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影响

2011-09-17 10:13王秀梅姚菲菲孙立秋崔蕊王莉
中医药信息 2011年5期
关键词:腹膜炎麦冬造模

王秀梅,姚菲菲,孙立秋,崔蕊,王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6)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终止透析的最主要原因,对慢性肾衰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影响严重。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性腹膜炎的发生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肾替代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中草药在PD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2]。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中药麦冬注射液加入腹透液中,观察其对腹膜透析性腹膜炎动物模型腹腔防御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为中草预防PD性腹膜炎寻找有效的药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350±41)g,购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1.2 药物 1.5%腹透液(百特公司,批号G1004048);麦冬注射液(含生药1g/ml,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提供);大肠杆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细菌室提供)。

1.3 动物分组 随机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模型麦冬透析组(A组)10只、模型常规透析组(B组)10只、正常麦冬透析组(C组)10只、正常常规透析组(D组)10只,共4组,模型麦冬透析组造模成功后应用含生药1g/ml麦冬注射液的腹透液透析;模型常规透析组造模后使用普通腹透液透析;正常麦冬透析组不造模,使用含生药1g/ml麦冬注射液的腹透液透析;正常常规透析组不造模,使用普通腹透液透析。

1.4 腹膜炎模型制作及透析方法 实验第1天,两个模型每只大鼠在无菌条件下从左下腹注入大肠杆菌1×106个,随即4组大鼠均开始透析。参照文献[3],用前使用恒温箱将1.5%腹透液加热至38℃,严格消毒大鼠腹部,分别将上述不同配方的腹透液25m1用8号针头注入腹腔。2h后用12号针头将透析液通过放出,每只大鼠每天1次,连续7天。

1.5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按照文献[4]所述方法。1)Alserver's保存液配制:电子分析天平称取枸橼酸三钠·2H2O 2.4g,葡萄糖6.15g,氯化钠 1.26g,置小烧杯中,加300mL蒸馏水,过滤分装,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4℃冰箱备用。2)鸡红细胞悬液的配制:15mL血在无菌条件下取自鸡翼下静脉,置100mL疫苗瓶中,加入5倍的Alsemer's保存液中,放4℃冰箱。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洗涤鸡红细胞悬液3次,1 500r/min 5min离心2次,弃上清液和界面的白细胞层。最后连续2次离心(2 000r/min,5min),离心至压积恒定,并用生理盐水将鸡红细胞悬液配成3%(V/V)。3)在实验进行至第8天晨消毒大鼠后,将3%鸡红细胞悬液2mL腹腔注射每只大鼠,注射后1h后断颈处死后轻微翻动,吸取每只腹腔液,涂布于载玻片上,每只大鼠涂片4~5张,放置于垫有湿纱布的搪瓷盆内,在37℃温育30min,以生理盐水漂洗,洗去未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及其他无关细胞,吹风机吹干,置于甲醇、1∶1丙酮溶液固定5min,4%Giemsa-wright染液染色 3min,吹干后在油镜下计数巨噬细胞数,即为所吞噬的鸡红细胞数,以此计算出吞噬百分数及吞噬指数。

1.6 一般情况观察 从实验开始连续观察各组动物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次数、进食情况,有无烦躁、寒战等一般情况。

1.7 指标检测 透析至第7天时各组透出液分别送检腹透液常规、腹透液细菌培养加细菌落计数。第8天各组送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2 结果

2.1 四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症状变化 模型麦冬透析组(A组)、模型常规透析组(B组)在造模后3天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精神萎靡、活动量减少,但发现有寒战、烦躁、进食减少等其他临床症状。在3天后,精神、活动量也恢复正常,其他两组未见异常表现。实验结束时每组大鼠成活只数为A组8只,B组7只,C组8只,D组9只。

2.2 各组透析第7天腹腔液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仅模型麦冬透析组(A组)和模型常规透析组(B组)各有一个腹透液样本大肠杆菌为阳性,其余样本均呈阴性。

2.3 透析至第7天各组大鼠腹透液中白细胞总数、细胞分类和蛋白质浓度 如图1显示,模型麦冬透析组(A组)、正常麦冬透析组(C组)及正常常规透析组(D组)腹透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低于模型常规透析组(P<0.05或P<0.01),而A、C、D组间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腹透液蛋白质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

2.4 透析第8天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情况 如图2显示,模型常规透析组(B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低于模型麦冬透析组(A组)、正常麦冬透析组(C组)及正常常规透析组(D组)(P<0.05或P<0.01);正常麦冬透析组的吞噬百分率明显高于常规透析正常组,而两组的吞噬指数则差异无显著性。

图1 各组腹透液白细胞总数、细胞分类及蛋白质浓度变化

图2 各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比较

2.5 第8天各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变化情况

图2显示,常规透析模型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低于麦冬透析模型组、麦冬透析正常组及常规透析正常组(P<0.05或P<0.01);麦冬透析正常组的吞噬百分率高于常规透析正常组,而两组的吞噬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二大替代治疗之一,其优点和独到之处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在透析的前2~4年治疗中,患者生存优势明显超过了血液透析[5]。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是终末期肾脏病的首选透析方法[6]。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终止透析的主要原因,其发生除与各种操作因素、内外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外,环境因素中腹腔防御功能的减退是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重要原因。从此内因出发,通过在腹透液中加入某些免疫调节因子,用以增强腹腔防御功能是防治腹膜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7]。近年来向腹透液加入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制剂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麦冬多糖可以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诱生多种细胞因子。显著增加小鼠脾重量、增强小鼠碳粒廓清的作用(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麦冬通过一定的免疫促进作用对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抑瘤谱及抑瘤强度,其作用机制与麦冬能够提高NK细胞的活性有关。同时在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机体抵抗力等方面,麦冬也有明显的作用[8-9]。基于以上事实,我们进行了麦冬对腹膜透析腹膜炎的影响的研究。其中,确定药物剂量是关键的步骤。在参阅了大量既往相似的研究后,我们以小剂量、不明显影响腹透液的重要理化参数为原则,反复调试发现,含生药1g/ml麦冬注射液的腹透液的各项指标,诸如pH值、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改变不明显,故尔采用该浓度作为进一步实验的观察剂量。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腹膜透析可致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受到抑制,缺乏吞噬能力[10]。常规透析模型组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治疗组模型麦冬透析组,表明腹腔给予麦冬注射液能够降低腹膜透析腹膜炎的发病程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模型麦冬透析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明显高于模型常规透析组,进一步提示该药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途径,从而增强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了腹腔的防御机制,减少了腹膜炎的发生。正常麦冬透析组和正常常规透析组的白细胞数量及分类上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麦冬注射液在该剂量对腹腔无明显的不良刺激性,不能引起腹腔的炎症反应。综上,麦冬在预防腹膜透析性腹膜炎领域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以便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吴一帆,刘旭.中医药干预腹膜透析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08,26(10):33 -35.

[2] 厉月玲,李丽香.大黄导滞汤灌肠促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3):108 -109.

[3] Hung KY,Huang JW,Chiang CK,et al.Preservation of peritoneal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by pentoxifylline in a rat model of peritoneal dialysis:molecular studie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8,23(12):3831-3840.

[4]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58-159.

[5] Quinn RR,Austin PC,Oliver MJ.Comparative studies of dialysis therapies should reflect real world decision - making[J].J Nephrol,2008,21(2):139 -145.

[6] Alloatti S,Manes M,Paternoster G,et al.Peritoneal dialysis compared with hemodia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J].J Nephrol,2000,13(5):331 -342.

[7] Chegini N.TGF - beta system:the principal profibrotic mediator of peritoneal adhesion formation[J].Semin Reprod Med,2008,26(4):298-312.

[8] 蒋凤荣,张旭,范俊,等.麦冬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6,24(2):236 -237.

[9] Dai HF,Mei WL.Ophiopojaponin D,a new phenylpropanophiopogon injectiond glycoside from Ophiopogon japonicus Ker- Gawl[J].Arch Pharm Res,2005,28(11):1236 -1238.

[10] Wang Y,Chang Z.Heat-shock response down-regulates interleukin - 18 expression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J].Biol Cell,2005,97(7):551-556.

猜你喜欢
腹膜炎麦冬造模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