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食品放射性检测

2011-09-28 00:50王沛黄帅
进出口经理人 2011年6期
关键词:欧陆放射性食品

王沛 黄帅

日本地震和海啸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引发了全球对于核安全问题的恐慌。而我国权威部门从北京、天津和河南等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通过抽检也发现了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其含量在1~3Bq/kg。虽然这种蔬菜中微量的放射性不足以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却唤醒了人们对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警惕之心,不少地方上演的“食盐抢购”风波就是这一结果的极端表现。

另外,这一事端的出现也引起政府和相关企业对于食品中放射性的检测的关注。事实上,不仅仅是在中国,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也在食品放射性问题上做起文章,纷纷提高了对于进口食品放射性检测的标准。那么,这些相关的放射性标准是怎样的,又能对我国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食品检测领域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的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运营经理铁晓威先生。

食品放射性会危及健康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人们对于食品中的放射性问题高度重视。请问食品中的放射性是如何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铁晓威:自然界是由一系列的元素构成的,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碳、氢、氧、氮等4类元素。在自然界中,这些元素实际上是由不同的核素组成的。例如碳元素实际上是由碳12、碳13和碳14组成,这三种核素我们都称为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以碳为例,质子数为6)但中子数不同(碳12有6个中子,碳13有7个中子,碳14有7个中子)的核素。在这些同位素中,有的稳定,另一些不稳定,会不断衰变,并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射线。这样的核素我们称之为放射性核素,其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它们与稳定性同位素一样参与环境与生物体之间的物质自然交换过程,从而转移至动植物组织内。由于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不同,因此不同地区食物中的放射性核素量并不相同,同一地区不同食品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亦有较大差异。

同时,食物可以吸附或吸收外来(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高于自然放射性本底,称为食品的放射性污染。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来源于三个方面:空中核爆炸试验、核废物的排放和意外核污染事故。这一次的日本核泄漏就是一个典型的意外核污染事故。

放射性核素通过各环节的转移最终均会到达人体,在人体内储留造成潜在的危害。放射性核素可引起动物多种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即使小剂量也可能对遗传过程发生影响。人体通过食物摄入放射性核素一般剂量较低,主要考虑慢性及远期效应。

欧盟加大对食品放射性检测力度

《进出口经理人》:现阶段,在食品或食品链的放射性检测方面,以欧盟为例,对相关产品出口欧盟有何影响?

铁晓威:由于发生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欧盟在2011年4月决定对来自日本的货物加强放射性物质的检查,要求进口日本12个都县食品须提交放射检测证明,进口日本其他地区食品须提交产地证明。国际社会对日本食品安全性的担忧也日益加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相继出台了从日本进口食品的特殊限制。日本农水省统计称,截至4月28日,37个国家和地区对日本食品采取禁止进口、加强放射性物质检测等措施。

《进出口经理人》:以欧盟为例,在食品或食物链的放射性检测方面,其相关法规是如何规定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铁晓威:欧盟对进口食品采取的限量标准还是在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设立的欧盟法规3954/87 (食品),770/9 (饲料)和944/89 (副食品)。2011年4月8日,欧盟宣布食品和饲料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可接受最大限量标准将变得更严格。这些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铯-134和铯-137等。附表中蓝色区域部分是此次调整的检测内容和限值,调整过的允许限量数值都明显降低了。

食品放射性检测还需专业第三方机构

《进出口经理人》:在食品放射性检测领域,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能提供哪些优质服务?

铁晓威:由于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限,暂时未发现我国的出口农产品通报放射性超标。但是由于欧盟等国家提高了限量要求,出口企业应该加大自查力度,确保满足法规要求。

欧陆分析在欧洲的实验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进行放射性检测,样品包括水、土壤和食品。为了应对日本的核污染事故,欧陆分析在日本和苏州的实验室开始提供食品中的放射性检测,我们采用碘化钠检测器的伽马能谱仪,提供包括碘-131、铯-134和铯-137在内的多项检测。这三种放射性元素的最低检测限都可以达到3Bq/kg,远低于欧盟的检测限值,增强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其他放射性核素如锶-90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检测。另外,我们还提供ICP-MS仪器来检测非放射性铀、锶和钍等元素,满足不同客户的检测需求。

○链接

欧陆分析技术服务(苏州)有限公司是欧陆分析科技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欧陆分析科技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集团,为食品、药品、消费品和环境领域的客户提供广泛的分析检测和技术服务;欧陆分析科技集团在全球30个国家拥有超过9000名的员工,150多个实验室、提供40,000多种可靠的分析方法用于评价生物物质及其制品的真实性、来源、安全、身份、组成和纯度。

猜你喜欢
欧陆放射性食品
特别版宾利欧陆GT S
让美好的事物化解内心的焦虑 宾利欧陆GT Mulliner敞篷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内在于中国:晚近四十年欧陆思想研究演变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发现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