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与西藏和平解放

2011-09-21 02:05刘洪顺
党史博览 2011年10期
关键词:西藏地方军区刘少奇

○刘洪顺

刘少奇与西藏和平解放

○刘洪顺

新中国成立前夕,西藏地区约有人口120万,藏族占94%。1949年7月,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地方反动势力,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开始策划“西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加快分裂活动的步伐,在1950年1月派出 “亲善使团”,先后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活动,谋求国际社会对“西藏独立”的支持。同时,又成立了以达扎为首的地方政府应变机构,积极扩充军备,从国外购进大批军火,雇用外国军事教官训练藏军,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在中共中央决策和平解放西藏的过程中,刘少奇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并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率先提出和平解放西藏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949年7月,刘少奇在访问苏联期间,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莫斯科起草并向苏共中央和斯大林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其中提出了“西藏须用政治方式而不能用战争方式去解决”的决策意见。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任务,主要由西北军区和西南军区来完成。为了保证居住在青海的西藏两大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安全,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有利条件,刘少奇在1949年12月26日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彭德怀并西北局,明确指出:“班禅童子 (即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西藏宗教领袖,当时年仅11岁)对我解决西藏问题有很大作用,苏联同志劝告我们要切实注意不要使班禅被人下毒死。望予注意。”1950年1月31日,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所属的堪布会议厅致电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切盼迅速解放西藏。同时谴责拉萨当局分裂祖国的行径,要求“速发义师,解放西藏,肃清反动分子,驱逐在藏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国防,解放西藏人民”。

进军西藏涉及藏族居住区的政治、宗教、民族等复杂问题。为了最广泛地团结西藏各方面的力量,1950年元旦,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西北局、西南局,要求注意处理藏民部落及寺院要求。

1950年1月17日,刘少奇将审定过的外交部发言人关于西藏问题的谈话,发电报给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请他审阅批示。外交部发言人关于西藏问题的谈话全文如下:

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这是全世界没有人不知道也从来没有人否认的事实。既然如此,拉萨当局当然没有权利擅自派出任何“使团”,更没有权利去表明它的所谓“独立”。西藏的“独立”要向美国、英国、印度、尼泊尔的政府去宣传,并由美国的合众社加以宣布,使人们不难看出这种消息的内容即令不是出于合众社的制造,也不过是美帝国主义及其侵略西藏的同谋们所导演的傀儡剧。西藏人民的要求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大家庭的一员,是在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适当的区域自治,而这在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上是已经规定了的。如果拉萨当局在这个原则下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的和平解放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代表自将受到接待。但是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拉萨当局违反西藏人民的意志,接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命令,派出非法的“使团”从事分裂和背叛祖国的活动,那么,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将不能容忍拉萨当局这种背叛祖国的行为,而任何接待这种非法“使团”的国家,将被认为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敌意。

值此,中共和平解放西藏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这里通过外交部发言人的形式正式提出来了。

随后,中共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动员有关上层力量,努力开展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1950年2月24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致电中央请示说:“现在居住在成都的志清法师与西藏政教首要的关系友善,愿意秘密赴西藏说服达赖集团同中央政府协商解决西藏问题的办法。妥否,请中央指示。”接到西南局请示电的第二天,刘少奇即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西南局并西北局,内容如下:二月二十四日电悉。你们派志清法师赴西藏说服达赖集团脱离英美帝国主义,回到祖国,要达赖本人或其代表赴北京协商解决西藏问题办法,或在进军中与我前线司令部谈判的意见,是对的。望即办理。我军进驻西藏计划,是坚定不移的,但可采用一切方法与达赖集团进行谈判,使达赖留在西藏并与我和解。西北方面如有适当之人能派到拉萨去进行说服达赖集团者,亦应即设法派去,据说达赖的兄弟现在西北,望西北局调查是否可以派去。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青海省委派出干部专门到青海湟中县塔尔寺,做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的大哥、时为塔尔寺活佛的当才·土登晋美的工作,希望他赴西藏拉萨劝说达赖集团与中央政府进行关于和平解决西藏问题的谈判。1950年3月下旬,由当才、下日仓、先灵三位活佛及其随行人员30多人组成青海寺庙赴藏劝和代表团,中共做联络工作的迟玉锐任代表团秘书。青海寺庙代表团于1950年7月中旬由西宁出发,10月行至藏北黑河(今那曲)时,被西藏地方当局扣留。当才、下日仓、先灵三位活佛被送往拉萨,迟玉锐被押解至山南。当才活佛与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会面后前往亚东出走国外,下日仓、先灵活佛则被软禁。劝和工作没有取得实效。后经过斗争,西藏地方当局于1951年春将下日仓、先灵、迟玉锐三人释放。

在1950年3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志清法师与贾题韬居士离开重庆,也前往西藏进行劝和活动。他们一行到达岗托时,西藏地方当局不准他们继续前行,直到1950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康重镇昌都,打开通往西藏的要道后,志清法师一行才得以成行,于1951年4月到达拉萨。他们进藏后,志清法师对达赖集团做了大量的工作。

参与作出解放军进军西藏的重大决策

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中共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在西北局和西北军区的支援下,担负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并要求立即抓紧布置,派出部队迅速占领康定,以康定为基地,筹划入藏事项。进藏的兵力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1个充足军或4个师左右。遵此,中共西南局和西南军区于1月6日决定,由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率该军和第十四军一部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西北局和西北军区确定由驻青海的第一军派出一支骑兵支队从青海进军西藏,第二军组建独立骑兵师从新疆进军西藏阿里地区,配合第十八军的行动。随后,中共中央批准组成西藏工作委员会,张国华为书记,谭冠三为副书记。

由于进军西藏的运输保障工作难度很大,需要运输飞机的支援,因此,1月11日,刘少奇将中央军委作战部上报的进军西藏需要请苏联派出空军运送部队和物资等问题致电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请求解决。

2月6日,西南局、西南军区向中共中央报告了进军西藏的意见。西南军区的报告内容有四点:一、考虑由康入藏的道路,须经几个横断大山脉与横断大河,运用骑兵不如青藏与新藏两条道路之便利。且我第十八军经川康路者约5万人、骡马近万匹,已感沿途补给十分困难,故此路不需再配属骑兵。同意由西北方面加派骑兵,分经青藏路与新藏路向心入藏。二、西南军区决定不惜任何代价抢修川康公路。建议西北军区也抢修经玉树至甘孜之青康公路,以便万一川康公路发生阻碍时即由青康公路遂行补给。并请先将该路状况查看告我们。三、西南军区请西北军区告青海玉树军分区帮助随时查告西藏方面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四、西南军区已经致电陈赓、宋任穷,询问经云南入藏的路线。

刘少奇仔细审阅了西南局、西南军区关于入藏准备情况的报告。2月7日,刘少奇将他们的报告转发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员张宗逊,并在起草中央军委转发的批语中指示:“征询彭习张,可否调第四野战军驻在河南之骑兵师加强进军西藏的作战力量。”

解放前的西藏,没有公路、汽车,运输物资全靠人背畜驮,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艰苦紧张。因西藏与内地关山重重,人烟稀少,交通极为不便,部队给养几乎全靠内地供应,靠自己携带。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汽车运输就成为主要途径了。因此,1950年2月14日,刘少奇根据西南局进军西藏准备工作开始后,急需汽车问题,致电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周恩来说:“进兵西藏的艰巨运输工作现已开始,汽车坏者甚多,且难行走,只有苏联嘎斯车可少受限制。刘邓要求军委帮助他们至少200辆苏式卡车送宝鸡应急,运油至成都以后担任西康运输。但贺龙南下时已配有100辆新嘎斯车,目前华东及西北均不能抽出车辆给西南。因此,请你们考虑是否再向苏联买200辆嘎斯车给刘邓。”随后,中国经与苏联协商,从苏联购买了200辆嘎斯车配备给进军西藏的部队。

进藏部队根据毛泽东1950年4月1日关于“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由西南军区的6个工兵团、3个步兵团和后勤部队,投入到抢修康藏公路的战斗。云南军区组织军工、民工1.7万余人,抢修大理至中甸的公路。西北军区组建骑兵师,集聚于阗(今于田)抢修于阗经普鲁通往西藏阿里地区的公路。驻青海的第一军亦抽调8000余人组成筑路大军,从5月起修筑进藏公路。

为了慎重地解决进军西藏所涉及的政治、宗教、民族等复杂问题,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在1950年5月17日给西南局的指示中指出:“军事进攻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以加强政治争取工作是完全必要的。这里基本的问题,是西藏方面必须驱逐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我们方面,则可承认西藏的政治制度、宗教制度,连同达赖的地位在内,以及现有的武装力量,风俗习惯,概不变更,并一律加以保护。”1950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又批准了委托西南局起草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十项政策,以作为同西藏地方当局谈判的基本条件。

进军西藏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进藏部队从各个方向,向西藏的大门——昌都进发。进藏部队共计6个团2万余人,分为南北两个作战集团。北集团由西南军区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师和军直属部队、西北军区骑兵支队组成,分左、中、右三路出击。右路从邓柯渡过金沙江,直插恩达、类乌齐,切断藏军西撤退路。左路由岗托强渡金沙江,从正面攻击昌都。南集团由第五十三师率第一五七团、一二六团等组成,分为左右两路。右路从康西巴安渡过金沙江,直出邦达、八宿,切断藏军西南退路。左路从贡山、德钦出击,袭击门打、碧土、盐井敌后向西北佯动。10月6日,发起战役进攻。北集团各部于19日完成包围歼敌任务。南集团于12日从南面逼近昌都。北南集团形成合围昌都藏军态势。藏军驻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于10月20日命令所部2700余名官兵停止抵抗。昌都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和西藏上层少数分裂分子以武力顽抗的企图,促进了西藏爱国力量的发展,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筹划西藏和平谈判代表团赴京。《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署。

昌都战役的胜利和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项政策规定,使西藏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1950年11月17日,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亲政。1951年春,亲帝国主义的西藏首席噶伦摄政达扎下台。西藏上层少数分裂分子将达赖喇嘛挟持到藏南重镇亚东,企图把他带出国外。以阿沛·阿旺晋美噶伦为代表的西藏上层爱国人士,鲜明地反对分裂行动,积极主张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和平解放西藏。

中央人民政府加快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步伐。中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1951年2月1日在给西藏十四世达赖喇嘛的信中说:“毛主席令我代表他祝贺你的执政。你的意见经我转呈中央人民政府,已得到指示,中央人民政府是一直欢迎你派代表赴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地方政府于1951年2月12日决定派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谈判代表的代表团,赴北京和谈。3月27日,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作为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与另外两位代表土登列门、桑颇·登增顿珠,从昌都出发,经甘孜、重庆、西安等地,于4月22日抵达北京。西藏地方政府的另外两位助理代表凯墨·索安旺堆、土丹旦达,也从亚东出发,经印度、香港,于1951年4月26日抵达北京。

阿沛·阿旺晋美起程赴京的当天,刘少奇和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报告了西藏问题近期处理情况。电报说:西藏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自接到1951年2月1日中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在给他的毛主席祝贺他的执政电后,除仍向袁大使表示希望中央撤退军队外,一方面声明已派阿沛为赴北京的和谈代表团长,并派两名助理代表经印度赴北京;另一方面带信给阿沛,委其为全权代表,称其为西藏僧俗中最有威信的噶伦,劝其好好赴北京和谈。阿沛表示,赞成进军西藏,不赞成达赖提出的五项和谈条件。他估计藏方当局无接受人民解放军入境的诚意,如藏方仍以五条件令其北京谈判,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阿沛表示不愿任代表团团长赴北京,而建议我派代表同他一道赴拉萨进行工作,解释误会。对此,我们研究西南局及袁大使历次来电,证明阿沛是拉萨、亚东两方面都承认的代表,认为仍以说服阿沛来北京谈判为有利。一、由中央首长向阿沛表明中央对藏政策,经过他转达,亚东和拉萨两方面可以稳定。拉萨方面也可能争取亚东,达赖不跑印度,并有理由促其所指定的谈判助理从速来北京。二、即使谈判不成,在适当时将谈判经过公布,亦能增加争取分化的作用。三、有利于我前线部队和组织直接进行宣传的活动。四、反之,如将阿沛滞留于昌都,将使对方怀疑我无谈判诚意,并给敌人以挑拨借口。如派王其梅 (解放军第十八军副政治委员、时任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主任)同阿沛径赴拉萨,则作用远不如阿沛来北京,而且这只是代理司库的私人授意。因而,含有若干危险性,不如先来北京经过谈判再携带我们条件,转回昌都偕王其梅入藏更为有利。至于我军入藏的方针及时间,均已定妥,而且我已公开告诉印度驻华大使:如达赖逃印将失去在西藏一切地位,无碍我军解决西藏问题,只会在中国、印度外交上蒙上暗影。

刘少奇将上述意见征询西南局意见,已得复电同意阿沛来北京。并已通知西藏工委劝说并护送阿沛就道来北京,计算行程,阿沛约4月底可抵京。经印度来京的两位助理代表,3月24日已抵印度首都新德里,现正在办理签证。中国驻印大使馆参赞申健将陪其来京。

3月27日,毛泽东在刘少奇、周恩来的电报上批示:“同意这样做。”据此,中央人民政府欢迎西藏地方政府赴京和平谈判一事,就确定下来。与达赖喇嘛派出的代表团一起赴京的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及班禅堪布会议厅官员一行,也于4月间到达北京。

4月的北京,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刘少奇在中南海接见了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首席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

从4月29日起,西藏地方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一行,同以李维汉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开始进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谈判。

谈判期间,刘少奇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多次接见西藏代表,向他们阐明了西藏必须回归祖国怀抱的道理,耐心解释中共的民族政策,打消他们的种种疑虑,使他们认清帝国主义进行反共宣传的险恶用心。

经过20多天的协商,双方于5月21日达成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5月23日,在朱德的主持下,双方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签字仪式,《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正式签字通过。

5月2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庆祝宴会,祝贺《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字通过。毛泽东称赞协议的签订为汉藏民族团结办了一件大事。会上,刘少奇在毛泽东致祝词后,走向阿沛·阿旺晋美,举杯为协议的签订、为汉藏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以及阿沛·阿旺晋美等代表为和平谈判作出的努力干杯。

为促进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委派张经武为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6月23日,张经武从北京出发,经香港、印度于7月14日到达亚东。16日,达赖喇嘛会见张经武,并阅看了张经武带给他的毛泽东亲笔信和协议的抄本,听了张经武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的解释。10月24日,达赖喇嘛致电毛泽东,表示“拥护协议,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巩固国防”和“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保护祖国领土主权统一”。毛泽东当即复电表示欢迎。从此,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生效。

关心、指导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工作

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毛泽东于1951年5月25日命令进藏部队进军。各路部队于八九月间先后开始向西藏进军。各部队在进军中,模范地宣传和执行了民族宗教政策。解放军受到了西藏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欢迎。

1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一行、西藏地方政府谈判代表团,与进藏部队在拉萨举行大会,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为加快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工作,中共西藏工委于1952年7月22日,致电西南局并中共中央,提出西藏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计划,请中央审批。计划内容包括了部队机关本身工作、成立军分区与改编藏军工作问题、成立军政委员会问题、统一战线工作、财政经济贸易工作、文教卫生工作、情报和公安工作、外事工作、调查研究工作、对于班禅的工作等。

8月1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将复西藏工委的电报送刘少奇审批,并在致刘少奇的信中汇报说:西南军区7月1日关于西藏军区师级干部配备的报告,曾提到军分区的干部配备。西藏军区成立军分区是和中央4月6日的指示精神不符的,军委总政治部曾于7月15日电西南军区指出此点,并请他们复查。西南军区对此事尚未答复,而军委又于7月28日给西南军区和西藏军区的复电中 (第八项)批准任命西藏军区各分区的若干干部,这是由于军委方面不知道中央4月6日的指示所致。为保证中央政策的一致性,建议通知各处理有关西藏业务的部门,如军委、总政治部、总干部部、军委联络部、中央公安部、中财委等,今后在批发有关西藏问题的电报时,凡涉及政策性及与政策有关的一些具体问题者,必须经过中央书记处看过,以免再发生不统一的现象。

8月16日,刘少奇阅改了中共中央统战部报批的电报,指出:你们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工作,应以上层统一战线,首先是争取和团结达赖和班禅及其上层集团的大多数,以便争取时间解决生产自给和交通运输问题为主要任务,其他的工作均应服从这一任务。成立军分区和改编藏军成立军政委员会的问题,应照中央4月6日电指示执行,即“目前不要改编藏军,也不要在形式上成立军分区,也不要成立军政委员会。暂时一切仍旧,拖下去,以待一年或两年后我军确能生产自给,并获得群众拥护的时候再谈这些问题”。你们想争取今年下半年成立军分区是不妥的。因为今年下半年不能基本改变目前的情况,因此不要急于将这一工作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进行。在未得中央批准前,西藏各地均不得使用军分区的名义,已成立者必须取消或改为其他名义。军委7月28日批准任命西藏各军分区的名单是不妥的,已告军委予以撤销。改编藏军及成立军政委员会问题,均应依照4月6日电示执行。

1954年9月4日,当选为西藏代表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日,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一起,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1955年2月24日是西藏的藏历木羊年新年。这一天,达赖、班禅在中南海举行盛大宴会庆祝新年佳节,刘少奇与毛泽东、周恩来应邀出席,祝贺达赖、班禅在北京愉快地度过这个民族的节日。2月27日,刘少奇修改并签发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复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藏历年贺电。

提出建设新西藏的步骤和方法

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后,经过中央人民政府的努力,为推进西藏的建设与发展,经与西藏地方政府协商,中共中央认为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时机已经成熟。1955年3月9日,国务院召开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在后来一年多的准备工作时间里,刘少奇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与周恩来等领导人为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从政治、思想、组织、物资等方面,做了许多周到细致的工作。1955年4月5日,刘少奇在与西南各省负责同志谈到民族区域自治问题时,要求他们为西藏筹委会的建立多做工作。10月23日下午,刘少奇和毛泽东等在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和西藏青年参观团时,和他们促膝谈心长达两个多小时,对西藏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对西藏的青年寄予了厚望。

1956年1月21日,刘少奇向班禅电贺新年。在贺电中,他热情地说:“再不久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就要成立了,西藏地方的一切工作的进展,将由此得到更好的进步。”他对班禅在增强民族团结以及各项建设工作中做出的成绩表示满意。“每次在听到你们那里工作成绩的好消息的时候,都是很高兴的。”祝愿班禅:“为西藏自治区的建立和西藏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2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和去西藏进行访问组织中央代表团的几项问题的通知》,并派出以陈毅为团长的由国内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组成的800余人的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参加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的活动。2月24日,刘少奇为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题词:“加强藏族内部的团结,加强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团结,为建设繁荣幸福的西藏自治区而奋斗!”4月20日,当刘少奇得知即将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大会时,非常高兴地向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发去贺电,热烈祝贺。以陈毅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回来后,向中央汇报了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的情况,刘少奇听后,十分高兴。8月24日,刘少奇为推进西藏自治区的工作,在给达赖的信中希望西藏地方政府今后为西藏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他向达赖提出:“要注意和各方面人士团结一致”,“要做的事,多和他们商量,以便取得他们的同意和支持”。他还对达赖说,西藏的民主改革“要根据西藏具体的情况,一步一步地做,而不要操之过急”。他要达赖经常与中央联系,“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我们当尽力协助你”。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西藏的各项事业取得了进步。中央对西藏的工作一直采取慎重的方针,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以逐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逐步实现民主改革政策。但是,以达赖等人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上层集团,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和影响下,继续坚持“西藏独立”的反动立场,并密谋进行叛乱活动。1959年3月10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拉萨等地爆发了围攻中央政府驻西藏代表机关和西藏军区领导机关的武装叛乱。

1959年3月11日、12日, 刘少奇召集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彭德怀、陈毅、杨尚昆等开会,讨论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问题。14日,刘少奇召集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彭德怀、黄克诚、杨尚昆、徐冰、张经武、张国华、杨静仁、赵卓仁等开会,讨论西藏平叛问题。对于西藏的局势,中央决定先保持冷静的态度,沉着观察。

3月17日,达赖等人离开拉萨后又越境潜入印度,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的事态进一步加剧。当天下午,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解决西藏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的方针。刘少奇和邓小平主张当前首先是准备坚决平息武装叛乱,改组西藏地方政府,改组藏军,实行政教分离,然后全面实行民主改革。

3月19日夜,叛乱集团向解放军驻拉萨的部队和中央驻拉萨的机关,发动了有预谋的攻击。3月20日上午10时,解放军驻西藏的部队奉命对叛乱武装进行反击。这一天,刘少奇对中央有关部门起草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布告》作了修改,号召西藏的全体藏胞积极支持解放军讨逆平叛。

3月21日,刘少奇召集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彭德怀、黄克诚、杨尚昆、汪锋、徐冰、张国华、张经武等开会,讨论西藏问题。3月25日,刘少奇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再次研究了西藏问题并作出重要决策。3月28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的命令》。与此同时,刘少奇认真修改了有关部门起草的 《关于在西藏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的指示》。4月19日,刘少奇出席毛泽东召集的会议,讨论对西藏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关于西藏叛乱的《声明》进行反击的问题。5月7日,刘少奇同毛泽东、宋庆龄、朱德、周恩来、林彪、邓小平等接见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阿沛·阿旺晋美。

西藏的平叛结束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进行了民主改革。1959年9月8日,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关于西藏民主改革问题的汇报,原则通过《西藏工委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报告》和张国华、谭冠三 (西藏军区政治委员)、汪锋(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关于西藏民主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从此,西藏迎来了新生。

刘少奇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为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平定西藏叛乱,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汉藏民族团结,加快西藏的发展所作出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西藏地方军区刘少奇
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酥油的西藏地方卫生微生物标准分析与建议
江苏省军区
浅析明朝西藏地方的职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