拟情况的分析。接近北侧的建筑,把隔声性能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3分贝。

这是优于65%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这里面更重要的就是外窗的性能,传热系数达到2.0%,比天津生态城标准都高。在空调采暖系统设置上,是基于地源热泵、电制冷机、热水锅炉。金茂府在提升建筑品质、环境质量的同时,不是对着标准去做,而是按照绿色的原理,超越标准,提出自己独有特色的东西,做出了自己的探索。

万科:用工业化的解决手段生产住宅

万科总部建筑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王蕴

在房地产行业,以煤、水、钢、水泥为代表的各种能源资源消耗快速增长,也给各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建筑行业为能源消耗大户,水、钢、水泥、木材等的消耗均超过总量的25%;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年,万科销售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且预期近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因此,万科集团也急于突破现有建筑模式,降低能耗。

万科非常重视应用环保技术,从2005年开始全部销售公示节能计算书,2006年起所有项目销售进行节能公示;2007年起所有新项目推进50%节能。即全部施行节能设计、施工、验收,全部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全部采用节水洁具,污废分流;全面考虑建筑遮阳、通风,全力保留项目地块原生生态,加强建筑和立面绿化,大力推进全装修房和全面家居,不断采用创新技术提高节能标准。首先是地块的生态保持。规划前期,项目地块原生资源的了解和收集就已全面展开。除了原生态资源,万科还进行了节能规划:全面考虑生态方案降噪、滞尘,在小区建设中加入滞尘降噪绿化带、人工湿地、屋顶绿化、垂直边坡绿化等。在水环境方面,万科采用了中水回用技术。污水经格栅过滤后排入调节池,再经潜污泵排入接触氧化池中与填料进行氧化,然后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砂滤罐过滤,最后排入中水池供使用。对于风,万科首先关注户型的自然通风,前期设计时就对户型通风进行测试和改进。对于每户产品还加装了自平衡式新风系统,实现门窗密闭时智能操作的自由换气,确保户内空气清新。能源利用方面,鉴于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节能环保又经济实用,万科采用了这一技术。对于建材能耗控制,万科采用了加气砼砖和干法砌筑。同时,大量使用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对于降噪有很大功效,对于保温、遮阳亦有少量贡献。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万科尝试用工业化的解决手段生产住宅,以期实现循环经济。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减少建造阶段资源及能源的消耗,通过S-I分离设计,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居住能力,以减少使用阶段的废物排放;通过工业化装修,减少装修废物排放,并提供业主健康舒适的住宅。通过工业化,大大降低了水用量,减少了80%的装修垃圾,同时各种主材的损耗都减少了60%以上。实现工业化项目应用之后,能源消耗和资源损耗均有较大幅度降低,降低幅度随着工业化项目所占比例提升而同比降低。

结 语

绿色建筑大会一步步走来,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作为这7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顺着绿色建筑大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发展的粗略脉络,从不知绿色建筑为何物到日益增多的中国本土节能技术的不断涌现,从一两个亮点项目到深圳、天津、宁波等一个个城市、一个个区域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从国外单方面的技术输入到中外双方的多角度、多视点的交流与对接,绿色建筑大会搭建的中外绿色建筑融合平台,为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铺就了一条大道,通过与国际最新绿色建筑理念的碰撞、与最新绿色建筑技术的对接,中国的绿色建筑少走了弯路、少犯了错误,加快了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进程,中国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因此在近年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还在转型中,粗放、能耗高的生产方式尚未完全摒弃,建筑能耗在我国还占到总能耗的20%以上,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约在400亿平方米左右,未来的30年之内,我国还要新建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万通建筑节能绿色
绿色低碳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后冯仑时代”的万通转型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对建筑节能几点思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