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洞”视角下的美国《读者文摘》栏目设置的研究

2011-09-21 07:02刘思文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读者文摘栏目设置

刘思文,胡 科

(1.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成都 610031;2.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成都 610031)

“新闻洞”视角下的美国《读者文摘》栏目设置的研究

刘思文1,胡 科2

(1.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成都 610031;2.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成都 610031)

栏目设置作为期刊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期刊整体的质量。以创刊88年的当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美国《读者文摘》为例,在介绍美国《读者文摘》期刊栏目名称、类型、数量及特色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探究该期刊栏目设置中的“新闻洞”,以寻求对我国期刊栏目设置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

新闻洞;美国《读者文摘》;栏目设置

“新闻洞”是指各种大众媒介总体汇聚而成的一个封闭系统,该系统选择性地反映了社会整体面貌及其变动[1]。1982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在提出该理论时就指出:实质新闻所占版面是一个封闭系统,报纸新闻版面大小相对稳定,当新的事物出现时,必有部分事物被忽略或减少报道篇幅,这是封闭系统内的强迫选择原则。同样,期刊版面在某段时间内的栏目只能处理有限的选题,各种议题要相互竞争才能获取受众的注意。本文选择美国最受欢迎的大众化杂志《读者文摘》的栏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新闻洞”理论的视角下,剖析该期刊栏目设置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征。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2]来量化分析美国《读者文摘》栏目样本所呈现出的“新闻洞”。在传播学应用方面,内容分析法主要试图通过系统分析与描述传播内容样本的方式(即将所有有形符号视为相同单位来统计,假设每一个符号所造成的影响力是相同的,且符号出现频率对受众造成的影响力具有正相关性),了解传播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受众看法。

本研究以1978—1995年间美国《读者文摘》刊出的所有栏目作为样本。每类样本采集和分析以“期”为单位,可供研究的有效样本共307期。按照期刊每期不同的栏目命名,将样本具体细分为14种类目:

1)值得引用的名言——主要是指摘抄、引用一些名篇、名言等内容;

2)医药方面的新闻——涉及到医药卫生方面的新闻或者文章;

3)校园喜剧——刊登发生在校园里的原创或者转载等喜剧类故事;

4)舆论的力量——介绍由媒体播出的体现舆论主流的资讯内容;

5)笑话,最好的良药——展示各种让人开心的笑话点子;

6)在美国这些州的生活——摘抄一些反映美国各州人民生活小事或者体会;

7)沉思的观点——选编一些富有哲理、能启发人沉思的观点或话语;

8)生动有力的演讲——截取一些精彩的来自不同国度名人的演讲内容;

9)日常工作——选择一些来自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故事或感悟文章;

10)制服的幽默——从不同职业的角度选编一些体现职业性的文章;

11)涉及各方面的记录——选编不同领域的一些经典的数字记录内容;

12)个人拙劣的见解——摘记单个人对自己或者社会生活的观点和看法;

13)省钱一族——介绍一些如何节省开销的人和与之相关的事情;

14)科学新闻——遴选与科学相关且与人们生活十分密切的科学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以上类目基本上是本着穷尽、互斥的原则进行建立,但是不排除由于语言翻译的原因,致使部分类目间有近似的“误解”。

2 内容分析

本研究主要从栏目类型、数目和频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栏目类型

作为一本大众型的文摘期刊,为了照顾更多的大众,美国《读者文摘》栏目设置从类型上来看,基本涉及了金融政治、人文地理、医药卫生、大众娱乐等社会的各方面,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主旋律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栏目,如表1所示。

表1 美国《读者文摘》1978—1995年间栏目类型及数量

如表1所示,从1978—1995年期间,美国《读者文摘》共推出了14个栏目,其中1990年的栏目最多,达到了22个;而1981年栏目数最少,仅为13个。并且每年的栏目总数都是不固定的,特别在1993—1995年之间,年度栏目总数基本上都达到了20个。从栏目年度平均数来说,美国《读者文摘》在1978—1995年期间的栏目年度平均数为17.06个。

表2 美国《读者文摘》1978—1995年间栏目数目

表3 美国《读者文摘》1978—1995年间栏目频率

2.2 栏目数目

按照“新闻洞”的理论,美国《读者文摘》的栏目版面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封闭系统。在1978—1995年期间,该期刊共出现了14个栏目,且每个栏目侧重各有不同。

如表2所示,在14个栏目中,“医药方面的新闻”和“在美国这些州的生活”2个栏目的数目较高,分别占到栏目总数的10.75﹪和10.42﹪;而“省钱一族”和“科学新闻”因新开设的原因,所以在所统计的有限时间段内,所占比例很低,仅为1.30﹪。纵观整个研究时段,栏目数目的一个最高波峰和一个最低峰谷分别出现在1990年和1992年。

2.3 栏目频率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品牌栏目,美国《读者文摘》也不例外,从栏目出现频率来看,参照栏目的总平均数为21.93,可以将18年的栏目样本划分为低频栏目、中频栏目和高频栏目。其中,低于总平均数的栏目为低频栏目,介于21.93与30的栏目为中频栏目,而大于或等于30的栏目则为高频栏目。

由表3可知,高、中、低3类栏目分布基本平衡。从整体上来说,美国《读者文摘》1978—1995年间的栏目频率呈现出一个“低谷”式的抛物线形状。但必须说明的是,从不同角度来划分,主体栏目、常设栏目和高频栏目等栏目类型可能会重合。所以,本文仅从使用频率对栏目进行统计划分。

3 研究结论

3.1 样本总体概述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发现1978—1995年间的美国《读者文摘》栏目总体上呈现如下特点:栏目类型的总数较稳定;每年栏目数量波动较大;“医药方面的新闻”和“在美国这些州的生活”2个栏目出现率最高;而年度栏目数量1990年达到高峰后,却在1992年又迅速降至低谷。但从整体上来说,该时间段中的美国《读者文摘》,高频率的品牌栏目较多,而新栏目与中频栏目相对较少,结构分布趋于平衡。

3.2 样本的具体特征

3.2.1 内容上,青睐“地域养生”类文化,而疏远“金融政治”类话题

从“新闻洞”视角来看,美国《读者文摘》为了凸显某一时期的主题或思想,他们将在这个有限并且封闭的期刊系统中,有规范地强迫性选择或漏掉一些信息,来展示社会关注事项的轻重。从对1978—1995年间美国《读者文摘》的样本分析中可以发现,该杂志比较青睐“医药方面的新闻”、“在美国这些州的生活”和“值得引用的名言”,而疏远“金融政治”类话题,体现了该期刊的办刊思想和特点,同时也再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跳出美国《读者文摘》期刊本身来思考,作为一本诞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摘类期刊,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相对比较成熟。因此,期刊面向的读者是一批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高素质人群。为了适应大众的阅读心理,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该期刊自然会根据社会现实来调整和巩固一些栏目,而本文的样本统计结果正好反映了“新闻洞”理论视角下的期刊栏目设置的规律。

3.2.2 形式上,注重品牌栏目的多样化建设,重视对读者注意力资源的整合

在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品牌栏目建设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美国《读者文摘》之所以能屹立期刊界80多年,并广受社会大众的喜欢,自然少不了它多样化的品牌栏目做支撑。从栏目频率角度来看,美国《读者文摘》1978—1995年间的高频栏目达到了6个,占栏目总比重的42.86﹪,并且新增的低频栏目也逐年增加,其频率也超过了中频栏目,达到35.71﹪,这样就能及时保证美国《读者文摘》的品牌化效应。此外,从栏目类型上来说,该杂志的栏目类型涉及人文地理、医药卫生、大众娱乐、日常工作、演讲和科学常识等多个生活方面,基本照顾到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段受众,实现了读者注意力资源的全方位整合。

3.2.3 结构上,弱化了期刊栏目自身规律,而强化了人为的宏观决策

在对栏目数量进行量化分析时,不难发现在1990年和1992年这2年间,栏目数量突然从波峰跌倒了波谷。据《读者文摘传奇》[3]记载,1990年6月,美国《读者文摘》第4任总编吉尔摩因病辞职,期刊工作由当时的执行编辑汤林森接任。由于前后编辑风格的差异,使得当年的美国《读者文摘》栏目从数量到风格上都呈现出新的“繁荣”。但在美国《读者文摘》创刊70周年后的1992年,汤林森再次调整期刊的读者定位,将阅读对象扩大至美国中产阶级以外的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并外加一份编辑风格相似的《读者文摘》精选版,这样就出现了《读者文摘》在1992年上市后栏目数量锐减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像《读者文摘》这种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大众型期刊,在栏目设置上仍然存在弱化栏目自身规律,强化了人为宏观决策的“不成熟”行为。

4 结语

通过对美国《读者文摘》1978—1995年间的栏目名称、类型、数量及频率等内容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期刊栏目在内容、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为我国期刊栏目设置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材料。

[1]李孟鑫.网媒评论和纸媒评论的对比探讨:从新闻洞的视点分析网络评论[J].新闻传播,2009(11):75.

[2]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法[J].国际新闻界,1997(4):56-60,69.

[3]约翰·海登瑞.读者文摘传奇[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141-153.

[4]蒋振邦.期刊的栏目设置[J].出版科学,1996(2):42.

[5]潘丽清.关于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其他[J].广西社会科学,2000(4):139-140.

[6]缪晓明.期刊栏目设计的个性化追求[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5):78-80.

[7]龚维忠,方提.论期刊栏目策划与设置方式[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6-160.

[8]李梅.期刊栏目策划的重要性与原则[J].出版发行研究,2008(4):64-65.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ing of Columns of American Reader’s Digest in“the News’Hole”Perspective

LIU Siwen1and HU Ke2
(1.School of Arts and Communication,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China;2.Editorial Department,Chengdu Electromechanical College,Chengdu 610031,China)

The setting of columns i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 journal.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ames,types,features,and the number of columns in American Reader’s Digest with a history of 88 years.“The news’hole”presented in the column setting of American Reader’s Digest is investigated by applying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in order to seek its roles in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s of China.

the news’hole;the American Reader’s Digest;periodical column

G237.5

A

1008-5440(2011)04-0080-04

2011-10-14

刘思文(1985-),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编辑与出版。

胡科(197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编辑与出版。

猜你喜欢
读者文摘栏目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你还在等“读者”吗?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维吾尔文版《读者》的诞生
《读者文摘》改名为《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