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及施工防治措施

2011-09-06 07:0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7期
关键词:防水层漏水套管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防水材料的应用、建筑防水设计和施工、防水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地下室渗漏问题是建筑物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许多墙壁渗漏、粉刷层脱落现象,日复一日,房顶、内墙面会因渗漏而出现在面剥落,并因长时间渗漏潮湿而导致发霉变味,直接影响住户的身体健康,更谈不上进行室内装饰了。由此可见地下室防水效果的好坏,对建筑物的质量至关重要,所以说防水工程在地下室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认真地做好建筑防水工程。

1 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

地下室漏水一般都是以局部漏水形式出现的,地下室所处的地质不同、功能不同,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不同,其漏水部位和形式也是多样的。漏水部位:地下室局部漏水通常都是只占地下室总面积的极小部分,大的有数平方米,小的只有碗口那么大,按面积只有不足地下室总面积的千或万分之一。但对地下室的使用和耐久性危害很大的约70%的漏水部位产生在底板部分,或底板最深的坑,而多数又发生在底板或坑的交角(在室内看为阴交角处),少数在地下室外墙壁的中下部。下面按照不同的构造方面分析地下室漏水的原因:

1.1 结构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的原因

(1)结构混凝土的局部施工浇筑质量缺陷造成通道。根据缺陷状态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情况:由混凝土结构不严密产生的通道。它主要是由浇筑中混凝土漏振产生的振捣不实或施工过程出现的暂停,或与旧混凝土接搓不是按施工缝作业,从而形成带状混凝土局部松散; 模板板缝支设不严密产生缝隙漏浆形成的局部混凝土不密实;模板支撑总体不牢,上部浇筑引起下部模板变形产生的混凝土裂隙;通过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没有严格实施防止漏水措施(不加焊止水环)引起的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地下室外围结构施工缝处理不当,在施工缝处产生穿水通道;当结构混凝土为大体积时,由于措施不当,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过剧烈的温度升降变化造成混凝土裂缝。(2)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结构局部缺陷。如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开裂或沉降不均产生的墙体受力改变产生的开裂,这些开裂形成的穿水通道。(3)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增大而开裂。在有些梁板式地下室结构中,底板混凝土承载力小于由地面渗水饱和增大了的地下水浮力,有时设计刚度不足使底板产生向上弓起变形,这些弓起变形达到一定值时,板就会产生微小的径向裂缝,形成小的穿水通道。(4)地下室施工过程排水措施不当。地下水降水深度不足,结构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过早地侵入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

1.2 柔性防水层局部破坏的原因

(1)使用防水层材料不当引起。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这一点是造成地下室漏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这其中包括:防水层选用的材料指标达不到要求;施工厚度不足(特别是在防水涂膜的喷涂施工中);工艺不当;两种以上防水材料复合使用不当(如两种材料材性相差很大)而相互影响各自的防水效果等。现今的防水材料市场上,各种档次的、各种类型的防水卷材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即使是同一种商品名称的材料,其质量也相差很大。(2)柔性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在地下水作用下被切裂,形成整体柔性防水层的破坏,导致水穿透防水层。地下室底板各阳角线防水层容易被切裂,地下室底板通常有1~2道沿周阳角线,该处结构混凝土都是尖角,又是分二次进行防水材料施工,其阳角线防水能力比较差,在结构沉降过程中,该部位很容易被切裂。(3)柔性防水层因混凝土缺陷而穿孔破坏。这是由于下沉不均导致结构较大的开裂带动了柔性防水层的破坏;其次是当外防内贴法施工的底板混凝土有较大的外空洞,此时人们不知也不能修补混凝土。产生防水层背面的损失,在水压力作用下,小局部防水层被击穿。

1.3 地下室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

(1)设备安装需要穿过的地下室结构的通道周围的漏水。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都会做预埋套管,预埋套管均设止水环。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间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间产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2)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施工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地下室的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构造方法要依地下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状、地下水压力及周围土质而定,该部位的构造不当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构造造型不当,用料不符,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3)地下室防水细部构造引起的漏水在实际工程中所占到的比例相当大,但是多数工程中的发生漏水的原因并非是规范中和图集中的构造图存在错误,而是在工程实际中由于很多原因(如为了节省造价),没有采用新型的防水构造做法。

2 地下室防水质量控制

2.1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1)考虑设计方案的适用性、防水材料的耐久性和合理性以及节点的详细处理,也必须考虑操作工艺和技术的可行性、成品保护和管理维修制度等因素。(2)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排水是防水的另一个方面,如果能迅速将雨水排走,则可以减少防水层的负担,减少渗漏的发生,故要执行防排结合的原则。(3)防水应以防为主,还要尽量把水快速排走,这样方可减轻防水层的负担。有关排水坡度、落水口的内径和最大汇水面积等要求必须在设计中明确。(4)复合防水,加强保护:复合防水是采用几种不同的防水材料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独立承担防水能力的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整体防水层,达到优势互补,以确保防水效果的一种防水工艺。在进行复合防水方案的设计时,应注意材料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溶解度参数相近,只有这样的材料组合才不会产生脱离现象。在防水层上加保护层,则可以保护柔性防水层不受紫外线的照射和雨水的直接冲刷,不受外力损坏,降低防水层温度,减缓其老化过程,延长柔性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2.2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必须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捡查记录。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2)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3)对穿墙管道必须采用套管加焊止水环等方法进行重点处理。(4)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5)在防水施工的全过程中,监理单位根据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防水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并根据不同工程特点对防水工程的质量进行动态管理。防水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防水工程质量的最后关键环节。

3 结语

总之,地下室防水工程产品质量问题很大部分与材料质量、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有关。为此本文着重讨论了地下室防水工程产品形成全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希望为防水工程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防水层漏水套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房屋漏水,凭什么还要我交物业费?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桥面防水层的技术突破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下雨时才漏水
浅谈防水层的设计与施工
不锈钢屋面防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