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 方成其功

2011-09-10 06:13李鹏栾韬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职工生产管理

□ 文/李鹏 栾韬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呈多元化态势,对社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执政重要的经济基础、根本的依靠力量,是政府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央企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多规模巨大、职工人数众多,其自身就构成了一个“小社会”,并对社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一特点在石油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央企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外两个方面。

加强和创新内部管理 营造和谐发展内环境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强力支撑,没有和谐企业,就没有和谐社会。企业的内部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央企在开展企业内部社会管理时,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胡庆明/摄

近年来,在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矛盾日益突出,进而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如,一些企业由于经营困难,或者在改革转制过程中,伤害到职工的利益,进而导致群体性事件。还有,在劳动制度方面过于苛刻,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例如前不久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富士康“连跳”事件,血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央企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理应在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做出表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而,央企应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坚持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尊重职工人格,公平对待职工,杜绝性别、民族、宗教、年龄等各种歧视。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创造平等发展机会。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深化厂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关心职工生活,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关注职工心理健康,促进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和谐,使员工的心理压力得到较好地释放、疏导和调节,不会把因各种紧张关系积聚的压力带到家庭或社会上释放,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幸福和社会的安定祥和。

2.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生产安全

近几年来,一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断见诸媒体,暴露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严重不足。这些血淋淋的生产事故不仅给当事人及家属造成极大的伤害,也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极坏的影响。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当前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领域和部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仍未得到完全遏制,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可盲目乐观。严峻的事实要求中央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和其他疾病对职工的危害。

3.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

央企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组织,若想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其先决条件。如果企业连年亏损,大量职工面临失业的困境,就必然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给社会管理增加困难。因而,央企就必须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科学民主决策。优化发展战略,突出做强主业,缩短管理链条,合理配置资源。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控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提高投入产出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央企还要避免以老大自居,固步自封,而是要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着力突破产业和行业关键技术,增加技术创新储备。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发挥对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使央企成为有活力、有竞争力,不断发展,欣欣向荣的企业组织,进而带动整个行业和社会的进步。

营造与外部的融洽氛围 为社会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对社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有企业,央企与社会外部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央企与外部关系(如消费者、供应商、销售商、政府机关、社区居民等)的和谐融洽,对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依法诚信经营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对一个企业的基本要求。依法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的立命之本。如果一个企业不讲诚信,可能短期内会占到一些便宜,但长期来看,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我们不会忘记安然、安达信、世纪通信公司,这些曾经名噪一时的大公司是如何在造假丑闻中轰然倒地的。正如美国兰德公司调查报告指出的:“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

我们还应看到,企业的诚信危机,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危机,往往可能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例如,安然破产事件发生以后,近2万员工失业,美国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华尔街股市一再下跌,不断创造股市新低。

由此可见,企业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何等重要。此外,央企还应注重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忠实履行合同,恪守商业信用,反对不正当竞争,杜绝商业活动中的腐败行为。

2.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众所周知,央企主要集中在能源、通讯、交通、食品药品、化工、冶金等涉及民众基本生活的基础领域。如果这些产品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比如,当前南方各省的电力紧缺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生产生活。还有,近来社会比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老百姓谈“吃”色变,草木皆兵,社会影响极坏。

央企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因而有实力、也有能力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改善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平稳有序中进行。央企还应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取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同。

3.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已成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最重要的途径。中央企业在国家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力量。因而,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带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开发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已成为央企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央企还应加大环保投入,改进工艺流程,降低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过得硬的产品,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同。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央企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对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和捐助、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和扶贫济困等,有利于缓解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形成团结和睦、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各大央企积极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这不仅很好地回馈了社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美誉度,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工生产管理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