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手法

2011-09-22 03:46李燕玲
群文天地 2011年16期
关键词:播音员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后期制作对整个新闻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熟练综合地使用多种编辑制作手法,做好新闻包装,提升新闻质量。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的不断进步,后期制作对整个新闻的质量起着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形象的来说,后期制作就好比电视新闻的“门脸”,即使“屋里的东西”—画面、解说词,都很漂亮,如果“门脸”邋遢,那么整个电视新闻也就毫无美感可言,更谈不上吸引观众了。可见后期制作已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般而言,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是指根据声画同一的原则,将记者采录回来的新闻素材根据责任编辑编号的稿子进行剪辑,最终和片头、主持人出像、音乐、字幕等合成完整的电视新闻,播出供观众收看。由此可以看出,制作人员需要做的基本工作主要有:电视画面的选择、剪辑与衔接,以及画面与解说词的配置。那么新闻后期制作人员需要具备那些素质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呢?

首先,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工作是一个多岗位的整体,主要包括图像编辑、包装编辑、播音员等。一条新闻要想达到播出要求,不是一个后期编辑就能完成的,必须依赖于各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因此团队合作观念对于后期制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后期制作人员必须了解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果一个电视新闻后期对当前形式不闻不问,那就无法理解新闻稿件的精神实质,对声画的把握可能就会陷入呆板机械,因此电视新闻后期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政治观念。

第三,电视新闻后期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同样的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经过不同编辑人员的二次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见新闻后期人员在编辑稿件时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和编辑想法,要根据稿件原有的内容和画面素材,努力做到声画合一。

《长治新闻》作为长治一个地方台的主打新闻,虽然做了很多年,但观众在看时总感觉和许多大台存在很大差距。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和地域限制以及稿件质量有关,但我认为后期制作过于平淡,视觉冲击力不够强,包装不到位也是造成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电视是一门以“视觉”为主, 视、听同步, 声画合一,再现客观现实最形象、最生动的声像艺术,声画的合理配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提高后期制作水平,就必须掌握以下一些编辑手法:

一、电视画面的编辑

(一)要合乎逻辑

合乎逻辑是指画面的组接要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来衔接。

1.是动作或事件的演变过程要按照时间或发展顺序组接。比如,我们在报道某个工程竣工剪彩时,稿件内容会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报道,画面也应按此组接,大致规律是远景,多交待工程的场景全貌;全景,到会出席的领导;中景,领导剪彩;近景,特写,介绍剪彩的局部;随后,画面转入参观场景。这里,视觉形象层次分明的按照事件的进展而进展,把新闻现场发生的一切,合乎邏辑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如临现场。当然,事件报道也不一定全要用远景或全景来开头,也可以用特写强调细节,吸引观众的注意,然后再介绍环境的全貌。但是不论画面如何安排都要合乎逻辑,有层次。如果组接的顺序不对, 图像传递的意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所介绍的事件肯定会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符, 所表达的思想与新闻本来要表述的主题也会不合。所以, 后期制作要想提升电视新闻报道质量,就应该考虑到画面内在逻辑。

2.是注意环境依据和人物交代的合理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 一般总是由远及近, 先粗后细,或者先知局部而后推及整体。我们在制作节目的时候,也要注意观众的视觉心理。如果画面剪接与事物发展进程合拍,是从大景别到小景别或从小景别到大景别这样的组接方式, 在视觉上就会十分流畅。当介绍某个人时, 画面上这时一般应出现包容他的镜头,或近景或全景或特写。而不应是以别人为主体的抢眼镜头, 至少画面主体是中性的。

(二)要合乎画面切换规律

电视片中的所有镜头都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均不发生变化所拍摄的镜头。另一类叫运动镜头,是指摄像机的机身、机位、镜头焦距有一者发生变化所拍摄的镜头。在编辑画面时, 要做到上下镜头之间合理衔接, 就必须按主题要求选好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剪接点。

1.是可以动接动,但是两个视觉上有明显动态的镜头组接时要注意两个画面之间运动的方式和记者拍摄时推拉摇移的速度是否一致。

2.是可以静接静,也就是固定镜头的组接,在组接时要防止同景别、同机位的静止画面的组接。

3.是可以动接静或静接动。动感明显的镜头和无明显动感的镜头间的切换,使画面有强烈的冲击。

4.要遵循视觉效果的规律, 以免造成画面混乱, 影响新闻事件的表达。后期制作人员在剪辑画面过程中,首先要阅览全部采访的图像,确定报道的主体,然后结合镜头的特点考虑剪辑的顺序,寻找每个镜头的切换点。由于画面主体有静止的也有运动的,如画面静止的可采用固定镜头相互连接,镜头过渡要注意不能出现平跳现象,使过渡流畅,表达出明确主题的节奏感。对于反映看不见的思想性、理论性的一些内容,要使解说词严谨地与画面相互配合,在剪辑时应采用虚实转化的手法,形成具有旋律美的组合。

(三)要把握画面的节奏

镜头转换的节奏是新闻审美价值重要体现, 对电视新闻的新鲜感、艺术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影响电视新闻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镜头的长短, 镜头过长令人生厌, 过短则让人看不明白,感觉很跳。合理的画面长度, 必然由后期制作最后确定。

1.要依据景别来确定镜头的长度。对标准固定镜头来说, 不同景别看清楚镜头内容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全景为7~8 秒, 中景为4~5 秒,近景为2.5~3 秒, 特写为1.5~2秒。

2.要根据表达的内容确定镜头长度。重大的会议新闻, 如两会报道, 内容严肃、气氛庄重, 政治性强,抽象的理论多, 节奏就应沉稳、舒缓,景别宜大不宜小, 镜头宜长不宜短, 推、拉、摇、移的速度要从容不迫。因为沉稳、舒缓的节奏便于观众去思考新闻的内容。但换成是“六一”儿童节的新闻,节奏就应该活泼、欢快, 镜头宜短不宜长, 可多用特写和近景,以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角度也应多变, 以表现孩子们的活力和朝气。

二、声音的编辑

电视新闻节目的声音由语言、音响和音乐三部分组成。各种声音要素的组合配置,要和而不同,繁而不乱,彼此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

(一)语言的处理

1.对播音语言的处理。衡量播音语言的优劣,除了审查文字是否准确流畅、发音是否准确外,还要考虑从语言与表达内容、节目风格、表现形式的配合等不同角度综合考虑。

首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与节目风格相合的人配画外音;其次,录音时要注意把握整体风格,仔细处理情绪的起伏与节奏的张弛,与内容相统一,与画面相协调。第三,准确控制与画面的对位情况。

2.同期声的编辑。对同期声进行编辑时,要尽可能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如遇到讲话者内容过长,语言罗嗦时,删减会搞的画面支离破碎,因此在编辑同期声时要配合相关的画面,以改变传播效果。

3.音乐的使用。编辑新闻时,要尽量使用背景音乐,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二)声画同步

在新闻剪辑时, 很多人没有注意镜头画面与解说词的合理配合。有的盲目让画面跟着解说词, 以至于把画面剪接称为“填图像”。有的新闻是声画两张皮,解说词和画面完全不匹配。理想的声画配置应该是声画同步, 让声音与画面同时叙述同一事实,这样才能方便观众的接受与理解。

三、深化主题,巧用“包装”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善于运用非线编辑技术,将是电视新闻竞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在不影响新闻真实感的前提下,片头、片尾、标题、编辑画面等方面加一点特技“包装”,让观众在看新闻时感受画面中的视觉效果,会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一)标题模板

新闻节目向观众所表述的是政府的的声音、群众的呼声,它的内容必须是权威的、真实的、具有说服力的,因此它的标题字幕的颜色和字体必须清晰、端庄,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说一不二的。一般我们通常采用的字体有黑体、宋体、楷体等。字体端庄不显呆板,笔画宽紧张驰适度,看起来非常清晰舒适。这样整体效果既清晰又协调,采访同期声的字幕可以采用渐变色式半透明的色块制作成标版。考虑新闻节目的紧凑感,字幕的切换方式一般可以采用比较干净、利落的划像方式。

(二)角标的制作

新闻制作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一条条新闻加上播音员的口播,叠加上字幕,按照一定的次序合成一档整体节目。其实如果要想把一档新闻节目作得精致,工夫就远远不止这些了。如同经营一张报纸的版面,报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新闻节目中,我们也应该根据整档新闻节目中的小专栏、小板块,制作一些精美而又简洁的角标,既对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大增加了画面的美感。角標的制作一般都是由几个精炼的字和一些提示性的或抽象性的色块、图案组成的,如《为生态文明播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行“四议两公开”》、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主要精神,通过图片扫描和图形处理软件,设计出一个精巧、醒目、别致的小角标,适时叠加在画面的左(右)下方。这些角标个头虽然不大,但对我们制作人员的要求却不低,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否则就会感到黔驴技穷,制作出来的东西也就千篇一律,毫无个性了。

(三)数字的包装应用

在做电视新闻时,数字的对比是免不了的,如果我们干巴巴的念数字,会让观众听的繁琐。如果采用圆柱体划分比例或箭头的指向来表达数据的增加或减少,就会直观很多,也会给新闻增色不少。

(四)播音员出像画面的设计

播音员出像时,画面可能比较单调,此时怎样想方设法使屏幕能够丰富一些呢?我们可以在播音员的右上方抠出一个画中画,向观众展示该新闻的主体画面,也可以设计出一个个简洁明快的图片,叠加在播音员的右上方,这种形式类似于图像主题词。比如这条新闻是关于公交车的,就叠加上一幅公交车的画面;是关于房地产的新闻,就叠加上一幅楼房的画面等等,简洁明了,观众一看就知道播音员现在说的是什么内容。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节目的包装一定要注重整体色调的和谐统一,不能上面戴了红帽子,下面穿了绿衣服,这样会显得不伦不类。我们首先要根据演播室的布景、灯光,确定整档新闻节目的基本色调。比如演播室的背景以蓝色为主,那么播音员的服装就应尽量避免蓝色,否则就会让人觉得播音员被背景淹没的感觉,播音员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同时我们栏目片头、标题、角标、包括片尾滚动字幕都要兼顾整体色调,做到协调统一。这样我们的整档新闻就比较和谐,观众看了赏心悦目,从而达到好的收视效果。

总而言之,若想提高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水平,还需我们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在细微之处多动脑筋、多下功夫,把我们的新闻打扮得漂漂亮亮,人见人爱。

(作者简介:李燕玲(1973.6-),女,长治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责任编辑,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

猜你喜欢
播音员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路径探究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完形填空训练
基层播音员的自我培养
电视播音员“背诵如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