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2011-09-17 08:40
山西水利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挖孔冲沟护壁

张 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畜牧工程勘察规划设计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质量有保证和造价低的特点,在国内各地的基础处理工程中应用较广泛,而在新疆水利工程中用于水工建筑物的基础处理基本上没有采用过,红山水库溢洪道泄槽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处理形式,尚数首例。本文就红山水库溢洪道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设计及施工作以简单介绍,提供一个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的新思路。

1 工程概况

红山水库位于新疆呼图壁县雀尔沟河上。该水库为中型山区拦河水库,坝高38 m,2000年为了使该水库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在左坝肩二级台地上增设了溢洪道。溢洪道为有闸控制宽顶堰形式,宽5 m,总长223 m,主要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消力池段组成,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溢洪道基础一般均坐落于新鲜泥岩上,但在泄槽首段0+003~0+067有一东西走向隐伏冲沟,与溢洪道呈60°的斜交,冲沟末端位于泄槽东侧高约20 m的二级阶地下。冲沟最大深度22 m,上口宽约64 m,沟内主要为冲洪积碎石土,粒径一般最大不超过5 cm,含水量14.73%,密实度较差,干容重仅为1.47 t/m3,孔隙比0.93,具有高压缩性和湿陷性,压缩系数0.08 MPa,压缩模量 2.3 MPa,湿陷系数0.042,黏聚力8 MPa,摩擦角28°。该土层对建筑物的稳定极不利,为保证泄槽稳定安全运行,泄槽不能直接坐落于该隐伏冲沟上,必须进行基础处理。

2 设计方案选择

初设阶段对该段采用实腹拱横跨隐伏冲沟的形式,将泄槽搁置于拱顶。在施工阶段的地质详勘后,发现冲沟上口宽度较原设计宽,冲沟上游面基岩陡立,实腹拱的上游拱座无法搁置在新鲜基岩面上,并且拱跨较大,因此,进行了方案变更。经过反复推敲和方案论证,决定采用桩基进行处理。

该冲沟深浅不一,最深处22 m,最浅处3 m,如果采用摩擦桩,桩长不一样,桩身周边摩阻力也不一样,每根桩的承载力也不同,因此,不适宜采用摩擦桩,应采用端承桩的形式。泄槽每段长8 m,宽6 m,为矩形断面,整体现浇,采用单桩承重形式。桩基形式可选用钢管桩、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经比较,认为钢管桩及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易产生“缩颈”现象,施工质量可靠性差,单桩承载力保证率低,一般适用于群桩。而人工挖孔灌注桩孔径较大,施工质量有保证,且该工程桩长不长,地基土均为冲洪积碎石土,无不良地质情况,无地下水影响,具备人工挖孔的条件,因此,决定采用人工灌注桩的形式。

3 设计要点

由于单桩荷载较大,地基为泥岩,属于软岩,承载力较小,因此,桩距不宜太大。桩基平行于泄槽轴线布置两行,行距5.5 m,排距4 m,每排2根(见图1、图2),桩顶设钢筋混凝土承台梁,泄槽简支在承台梁上(见图3)。桩基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泄槽混凝土自重及槽内水重,经荷载分析计算,每根桩约承受85 t的荷载。桩身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经结构计算,桩身最小直径0.4 m,按人工开挖最小施工要求,桩直径取1.0 m。桩底部为泥岩,设计承载力为550 kPa,按此进行桩底压应力复核,桩端直径最小应为1.60 m,因此,桩端采用圆台形式扩底,以提高承载能力。桩身按构造配置钢筋,主筋采用直径22 mm的Ⅱ级钢筋10根,箍筋采用φ8的Ⅰ级钢筋螺旋状布置,主筋上部伸入承台梁内660 mm,桩顶3 m范围内箍筋加密(见图4)。

图1 人工挖孔灌注桩纵剖面图

图2 人工挖孔灌注桩平面图

图3 桩身与承台梁构造图

4 施工工艺

施工工具可采用铁锹、钢钎、风镐挖孔,出土工具采用手摇辘轳和提土桶。施工前先进行三通一平等工作,然后按设计桩位图施放轴线和桩位。挖孔采用间隔开挖,先长桩后短桩,先挖中间桩,后边桩,防止塌孔。

由于该地层为冲洪积碎石土,较松散,易滑塌,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边挖孔边浇筑混凝土护壁(见图5)。对于土质较坚硬稳定性较好的地层,护壁采用素混凝土,土质较差地段护壁内应适当配筋。护壁内径1.0 m,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护壁混凝土采用直径3 cm的振动棒振捣密实,护壁模板在24 h之后即可以拆除。孔底应深入新鲜基岩内0.5 m,当孔挖至设计标高时,清理完孔底残渣,验收合格后,立即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封底,防止基底泥岩潮解分化。预先制作好钢筋笼,绑扎钢筋笼时,纵向主筋应放在内侧,横向筋放在外侧,以免妨碍混凝土串筒。桩孔验收合格后,将预先制作好的钢筋笼分段垂直放入孔内。安放时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造成孔壁坍塌,就位后立即固定。然后采用串筒浇筑桩身混凝土,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实。

图5 现浇混凝土护壁剖面图

为了保证安全,施工时在孔内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每日开工前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 m时,用风泵向井下送风,风量不宜少于25 L/s。对孔内照明定期进行检查,严防漏电。在施工中随时进行桩孔的垂直度和标高的测量,确保施工精度。桩身混凝土浇筑7天后,按总桩数的30%对桩身混凝土采用动测原理进行桩体质量检验,受检的21根桩质量均合格,达到了设计要求。

5 施工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的处理

在进行桩号0+007及0+011处东侧两根桩的开挖过程中,孔深达到11 m时,地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下部出现约0.8 m厚的流砂层,含水量较大,呈流塑状,流砂不断涌入孔内,施工无法进行下去,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发生塌孔。当时,考虑了许多解决方法,最后该段采用直径1 m,厚0.6 cm,长1.2 m的钢护筒,套在上层混凝土护壁内,先施加压力,切入流砂层内0.4 m,然后将筒内的流砂挖出,再加压力切入下层流砂中,重复多次,直至穿过流砂层。该方法在处理流砂夹层中取得了成功,确保了工程顺利按期完工。

6 工程竣工后的效果评价

整个桩基处理仅用了15天的时间,共计31根桩,桩长总计220 m,日进尺14.67 m,总投资约20万元,较原实腹拱方案节省投资约10万元,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省了投资,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该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已有两年,泄槽未出现沉降变形现象,说明泄槽底部的桩基受力状况较好,未出现沉降、侧移等现象,施工质量较好,取得了圆满成功。

7 人工挖孔灌注桩经验

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一种传统的成桩施工工艺,具有造价低、施工设备简单、成桩直径大、成桩质量容易保证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受地质条件限制,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等缺点。因此,采用该工艺应注意其适用条件,一般在地基土中分布有厚淤泥、地下水位下有厚砂层及粉土层、地层中有腐殖质和有机物煤层等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土层、地下水丰富及孔深超过25 m时,不宜使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对于适宜采用该种地基处理方式的地层,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认真分析采用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施工中必须具备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在地基土土质较差的情况下应采用混凝土护壁,遇到薄层流砂、淤泥时可采用钢套管护壁。

综合上述情况,施工前只要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充分论证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的可行性,施工中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局部遇到不良地质情况时,多借鉴已有施工经验,该地基处理方法就会发挥出其不可磨灭的优越性,取得显著的工程效益。

猜你喜欢
挖孔冲沟护壁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洞柱法地铁车站导洞人工挖孔桩护壁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风机基础设计在冲沟发育地区的应用
深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技术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中障碍桩的处理
冲沟不同部位土壤机械组成及抗冲性差异①
挖孔桩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勘探所膨胀波纹管护壁技术成功完成超深孔护壁
基于人工挖孔桩基础在清单及计量方面的探讨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冲沟发育及其时空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