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的传人
——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

2011-09-23 06:11赵宏权赵培诚
茶博览 2011年2期
关键词:龙井茶龙井西湖

■ 赵宏权 赵培诚

西湖龙井茶的传人
——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

■ 赵宏权 赵培诚

戚国伟的温厚、儒雅,像西湖龙井茶一样香醇。一个地道而资深的茶人,一往情深龙井茶,悠悠岁月50年。他的人生,飘满茶香。2010年,是戚国伟最值得庆幸的一年。江泽民总书记给他题了词:不尽西湖美,一品龙井香。他还被推荐评选为新中国60年茶事功勋人物。这与他的茶艺、茶道、茶德名符其实,他为守望、保护、承传西湖龙井品牌倾注了全部心血。他说:“西湖龙井在我的生命中是一种情结,是可以献身的事业。我的人生,我的幸福,都是西湖龙井茶给我的,我对她怀有深深的感恩之情。”

钟情龙井,劈波斩浪25年。

戚国伟是龙井村人,一个傍西湖的小山村,因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说起对茶的热爱与痴情,视为一生的追求,在戚国伟记忆的清单上,有着醒目的一页。

戚国伟深情地说,那是1962年春茶飘香时节,他在“西湖茶叶中学”读初二,上午学文化,下午学茶技术。周恩来总理陪西哈努克亲王来到梅家坞村视察,戚国伟代表中学师生向总理献花。过后周总理又到大礼堂看望师生,坐在后排的戚国伟迎面与走进礼堂的总理相遇。总理叮嘱他要好好学习,要把龙井茶做得更好。15岁的戚国伟,从此他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照总理的话去做。 初中毕业后,戚国伟回村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很快就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工员、生产队副队长,手艺突出的他,采茶与制茶的技艺已经在龙井村的年轻一辈中鹤立鸡群。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戚国伟牵头筹建了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开始了艰苦的创业。这是出于胆识,出于眼光,也出于对西湖龙井茶的热爱。这一路走来,他再也难以割舍西湖龙井茶了。

戚国伟先后走出两步好棋:一是为西湖龙井茶登记注册商标,用法律来维护西湖龙井茶的正宗地位。西湖龙井茶是清朝贡茶,新中国成立后,又一直是我国的外交礼品茶。这样的绝世茶品和高贵地位,需要法律保护。二是开展评茶活动,提高茶农炒制龙井茶的技艺。西湖龙井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是茶农用手在锅里一把一把摸出来的。炒制这门独特的传统工艺,得花多年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况且不同级别的茶叶有不同的炒制方法,是任何机械所不能替代的。公司每年出资支持西湖乡政府,组织全乡茶农开展一年一度的炒茶比赛。炒茶比赛,促进了炒茶技艺的提高,保障了优异而独特的茶品。对炒茶技艺的追求,使戚国伟成了我国为数不多的西湖龙井茶高级技师,成了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整个 90年代,戚国伟全力以赴闯荡市场,不断打开西湖龙井茶的销路。他的原则是:杭州是必争之地,全国是择地而占。凭着戚国伟的韧劲和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公司在省会城市和较大的旅游城市,开辟了近100个销售网点。

市场与品牌,是公司这艘航船前进的双帆。戚国伟这位船长,少年开始学茶,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凭着由衷的热爱与坚强的毅力,劈波斩浪 25年,坚定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坚持守望,立法护“龙”创品牌。

西湖龙井茶的品牌,是古人留下来的一份宝贵财富。

戚国伟常说:西湖龙井茶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荣耀,我们有责任让西湖龙井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他的信念与追求。为了守望、保护西湖龙井茶,戚国伟像一个斗土一样,与冲击影响品牌强劲外力,进行了一次次较量。

改革开放后,茶地实行了承包和分地到户。每家每户从种茶、管茶、制茶到销售,质量难以保证。市场无秩序与质量难统一,使西湖龙井茶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威胁。戚国伟感到忧虑重重,如此下去,西湖龙井茶可能是厄运难逃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戚国伟成立了公司。以公司来管理基地、连接市场、引导茶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算是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吧。在计划与市场的转轨中,戚国伟勇立潮头,争取了主动。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现在许多地方冒出了浙江龙井。浙江龙井风起云涌,省外的龙井也泛滥成灾。戚国伟既气愤又苦恼,全国各地标注龙井茶满天飞的时候,龙井茶几乎成了扁绿茶的代名词,真是到了无茶不龙井的地步,这样下去怎么行?戚国伟开始了漫长的第二个回合的维权。

戚国伟在一份向政府的报告中说:传承和发扬西湖龙井茶这个大品牌,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产能和市场需求的矛盾中,要非常重视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保护,只有护住了文化的根本,才是品牌价值的最大体现。如果因为市场的巨大需求而破坏原有的文化特色,盲目扩充产能,3—5年,我们可能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但 30年、50年以后,我们就会失去西湖龙井这个珍贵品牌。

1963年,毛泽东主席在龙井村视察龙井茶园。

乔石同志题写的“龙井村”。

1951年12月,刘少奇视察龙井村。

戚国伟已经当了10年的西湖区政协委员,每年的提案就是要求政府要加强管理监督力度,严格保护西湖龙井茶品牌。同时,他参加了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的一系列工作。1990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到法国考察,主要考察法国的格林诺布尔核桃产区和干邑酒的原产地保护。这次考察让他开了眼界,受益匪浅。通过各级共同努力,《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规定》、《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于2001年出台,规定西湖龙井产区位于西湖区和西湖风景区的 168平方公里范围内。其中,一级保护区 50多平方公里,剩余为二级保护区。这样就从法律上界定了西湖龙井茶的身份与范围。

保持和承传西湖龙井茶品牌的第三个回合,就是戚国伟一心一意打造公司的“贡”牌西湖龙井茶。1983年3月1日,我国实施商标法,1985年6月,当时集体企业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便注册了“贡”牌商标,从此西湖乡茶农有了自己的茶叶商标。戚国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维护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企业自己要有作为,就是要用自己的品牌,在混乱的局面中,打出一片天地来。

如今的“贡”牌西湖龙井茶,成了西湖龙井茶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已连续 6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5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农业名牌产品”。2006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获得农业部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了西湖龙井茶中唯一的中国名牌。2009年,“贡”牌龙井茶整个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元。

承担责任,龙井茶香飘世博。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烟、茅台酒、西湖龙井茶,就被列为国家礼品,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陈云、江泽民、乔石等,都到过龙井村视察,并喜欢喝西湖龙井茶。

1995年原浙江省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左二)在戚国伟(左四)陪同下视察龙井村茶园。

1984-1986年公司旧址

统购统销结束之后,西湖龙井茶的计划调拨就划上了句号。国家礼品茶的任务谁来完成,这不是小事。浙江省警卫局通过多方了解和考察,选中了西湖龙井茶叶公司经理戚国伟。从1986年开始,西湖龙井茶叶公司成了承办国家礼品西湖龙井茶唯一的指定单位。对承办国家礼品茶,戚国伟感到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安全、质量、时间和卫生,这四个质量要素,丝毫不能含糊。从承担任务到现在,每一年,每一道工序,戚国伟都亲力亲为,确保万无一失。

2006年,正当茶叶萌芽之时,一场严重的倒春寒袭来,刚冒出头的新芽被冻伤冻死,导致了鲜叶采摘期比往年要迟摘 10多天。虽然经济损失惨重,但在戚国伟心里,时间必须服从质量。对龙井茶的精益求精是他一生的准则。承办西湖龙井礼品茶能一直到今天,与戚国伟的诚信与责任心是分不开的。

戚国伟(中)与联合国副秘书长贝南的合影

2010年5月,西湖龙井茶成功进入了上海世博会。在联合国馆摆放着 10种中国茶,“贡”牌西湖龙井倍受关注,向世人展示了悠久的龙井茶文化。在中国茶活动周上,戚国伟向联合国副秘书长贝南赠送了“贡”牌西湖龙井茶。目前杭州西湖正在积极申遗,西湖龙井茶园是西湖文化景观六大要素之一的特色植物景观。一旦西湖申遗成功,将大大提升西湖龙井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这对做精做强西湖龙井品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戚国伟正为此忙碌着。

对戚国伟来说,西湖龙井茶寄托着他的情感、乡思、闲趣,还有梦想。他的一生是离不开龙井茶了,在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上,一定会留下戚国伟这位茶人的身影。

猜你喜欢
龙井茶龙井西湖
崔水良《龙井方向》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杭州龙井茶园
龙井问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西湖龙井虾仁
当西湖遇上雪
西湖龙井茶地现状分布图
湖畔品龙井 人在天上行
千岛玉叶龙井茶的生产实践与品牌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