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载风雨见证“公慈勤和”
——讲述北京儿童医院的故事

2011-10-18 03:55□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3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儿科北京市

□文

▲20世纪50年代中期,儿童医院的护士们带着病童们在新建成的复兴门新院医院大楼后花园散步

2011年6月1日,北京儿童医院迎来69岁生日。69载弹指一挥间,69载的风风雨雨,倾注着一代代“儿医人”的心血,记载着一代代“儿医人”为我国儿童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谱写着医生待患儿如亲儿的感人诗篇。

“公慈勤和”立为院训

1942年,我国儿科奠基人诸福棠、儿科传染病学家吴瑞萍、儿科专家邓金鍌3人建立了北平私立儿童医院,这就是北京儿童医院的前身。建院初始,吴瑞萍把东城区东堂子胡同13号自家的一座院落作为院址。院内一座西洋式2层小楼被改建成医疗用房,3人凑来医院用的桌椅家具,诸福棠把夫人朱定一亲戚卖房的钱用作买药资金,又请来协和医院小儿科护士长刘静和等人参加办院。1942年4月4日,北京市第一所私立儿童医院正式成立,诸福棠任院长。医院共有工作人员13人,日门诊量约200人次。由于当时医院人手不够,形成了医生兼顾财务,护士兼顾采购,化验员兼顾挂号这种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

1946年,医院迁至北平市中心的府前街新址,使用面积扩大,外地病儿也纷纷赶来求诊,日门诊量增至约300人次。为满足病人需求,诸、吴、邓3家分住的西小楼腾出来改为病房,病床增至30张,其中3张是为免费病人设置的,约有30名工作人员。由于医院原有设备远远不能满足业务需要,便动用了积累几年的资金,购置了一大批药物、医疗器械,又陆续招聘了专职的药剂师、化验员等几十名职工。

医院先后购置了3辆旧汽车,以便医生接到出诊任务后能尽快赶到患儿身旁。医生上午门诊,下午出诊,查房只能在晚上进行。全院职工在3位医生的带领下不分昼夜,竭尽所能为患儿服务。诸福棠高超的医疗技术,对患儿一片慈心柔肠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一些医生至今记得诸福棠当年的谆谆教诲:“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看作亲人。冬天给孩子叩诊或触摸身体时,要先在热水里或暖气上温温手。”在诸福棠的带领下,医生到贫苦人家出诊经常减收药费,或是免费施诊。在门诊看病时,医生只要一看到病儿骨瘦如柴,家长衣衫褴褛,便在处方上写上“free”字样,患儿就可以免费得到治疗或药品。

▲20世纪40年代3位创始人诸福棠(中)、吴瑞萍(左)、邓金鍌(右)合影

1946年,诸福棠、吴瑞萍、邓金鍌均被聘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后改为北京医学院)儿科教授。诸福棠的学生和接班人、地下党员胡亚美,从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即到儿童医院工作。1948年7月,地下党员江载芳作为实习医师开始在儿童医院工作,和胡亚美成立地下党小组。1949年,李同也来到医院工作,“三老带三小”的医生队伍就此形成。

诸福棠根据自己行医多年积累的从业经验和心得体会,经同吴瑞萍、邓金鍌酝酿研究,反复推敲,在1949年为医院制定了“公慈勤和”4字院训,并亲自挥毫书写,悬挂在门诊大厅里。

政府关怀下不断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也因此受益。1949年10月1日,诸福棠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荣幸地见证了这一历史瞬间。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很关心医院,他看过拥挤的门诊部和医院设施后,同诸福棠商议建一座大型儿童医院。诸福棠、邓金鍌、吴瑞萍十分欣喜,他们认为国家的力量比个人力量大得多,要用实际行动履行“公慈勤和”院训的要求,把医院交给国家。

▲1942年,东堂子胡同儿童医院大门

1951年,诸福棠接受了彭真的建议,把新院址定在了复兴门外的北侧护城河以西,占地100亩。诸福棠全权负责新院的筹建工作。彭真认为新儿童医院设计要科学,设施要先进,要建立先进的医疗制度,全心全意为祖国新一代服务,并打破建筑费用预算管理规定,允许儿童医院的建筑费用实报实销。

1952年6月1日,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代表政府接收医院,并决定把医院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儿童医院(东单三条原北京市立第三医院儿科于1951年扩改为北京市第一儿童医院)。3位院领导的职务、私人住房和工资待遇不变,但他们主动把工资由每月700多元降为300多元。

▲1942年,东堂子胡同儿童医院挂号处

新院建设期间,时刻挂念这项工程的彭真专门委派北京市副市长刘仁几次到现场视察。刘仁看到地面铺设的小红砖不够平整,容易摔倒孩子,指示将地面改为当时属高档材料的水磨石地面。1955年的“六一”儿童节,北京市第二儿童医院新大楼矗立在复兴门外。新院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设有600张病床。一直关心医院的彭真为新院剪彩,康克清、付连璋、崔月梨等领导人和中外医学专家、儿科专家及很多著名人士出席了开院盛会。北京市第二儿童医院的诞生,翻开了我国现代儿科历史的新篇章。

1956年,适逢一部分医学毕业生加盟到新院建设的行列。自此,医院的内科、中医科、外科的病房在一年之中全部建立。1994年,医院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经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医院相继成立了小儿血液、急救、普外和中医4个市级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北京市小儿脊柱外科中心、北京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心等19个市级和医院的医疗中心。2010年底,医院在职职工1600多人,病床974张,接诊病人240多万,手术1.8万例。

▲1955年,儿童医院竣工留影纪念

▲20世纪60年代初,老院长诸福棠在给儿童注射疫苗

▲1942年北平私立儿童医院最初全院职工仅13名,3位创始人诸福棠(后排右四)、吴瑞萍(后排右三)、邓金鍌(后排左四)

求索中为患儿带来福音

作为儿科专家、免疫学先驱的诸福棠,在我国儿童医疗事业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以期为儿童带来健康福音。1931年,诸福棠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学习进修时,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儿科免疫学科研工作。他收集健康产妇的胎盘,从中提取出假球蛋白。经过多次的实验,诸福棠的研究终获成功。他把试验报告和临床报告写成论文,分别发表在《美国传染病学杂志》和《儿童疾病杂志》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闻讯前来采访,并发表了《麻疹病儿的福音》一文,立即成为轰动全美的新闻。

20世纪30年代末,在早期儿科医疗实践中,诸福棠深切感受到我国儿科医疗事业急需一部全面的大型现代儿科医学全书。他日夜耕耘,苦战5载。1943年1月,80万字的《实用儿科学》出版。初稿80%的内容由诸福棠执笔,范权、苏祖斐、吴瑞萍、邓金鍌等人参加编写。宋庆龄在上海看到刚出版的《实用儿科学》,十分高兴,设法将书辗转寄到解放区,《实用儿科学》在那里得到广泛翻印,对解放区广大儿童的医疗保健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解放后,《实用儿科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7次增订再版,成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0世纪60年代初期,麻疹减毒活疫苗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诸福棠领导组织了这项工作,与北京、上海、长春的病毒、生物制品和儿童保健工作者一起,用我国自制的疫苗到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进行接种,并观察临床反应、免疫作用和流行病学的效果,最终获得成功。这项成果在北京城区得以推广,为儿童广泛注射麻疹疫苗,控制了历年频繁发生的麻疹大流行。

为儿童健康勇攀科学高峰

医院成立几十年来,一直为儿童的健康而努力。1955年7月,医院外科正式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北大医院)的住院总医师张金哲被调来任外科主任。20世纪50年代,我国各地开创小儿外科手术最大的难题是小儿麻醉。在麻醉专家谢荣教授指导下,张金哲首先使用了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的方法,获得成功,小儿外科工作得以迅速在全国各地开展。以后的几十年里,张金哲发明创造了50多项手术器械。2000年,张金哲在意大利获得英国皇家医学会小儿外科最高奖丹尼斯•布朗(Denis Browne)金奖,该奖被国际小儿外科界视为“诺贝尔奖”。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小儿结核病流行,结核性脑膜炎是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医院建院后不久成立了小儿结核病区,是医院最早成立的专业组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建立小儿结核病区的医院。结核病专业带头人江载芳和其他医师一起总结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及临床分型,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和治疗的指南,在全国迅速推广,至今仍在应用,奠定了北京儿童医院结核专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956年,我国北方“流行性乙型脑炎”大流行。为攻克这一难题,医院指定中医刘韵远在病区内开展“乙脑”抢救工作。内科、外科、中医科的楼道均添设病床收治病人,共开设临时病床120张,并召回在护校学习的几十名护理人员。为保证住院病儿及时服药,医院建立了中药煎药室。北京市卫生局为了支援抢救乙脑工作,选派裴学义等10名中医医生到医院参加抢救工作。经过医院内科和新建立中医科的共同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抢救了许多危重濒死的患儿,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的新方法。

1977年,胡亚美和课题组的同志借鉴少得可怜的国外资料,利用仅有的几种抗癌药物,开始治疗小儿白血病。一年过去了,几个接受治疗的患儿都很健康,这增强了医生们的信心。此后,又出现了脑膜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课题组的同志们查找国外资料,制定了增加放射治疗预防脑膜和睾丸白血病的治疗方案。课题组不断探索、总结,不断修改方案,使成活的白血病患儿越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儿童急淋白血病治疗长期、无病存活率达到74%,这个数据表明,医院儿童急淋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儿科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