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2011-09-19 08:59祝玉伦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专用章法律管理

祝玉伦

合同是当代社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式,其含义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社会生活中,企业通过合同来确定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并以此约束对方进行经济活动,达到交易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合同这条纽带和桥梁与其他市场主体完成采购、销售等经营行为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企业只要生产经营,就有合同存在,同时也就伴随合同法律风险。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概述

一、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概念。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是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二、企业合同中的主要法律风险。

第一,合同缔约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合同的订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依法订立合同是合同生效的前提,是履行义务、享有权利,解决纠纷和请求法律保护的依据。任何一个合同的订立过程,都包含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常见的要约阶段法律风险有:要约误认为要约邀请;要约内容不当;要约撤回和撤销不当。承诺常见的法律风险有:承诺方式不当;将新要约当承诺。特殊的合同订立过程中法律风险,主要是招标投标中法律风险。与合同订立相关的制度及法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预约合同的法律风险;缔约过失责任;立约定金。

第二,合同主体法律风险。任何一个合同必然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在合同中体现为在具体条款上方首先明确的甲方、乙方,以及在合同尾端落款和签字盖章。作为合同成立的一个重要要件,合同主体选择是否正确,对于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是否有效以及合同是否能够正常履行都有着重要影响。

代理人签约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一、无权代理的法律风险。经济交往中最常见的代理权限产生是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当代理人没有经过授权,一旦发生纠纷,企业不能要求被代理人承担责任,而代理人往往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给企业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二、超越权限代理的法律风险;三、授权缺陷的法律风险;四、公司章程限制的法律风险。

交易主体非因故意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三、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

交易主体故意设置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一、有限责任的恶意利用;二、虚构合同主体;三、主体变更的不当利用;四、主体不适格。

第三,合同条款的法律风险。当事人是通过合同确定双方在交易中需要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所以合同又被称为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合同内容如果出现缺陷,就无法实现当事人最初设想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合同条款是合同法律风险最主要的产生途径。合同标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不正确使用标的物标准名称;未明确写明标的物商标;未注意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未写明标的品种、规格、花色及配套件。数量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数量计算方法未明确。质量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质量验收事项约定不明;质量认定的最终途径约定不明;委托检验的费用承担约定不明。价款或报酬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计算方法约定不明;合同只约定总价;价款支付约定明确方式过于简单。履行时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未明确约定合同有效期。履行方式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代为履行;运输方式、运输费用承担、运输风险负担等约定不明。不可抗力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对不可抗力事件范围约定不明;事件发生后未及时通知。违约条款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部分义务缺乏对应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缺乏具体的计算方法;未设定解除合同的权利。

第四,合同履行过程中法律风险。一个合同的履行往往存在一个过程,期间需要合同双方或多方配合,这固然需要在合同中详细约定相关细节,但更需要合同双方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合同的约定及时、恰当地做出补充或修改。同时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的往来函件、备忘录、会议记录、传真,甚至交通票据、运输单、电话记录、电子邮件等都需要甄别、管理,一旦发生纠纷,这些都发挥证据效力。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内容

针对企业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及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想对合同风险管理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等防控措施,要注意把握以下内容:

一、合同规章制度建设。要想将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打造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就必须把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纳入企业各种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中,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各部门、各岗位在合同风险防范中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合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如《合同管理办法》、《授权委托人员管理办法》、《合同会审会签管理办法》等。

二、岗位业务培训。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有关业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因此有必要对业务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业务培训。

三、授权委托证书管理。企业对外合同签订较多,主要是由授权委托人员对外签订合同,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对授权委托证书的授权范围、代理权限、有效期限、办理条件、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并且要对授权委托书证的年审、使用、遗失补办和交还程序,对方授权委托书的出具存底等做出规定,并严格管理。

四、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专用章使用管理主要包括:签订合同必须使用合同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使用、登记;合同专用章外出携带申请、审批、监督、交还程序;对滥用合同专用章或合同专用章管理不善的责任者的处理等。

五、合同文本管理。企业常用的合同文本,应起草制定规范合同文本模版,并依法适时修改。使用对方出具或起草的合同文本时,必须交法律顾问认真审查。

六、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必须经评审,评审由质量、财务、投资、法律、价格等专业部门人员组成,只有经评审通过的合同才能签订。也就是说,合同评审是合同签约前的必经程序。

七、招投标管理。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企业往往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来销售、采购,这就需要企业有完善的招标、投标管理,制定管理规章,对标书的制作、购买、标底的保密、评标、答辩、开标、中标等依法做出具体规定,同时将合同管理延伸到签约之前。

八、合同履行管理。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完毕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在这个履行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合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法律方式,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九、合同预警管理。提前了解掌握合同签订、履行中已经或将要发生法律风险,使企业在防范法律风险抢得先机,是避免法律风险的有效做法,因此企业要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合同业务人员掌握的信息反馈;动态了解、掌握客户的信息等。

十、合同档案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归档制度,妥善保管合同档案。合同依法签订后,承办人员要将合同交本单位合同管理人员保管,同时自留副本备用。对与合同有关的,往来信件、电报、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送货、提货、托运、验收等有关凭证,货款托收、承付凭证,有关财务单据,产品质量标准、封样、样品或鉴定报告等一并保管。

十一、合同纠纷处理。企业强化合同管理可避免许多合同纠纷,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合同纠纷的产生。建立企业合同纠纷调处制度,明确纠纷处理原则,纠纷具体负责机构和基本程序等。

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增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忧患意识是防范企业合同风险的前提,只有企业员工特别是领导层的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高,企业合同法律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开展,才有可能构建一整套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体系。而目前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生产经营,轻法律风险现象还相当普遍。

二、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方面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否,对于一个企业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各企业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认识也不同,有的企业对法律风险防范认识较高的,在本企业建立了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有的企业没有认识到法律风险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在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方面还是空白。总的来讲,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普遍存在不健全、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体系,是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在企业无章可循,增加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难度。

三、加强企业合同主办、主管人员责任意识教育。实践证明,人是决定合同法律防范工作的决定因素,不少合同风险产生,是由于企业合同主办、主管人员主观原因造成的,而且有的合同法律风险是故意造成的。

四、提高合同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反应速度。有些合同法律风险已出现苗头,但由于预警不及时,使一些本应解决在萌芽中的法律风险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五、强化客户资信资料调收集。掌握和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是企业从外部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关键,所以从合同洽谈签约到履行等都要注意收集客户有关资信资料,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建立法律风险预测警报系统,完善法治工作与经营的融合

法律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强化法律风险战略管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具有监测、识别、診断、化解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和保障体系。成功的做法是:一是组建法律风险管理小组,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划分法律风险领域和子目录,收集显性和隐性法律风险信息,全面识别和评估,开列清单,形成风险点,提出面临哪些法律风险,汇编《法律风险源目录》传递给决策层。二是制定《法律风险预防、处理措施和程序规范》。对法律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剖析,将法律风险预防、处理措施和程序规范细化到部门、管理流程和岗位,分解到人,落实到位。三是完善企业法治工作与经营部门的融合。建立法律风险预测警报系统,重视发挥法务部门在防范法律风险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专用章法律管理
发票报销审核中的常见问题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雄安新区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报税联,能否盖章?
农业农村部:启用新的动物检疫专用章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