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 加快大型喷灌工程建设步伐

2011-09-07 06:36甘南县人民政府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1年10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统一灌溉

□ 甘南县人民政府

立足实际 多措并举 加快大型喷灌工程建设步伐

□ 甘南县人民政府

甘南县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地区,旱灾是制约甘南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甘南县于1996年开始确立了以发展节水灌溉为中心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以轻小型喷灌工程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和“十一五”期间的巩固提高,特别是紧紧抓住甘南县被国家列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有利契机,根据当前农业格局的逐步转变和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把发展大型喷灌工程作为新的主攻方向,全力推进大型喷灌工程建设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已打灌溉井2 700眼,建设各种形式节灌工程22 700处,节水灌溉面积发展到150万亩,使甘南县平原区易旱耕地基本实现了喷灌化。2011年,甘南县新建大型喷灌工程64处,其中兴十四村45处,工程总控制面积达到2.15万亩,大大提高了全县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抗旱能力,进一步拉动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甘南县大型喷灌工程建设成果得到了国家水利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一致认同,国家水利部部长、省委吉书记、省政协主席、省纪检书记、水利部农水司司长、水利厅厅长等各级领导先后来甘南县视察指导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大型喷灌工程建设思想认识

节水灌溉是甘南县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没有节水灌溉工程做保障,甘南县的农业生产现状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依托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农业稳产高产,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目前,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和零散的灌溉方式,虽然能够抵御旱灾,实现增产,但仍旧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规模经营、集约化管理的现代大农业相比,在土地产出、农业管理、灌溉效益以及劳动力解放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连片种植,规模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管理,发展订单农业,成为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建设大型灌溉工程正是适应了现代大农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高产出、高效益、低投入,充分解放劳动力的标志性基础保障工程。为解决广大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县委、县政府组织多个部门和部分群众到甘南县长山乡向阳村参观了麦肯公司马铃薯基地,研究其土地经营管理方式,学习农业产业化种植理念,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经营效益进行算账对比,从中找出了差距,深受教育,并深入分析了建设大型灌溉工程,实现规模经营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一致认为,要想在农业上做大文章,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灌溉,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才能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实现土地高效益,高产出。全体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大型灌溉工程,逐步向现代农业格局转变上达成了共识,确立了以规模经营促进大型喷灌建设,以大型喷灌建设拉动土地流转的发展思路,最终实现现代大农业的新目标。

二、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大型喷灌工程建设

为切实做好甘南县大型喷灌工程建设工作,甘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政府常务会议和由乡镇及有关部门参加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了甘南县建设大型喷灌工程和利用大型喷灌工程与麦肯公司合作,明确了集约经营、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把建设大型灌溉工程和发展马铃薯事业纳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行政考核内容之一,并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县水务局、财政局、农业局、电业局及各乡镇为成员的大型喷灌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设任务,提出了建设重点,制定了奖惩办法,层层落实了责任,各乡镇及相关部门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落实,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大型喷灌工程建设匹配资金,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全力为落实大型喷灌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元化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集中是建设大型灌溉工程的前提。今年春季,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大型喷灌工程建设任务,在集中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方式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入农户进行洽谈土地集中问题,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全县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群众认知程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土地集中方式:一是与麦肯公司合作,由企业出资购买农户土地,自主管理,实现规模经营;二是动员群众将土地转包到种田大户手中,由种田大户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实现规模经营;三是在土地流转确有困难的地区,采取分散经营、连片种植的方式,实现农作物品种统一,统一灌溉。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全县集中土地29块,面积1.1万亩,最大的集中地块达到550亩,最小的地块200亩,满足了大型喷灌工程建设要求,为大型喷灌工程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

四、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大型喷灌工程作用

大型喷灌工程在甘南县还属于新生事物,其技术含量高,投资量大,建设难度高,其建设成败直接影响群众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关系到以后大型喷灌工程建设的推广和落实。因此,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上严格把关。一是把好前期科学规划关。县水务局抽调业务骨干对各乡镇落实的地块进行全方位技术审查,对不符合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动力条件、障碍物条件以及不符合几何尺寸的地块做了调整,在确定好地块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工程设计。二是把好大型喷灌工程设备质量关。我们派技术员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设备考察团,对全国外资、合资及国内大型喷灌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考察,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质量及厂家生产规模,同时严把设备采购招标考核关,选择省级知名招标代理公司代理招标,对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坚决拒绝投标,从而保证了大型喷灌设备质量。三是把好工程建后管理关。为了避免工程建成后有人用、无人维护的现象发生,根据全县不同土地经营特点,探索出了4种工程管理模式:一是集体所有,租赁使用。甘南县音河镇、东阳镇、平阳镇、长山乡12处大型喷灌工程,产权归村集体,由麦肯公司租赁使用,租金用于设备折旧以及支付维修、管护费用。二是集体所有,独户管理和使用。甘南县兴十四村土地经营比较集中,单户种植面积能满足工程控制规模,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工程管理使用合同,10处大型喷灌工程分别由10户农户进行管理和使用;三是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和使用。东阳镇、查哈阳乡3处工程,产权归集体,由村设专人管理,统一灌溉,工程维修养护费用由农户按面积出资。四是集体所有,专户管理和使用。兴隆乡兴国村4处工程,土地统一种植,分散管理,统一灌溉。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合同,将工程交与农户无偿使用,由农户选出农户代表统一管理,各项费用由农户按面积出资。以上四种管理模式必须接受水务部门以及乡镇政府监督,签订合同,工程设施在报废期内不得私自变卖或闲置,保证所建工程效益的正常有效发挥。

虽然甘南县在大型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兄弟市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举全县之力,全力以赴抓好大型喷灌工程建设,力争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统一灌溉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