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

2011-09-23 05:52余巨力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汉碑汉隶汉简

余巨力

汉简

余巨力

汉代书法遣迹,除前文所述的碑刻文字外,还有一种简牍墨书。

简牍,是一种以竹片,木条为主要材料记载文字的工具。顾名思义,用竹子做的称“竹简”;以木料做的称“木简”,合称“竹木简”或“简牍”。因现已发现的简牍多为西汉时的作品,所以习惯亦称“汉简”。随着近代甘肃、新缰等地大量竹简的出土,简牍墨书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书家的重视。

过去研究书的人,尤其是学习汉隶的,大都取法于东汉的名碑石刻。汉简的发掘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汉隶形成发展的轨迹,也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墨迹,它是学习汉隶的第一手资料。

在西汉简书中,早期的隶书尚带有篆意,蚕头雁尾似的波磔不明显,有时结构上还有篆隶相杂的情况,或称之为“古隶”。以后隶书逐渐出现了波挑之势。其中工整谨严的多见于先秦典籍和官方诏令;更多是见于屯田、戌边、筑城等往来的文书,风格率意奔放,气势逼人。

汉简书风的形成除了字体的衍变外,还与笔、墨、竹木简的综合运用关系密切。在甘肃武威、居延曾出土有当时的毛笔。笔头为狼毫制作的中、小楷,富有弹性。若没有得心应手的毛笔,简书中那醒豁漂亮的波磔是难以想见的。还有与之相辅的优质墨,历千百年之久,字迹依旧清晰如初。而作为文字载体的竹木简,为配合实用,制作尽量狭长轻便,由于考虑节省材料,从而书写时字体有意无意地横向取势,这对于隶书独特结体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比较著名的汉简有武威《仪礼》竹木简、敦煌新旧简、居延新旧简等,字体以隶书为主,其次是章草。由于竹木简应用范围广,一旦发现就有几万枚之多,当然这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所以技法各异,仪态万方,与汉碑“一碑一奇”的格局截然不同。

在笔法上,汉简最具特色的表现为捺画、波画与长竖笔画的夸张和放纵。捺画、波画的左右伸展,被往后的汉碑隶书所沿袭;长竖笔画的向下取势,为后来的行草书风所吸收。

简书是一个十分混杂的体系,随意、直率、放任是其总体的风格特征,有其本色、活泼的一面,也不免工拙互见,精粗并存。因此,借鉴简牍书艺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栏目主持:张 奕 高甬加

猜你喜欢
汉碑汉隶汉简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巴蜀汉碑书法艺术探究
汉碑的个性特征及其审美趋向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浅析汉碑的形制及其演化
汉碑档案
文徵明、祝允明辑《汉隶韵要》考论
安处养元气 燃犀熔古今
银雀山汉简兵书出土30年回眸与展望
银雀山汉简及近年来出土兵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